适用于应急条件下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46961发布日期:2021-03-12 13:2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应急条件下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应急条件下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然而在应急条件下的医疗救治过程中,医疗器械的使用频率较快,需要对医疗器械进行快速清洗并烘干从而达到使用条件。

然而现有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不仅清洗速递较慢,且难以将医疗器械清洗干净;同时现有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不具备烘干功能,需要将清洗后的医疗器械再转入专用的烘干箱内进行烘干,整体效率较低,无法使医疗器械快速达到使用条件,从而难以满足应急条件下的医疗救治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应急条件下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整体清洗效率较低,无法使医疗器械快速达到使用条件,从而难以满足应急条件下医疗救治要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应急条件下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清洗箱内盛装有清洗液;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清洗箱的外侧;驱动箱,位于清洗箱上方并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驱动箱内;承载板,位于驱动箱下方并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器械框,设置在承载板上,器械框用于盛装医疗器械;超声波发生器,设置在清洗箱的箱体上;烘干部件,设置在驱动箱的底板上并与器械框相对;其中,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在器械框内装入医疗器械时驱动器械框浸入清洗箱内的清洗液中;超声波发生器用于发出超声波以对浸入清洗液中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在医疗器械清洗完成时驱动器械框与清洗箱内的清洗液分离;烘干部件用于在器械框与清洗箱内的清洗液分离后将器械框内的医疗器械烘干。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动升降杆,电动升降杆为多根,多根电动升降杆沿清洗箱的周向间隔设置;其中,电动升降杆的底端与清洗箱的底端固定连接,电动升降杆的顶端与驱动箱固定连接;多根电动升降杆同步工作以驱动器械框浸入清洗箱内的清洗液中。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设置在驱动箱内;主动齿轮,设置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绕其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在驱动箱内并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从动齿轮的中心开设有丝孔;丝杠,丝杠穿过从动齿轮的丝孔,丝杠的上端为自由端,丝杠的下端与承载板固定连接;其中,电动机驱动丝杠旋转以通过承载板带动器械框与清洗箱内的清洗液分离。

进一步地,从动齿轮和丝杠均为多个,多个从动齿轮沿主动齿轮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丝杠对应穿过多个从动齿轮的丝孔并与承载板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限位端头,设置在丝杠的上端,限位端头用于限制承载板向下运动的极限位置。

进一步地,医疗器械清洗装置还包括:内围板,设置在驱动箱的底部并绕驱动箱的周向延伸;内围板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通孔,多根丝杠一一对应地穿过多个通孔与承载板连接;其中,承载板向上运动至极限位置时与内围板的底端相互抵接,以使驱动箱的底板、内围板以及承载板共同围合成烘干腔,烘干部件产生的热量进入烘干腔内以将器械框内的医疗器械烘干。

进一步地,驱动箱的底板上开设有容纳槽,烘干部件设置在容纳槽内;医疗器械清洗装置还包括:透热网板,设置在容纳槽的槽口处以将烘干部件围挡在容纳槽内;其中,烘干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透热网板进入烘干腔内。

进一步地,器械框为多个,多个器械框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承载板上。

进一步地,器械框上开设有透水孔,器械框与清洗箱内的清洗液分离后,器械框内残留的清洗液通过透水孔流出。

进一步地,清洗箱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上设置有封堵塞。

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适用于应急条件下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箱、第二驱动机构、承载板、器械框、超声波发生器以及烘干部件,清洗箱内盛装有清洗液;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清洗箱的外侧;驱动箱位于清洗箱上方并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驱动箱内;承载板位于驱动箱下方并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器械框设置在承载板上,器械框用于盛装医疗器械;超声波发生器设置在清洗箱的箱体上;烘干部件设置在驱动箱的底板上并与器械框相对;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在器械框内装入医疗器械时驱动器械框浸入清洗箱内的清洗液中;超声波发生器用于发出超声波以对浸入清洗液中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在医疗器械清洗完成时驱动器械框与清洗箱内的清洗液分离;烘干部件用于在器械框与清洗箱内的清洗液分离后将器械框内的医疗器械烘干。从而可以实现医疗器械的清洗和烘干自动进行,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的清洗和消毒效率,同时能够将医疗器械清洗的更加干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整体清洗效率较低,无法使医疗器械快速达到使用条件,从而难以满足应急条件下医疗救治要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适用于应急条件下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适用于应急条件下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适用于应急条件下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的第三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适用于应急条件下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的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清洗箱;20、第一驱动机构;21、电动升降杆;30、驱动箱;40、第二驱动机构;41、电动机;42、主动齿轮;43、从动齿轮;44、丝杠;45、限位端头;50、承载板;60、器械框;70、超声波发生器;80、烘干部件;90、内围板;100、烘干腔;110、透热网板;120、封堵塞。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适用于应急条件下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清洗箱10、第一驱动机构20、驱动箱30、第二驱动机构40、承载板50、器械框60、超声波发生器70以及烘干部件80,清洗箱10内盛装有清洗液;第一驱动机构20设置在清洗箱10的外侧;驱动箱30位于清洗箱10上方并与第一驱动机构20连接;第二驱动机构40设置在驱动箱30内;承载板50位于驱动箱30下方并与第二驱动机构40连接;器械框60设置在承载板50上,器械框60用于盛装医疗器械;超声波发生器70设置在清洗箱10的箱体上;烘干部件80设置在驱动箱30的底板上并与器械框60相对;第一驱动机构20用于在器械框60内装入医疗器械时驱动器械框60浸入清洗箱10内的清洗液中;超声波发生器70用于发出超声波以对浸入清洗液中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第二驱动机构40用于在医疗器械清洗完成时驱动器械框60与清洗箱10内的清洗液分离;烘干部件80用于在器械框60与清洗箱10内的清洗液分离后将器械框60内的医疗器械烘干。从而可以实现医疗器械的清洗和烘干自动进行,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的清洗和消毒效率,同时能够将医疗器械清洗的更加干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整体清洗效率较低,无法使医疗器械快速达到使用条件,从而难以满足应急条件下医疗救治要求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清洗箱10和驱动箱30均为矩形箱体,清洗箱10的底板沿横向向两侧凸出;第一驱动机构20包括电动升降杆21,电动升降杆21为多根,多根电动升降杆21沿清洗箱10的周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电动升降杆21为两根,两根电动升降杆21相对设置在清洗箱10沿横向的两侧;两根电动升降杆21的底端与清洗箱10的底板向两侧凸出部分固定连接,电动升降杆21的顶端与驱动箱30的底板固定连接;两根电动升降杆21同步伸缩工作以通过驱动箱30、第二驱动机构40以及承载板50驱动各个器械框60沿竖直方向运动;如图1所示,在初始状态,两根电动升降杆21驱动器械框60向上运动并完全露出清洗箱10,从而可以将待清洗的医疗器械放入器械框60内;如图2所示,医疗器械开始清洗时,两根电动升降杆21驱动器械框60向下运动整体浸入清洗箱10内的清洗液中从而对器械框60内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同时,超声波发生器70启动,产生超声波对器械框60内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可选地,超声波发生器70为多个,多个超声波发生器70间隔设置在清洗箱10的内侧壁靠上端的位置,从而有效提高清洗消毒效果。如图1所示,医疗器械清洗并烘干完成后两根电动升降杆21驱动器械框60向上运动并整体露出清洗箱10,从而方便将清洗干净的医疗器械取出。

