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7750发布日期:2021-02-03 12:0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治理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化粪池是一种重要的污水预处理装置,但是单纯采用化粪池处理污水,难以达到相关外排或回用标准,需经过深度处理后才能外排或回用。而分散的污水深度处理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因此建污水收集管网将分散的污水收集后建集中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这就是当前广泛运用的“化粪池+污水收集管网+集中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模式。
[0003]
现有污水处理模式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包含化粪池、污水收集管网和集中污水处理厂三个部分。如果开发一种能够同时满足预处理和深度处理要求,能够将污水处理达到外排或回用标准的分散型污水处理装置,则其投资和运行费用会增加,如果增加的费用控制在污水收集管网和集中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范围内,则分散型污水处理装置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针对纳管困难的农村地区,当前市场上已经开发了一些分户型污水处理装置,但是这些装置在前端还需要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同时机械曝气的供电产生较高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在污水排放集中的区域,经济上没有优势。
[0004]
化粪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12~36h,其主要功能是厌氧生化和澄清,仅采用化粪池处理,难以达到外排或回用标准,其主要问题在于缺少好氧生化反应,因此当前市场上的分户型污水处理装置在化粪池后增加了机械曝气设施,从而增加了供电产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0005]
为将污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融合为一体,利用较小的高差对污水进行好氧生化处理、厌氧生化处理和固液分离处理,使其达到外排或回用标准,本发明提出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将污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融合为一体,利用较小的高差对污水进行好氧生化处理、厌氧生化处理和固液分离处理,使其达到外排或回用标准,本发明提出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1、粪渣池2、生化池3和出水管4;其特征在于粪渣池2连接进水管1,粪渣池2内设有过滤系统5,过滤系统5与连接管9的进水口相连,连接管的出水口与生化池3相连,生化池3内设有下隔板6和上隔板7,生化池3连接出水管4;其特征在于过滤系统5在粪渣池2内液面以下的部分密封,过滤系统5内部的液面低于其外部的液面,连接管9的安装高度低于过滤系统5内部的液面也低于生化池3内下隔板6的顶部;其特征在于生化池3内下隔板6的顶部低于液面,上隔板7的顶部高于液面,上隔板7的底部留有过水孔;污水经进水管1进入粪渣池2,在过滤系统5的过滤作用下,固态污染物被拦截在粪渣池2内,污水进入过滤系统5内部,并经连接管9进入生化池3内,在生化池3内污水在下隔板6的阻隔作用下向上流入表层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增加溶解氧含量,在上隔板7的阻隔作用下向下流动将溶解氧带入下层,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上层溶解氧含量高发生好氧反应,下层溶解
氧含量低发生厌氧反应,中间层发生缺氧反应,污水在下隔板6和上隔板7的作用下多次完成表层水和下层水的交换,并多次完成好氧、缺氧和厌氧生化反应降解污染物后从出水管4流出。
[0007]
所述的过滤系统5采用滤布或滤网围成中空的立体结构,当过滤系统5没于粪渣池2的污水中时为封闭结构,当过滤系统的顶部高于粪渣池2的污水水面时可以是封闭结构也可以是顶部敞开的半封闭结构。
[0008]
所述的在生化池3内设置填料方便生物挂膜,提高生化反应的效果。
[0009]
所述的下隔板6的顶部设置水平的表层水隔板避免水流短路,表层水隔板与下隔板6的顶部密封。
[0010]
所述的在生化池3内设置分隔板8,分隔板8的顶部高于生化池3内液面,分隔板8的底部与生化池3的底部密封,分隔板8将生化池3分隔为若干区域,以便在生化池3内设置更多的下隔板6和上隔板7,强化表层水与下层水的交换。
[0011]
所述的粪渣池2和生化池3设有池顶时,在粪渣池2和生化池3的顶部设置通气管10,加强池体内外的空气流通。
[0012]
本发明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有益效果是。
[0013]
本发明采用过滤系统5将粪渣拦截在粪渣池2内集中厌氧生化降解,同时完成了初步的固液分离,因此不需再建设化粪池进行预处理。
[0014]
本发明生化池利用很小的高差,通过下隔板6和上隔板7的设置使得表层污水和深层污水多次交提高水体复氧的传质效率和生化反应降解污染物的速率。
[0015]
本发明在下隔板6和上隔板7将生化池分格为多个生化反应区域,污水在这这些区域多次交替发生好氧、缺氧、厌氧生化反应,去除污水中的好氧污染物、氨氮、总氮等污染物。
[0016]
本发明利用很小的高差完成污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不需要设置曝气设备、水泵等动力设备,其投资较低,基本无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a-a剖面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平面布置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1剖面图;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2剖面图;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3剖面图;其中,1进水管,2粪渣池,3生化池,4出水管,5过滤系统,6下隔板,7上隔板,8分隔板,9连接管,10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粪渣池2、生化池3和出水管4;其特征在于粪渣池2连接进水管1,粪渣池2内设有过滤系统5,过滤系统5与连接管9的进水口相连,连接管的出水口与生化池3相连,生化池3内设有下隔板6和上隔板7,生化池3连
接出水管4;其特征在于过滤系统5在粪渣池2内液面以下的部分密封,过滤系统5内部的液面低于其外部的液面,连接管9的安装高度低于过滤系统5内部的液面也低于生化池3内下隔板6的顶部;其特征在于生化池3内下隔板6的顶部低于液面,上隔板7的顶部高于液面,上隔板7的底部留有过水孔;污水经进水管1进入粪渣池2,在过滤系统5的过滤作用下,固态污染物被拦截在粪渣池2内,污水进入过滤系统5内部,并经连接管9进入生化池3内,在生化池3内污水在下隔板6的阻隔作用下向上流入表层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增加溶解氧含量,在上隔板7的阻隔作用下向下流动将溶解氧带入下层,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上层溶解氧含量高发生好氧反应,下层溶解氧含量低发生厌氧反应,中间层发生缺氧反应,污水在下隔板6和上隔板7的作用下多次完成表层水和下层水的交换,并多次完成好氧、缺氧和厌氧生化反应降解污染物后从出水管4流出。
[0019]
所述的过滤系统5采用滤布或滤网围成中空的立体结构,当过滤系统5没于粪渣池2的污水中时为封闭结构,当过滤系统的顶部高于粪渣池2的污水水面时可以是封闭结构也可以是顶部敞开的半封闭结构。
[0020]
所述的在生化池3内设置填料方便生物挂膜,提高生化反应的效果。
[0021]
所述的在生化池3内设置分隔板8,分隔板8的顶部高于生化池3内液面,分隔板8的底部与生化池3的底部密封,分隔板8将生化池3分隔为若干区域,以便在生化池3内设置更多的下隔板6和上隔板7,强化表层水与下层水的交换。
[0022]
所述的粪渣池2和生化池3设有池顶,在粪渣池2和生化池3的顶部设置通气管10,加强池体内外的空气流通。
[0023]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比如在粪渣池2与进水管1之间设置格栅渠,在所述的生化池3与出水管4之间设置沉淀池、设置消毒池等,将本发明所述的管道、渠道、过水孔等连通方式之间的变化,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