本实施例中,器械框60为多个,多个器械框60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承载板50上,多个器械框60可以盛装多种不同种类的医疗器械,从而在清洗消毒过程中避免不同种类的医疗器械相互放乱。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40包括电动机41、主动齿轮42、从动齿轮43以及丝杠44,电动机41设置在驱动箱30内的中部;如图4所示,主动齿轮42固定设置在电动机41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43为多个,多个从动齿轮43沿主动齿轮42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从动齿轮43通过轴承机构可绕其轴线旋转地安装在驱动箱30的底板上且各个从动齿轮43均与主动齿轮42相互啮合,从动齿轮43的中心部位开设有丝孔;丝杠44为多根,多根丝杠44一一对应地穿过多个从动齿轮43的丝孔,丝杠44的上端为自由端,丝杠44的下端与承载板5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承载板50为矩形板,可选地,从动齿轮43为四个,丝杠44为四根,四根丝杠44一一对应地穿过四个从动齿轮43的丝孔并与承载板50的四角处对应固定连接;电动机41工作时驱动四个从动齿轮43同步旋转,进而带动四根丝杠44同步上升或下降,四根丝杠44通过承载板50带动多个器械框60相对于驱动箱30上升或下降;如图3所示,多个器械框60内的医疗器械清洗完成后,驱动箱30依然位于最低位置,驱动箱30的底面与清洗箱10的上边缘相互抵接;此时,电动机41启动,通过承载板50驱动各个器械框60向上运动,将各个器械框60从清洗液中提出,器械框60的底板和侧壁上均开设有透水孔,各个器械框60被升起后器械框60内残留的清洗液通过透水孔流出并落在下方的清洗液中;随后烘干部件80启动对各个器械框60内的医疗器械进行烘干。

为了在对医疗器械进行烘干时,实现快速升温从而快速对医疗器械进行烘干,进一步地,医疗器械清洗装置还包括内围板90,内围板90设置在驱动箱30的底部并绕驱动箱30的周向延伸,整体呈矩形结构;内围板90的上端与驱动箱30的底面固定连接,内围板90的四角处分别开设有沿其高度贯通的,四根丝杠44一一对应地穿过多个通孔与承载板50的四角对应连接;医疗器械清洗完成后,第二驱动机构40驱动承载板50向上运动至极限位置时,承载板50与内围板90的底端相互抵接,从而使驱动箱30的底板、内围板90以及承载板50共同围合成烘干腔100;驱动箱30的底面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为矩形槽,容纳槽位于烘干腔100围合的区域内,烘干部件80为电热丝,电热丝为多根,多根电热丝相互平行间隔布置在容纳槽内;医疗器械清洗装置还包括透热网板110,透热网板110为矩形板体并与容纳槽的槽口形状匹配,透热网板110设置在容纳槽的槽口处将烘干部件80围挡在容纳槽内;透热网板110开设有网孔,烘干部件80产生的热量通过透热网板110进入烘干腔100内,由于烘干腔100为相对封闭环境,快速升温,从而将器械框60内的医疗器械快速烘干。

如图1所示,烘干完成后,两根电动升降杆21同步工作将驱动箱30向上顶起至最高位置,随后电动机41启动驱动承载板50和器械框60向下运动,从而使器械框60从烘干腔100内露出,随后即可将烘干的医疗器械取出,以备下次使用。在每根丝杠44的上端设置有限位端头45,限位端头45用于限制承载板50和器械框60向下运动的极限位置,避免丝杠44与从动齿轮43的丝孔脱离。

进一步地,清洗箱10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上设置有封堵塞120,清洗工作完成后,将封堵塞120打开,即可将清洗后的废水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