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中水回用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4041发布日期:2020-10-28 11:57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中水回用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中水回用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中水是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回用水质标准的水,在工业污水处理中具有重大的地位。

但是现有的水处理设备还存在着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对浓水进行取样检测工作,不方便进行设备清理维护工作以及不方便在排水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排水测量的问题。

因此,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中水回用循环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中水回用循环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水处理设备存在着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对浓水进行取样检测工作,不方便进行设备清理维护工作以及不方便在排水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排水测量的问题。一种新型的中水回用循环装置,包括进水箱,进水管,流量阀,第一增压泵,保安过滤装置,可拆卸清理膜成套结构,可观察测量箱结构,可观察取样箱结构,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二增压泵,所述的进水管螺纹连接在进水箱的右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流量阀管道连接在进水箱的左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增压泵管道接在流量阀的左侧;所述的保安过滤装置管道连接在第一增压泵的左侧;所述的可拆卸清理膜成套结构安装在保安过滤装置的左侧;所述的可观察测量箱结构安装在可拆卸清理膜成套结构的左侧;所述的可观察取样箱结构安装在第一连接管的左侧;所述的第一排水管安装在可观察测量箱结构的左侧;所述的第二排水管安装在可观察取样箱结构左侧下部;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右侧安装在可拆卸清理膜成套结构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左侧安装在可观察取样箱结构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右侧后端螺纹连接在第二增压泵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增压泵和保安过滤装置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可拆卸清理膜成套结构包括固定箱,密封垫,插接架,密封盖和翼形螺栓,所述的密封垫胶接在固定箱的内部底端;所述的插接架的上端螺栓连接在密封盖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分别贯穿密封盖的四角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固定箱的上端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观察测量箱结构包括产水箱,观察片,刻度线和防尘盖,所述的观察片镶嵌在产水箱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刻度线从上倒下依次刻画在观察片的正表面左侧;所述的防尘盖螺栓连接在产水箱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的可观察取样箱结构包括浓水箱,钢化玻璃片,取样管和手动阀门,所述的钢化玻璃片镶嵌在浓水箱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取样管螺纹连接在浓水箱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手动阀门螺纹插接在取样管的上端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管采用不锈钢管;所述的第二连接管采用l型的不锈钢管;所述的保安过滤装置和可拆卸清理膜成套结构之间的管道采用t型管道。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垫采用硅胶垫;所述的插接架的内部螺钉连接有膜成套设备;所述的密封盖和固定箱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的固定箱的内部螺钉连接有膜成套设备。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箱管道连接在保安过滤装置的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右侧螺纹连接在固定箱的左侧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刻度线采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线;所述的刻度线的下端设置为零起始端;所述的防尘盖和产水箱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的产水箱管道连接在固定箱的左侧;所述的第一排水管的右侧螺纹连接在产水箱的左侧下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浓水箱采用不锈钢箱;所述的取样管采用不锈钢管。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左侧分别螺纹连接在浓水箱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第二排水管的左侧螺纹连接在浓水箱的左侧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分别采用型号为zgd4的增压自吸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浓水箱,取样管和手动阀门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取样管进行污水取样检测工作,方便在工作的过程中对污水进行检测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产水箱,观察片和刻度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观察过滤后水的数量,方便进行中水利用工作同时方便测量排水量。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箱,插接架,密封盖和翼形螺栓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拆卸插接架,方便对插接架内部设置的膜成套设备进行清理和更换工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浓水箱和钢化玻璃片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观察污水数量,方便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污水排放和输送工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产水箱,观察片和防尘盖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防止灰尘等杂质落入过滤后的中水内部,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箱,密封垫,插接架和密封盖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密封固定箱和插接架之间的缝隙,防止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浓水箱,第二连接管和第二增压泵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污水循环工作,方便进行污水处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清理膜成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观察测量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观察取样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进水箱;2、进水管;3、流量阀;4、第一增压泵;5、保安过滤装置;6、可拆卸清理膜成套结构;61、固定箱;62、密封垫;63、插接架;64、密封盖;65、翼形螺栓;7、可观察测量箱结构;71、产水箱;72、观察片;73、刻度线;74、防尘盖;8、可观察取样箱结构;81、浓水箱;82、钢化玻璃片;83、取样管;84、手动阀门;9、第一排水管;10、第二排水管;11、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13、第二增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中水回用循环装置,包括进水箱1,进水管2,流量阀3,第一增压泵4,保安过滤装置5,可拆卸清理膜成套结构6,可观察测量箱结构7,可观察取样箱结构8,第一排水管9,第二排水管10,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和第二增压泵13,所述的进水管2螺纹连接在进水箱1的右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流量阀3管道连接在进水箱1的左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增压泵4管道接在流量阀3的左侧;所述的保安过滤装置5管道连接在第一增压泵4的左侧;所述的可拆卸清理膜成套结构6安装在保安过滤装置5的左侧;所述的可观察测量箱结构7安装在可拆卸清理膜成套结构6的左侧;所述的可观察取样箱结构8安装在第一连接管11的左侧;所述的第一排水管9安装在可观察测量箱结构7的左侧;所述的第二排水管10安装在可观察取样箱结构8左侧下部;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1的右侧安装在可拆卸清理膜成套结构6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2的左侧安装在可观察取样箱结构8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2的右侧后端螺纹连接在第二增压泵13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增压泵13和保安过滤装置5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可拆卸清理膜成套结构6包括固定箱61,密封垫62,插接架63,密封盖64和翼形螺栓65,所述的密封垫62胶接在固定箱61的内部底端;所述的插接架63的上端螺栓连接在密封盖64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65分别贯穿密封盖64的四角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65分别螺纹连接在固定箱61的上端中间位置;进行工作时通过进水管2连接污水管道,使污水进入进水箱1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一增压泵4将水注入保安过滤装置5的内部,然后通过管道使污水进入固定箱61的内部,通过插接架63内部设置的膜成套设备进行过滤工作,使过滤后的为达标的污水通过第一连接管11排出进行污水处理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观察测量箱结构7包括产水箱71,观察片72,刻度线73和防尘盖74,所述的观察片72镶嵌在产水箱7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刻度线73从上倒下依次刻画在观察片72的正表面左侧;所述的防尘盖74螺栓连接在产水箱71的上端;使经过过滤后的污水通过管道进入产水箱71的内部,通过观察片72和刻度线73观察可在利用水的数量,通过第一排水管9排出,进行中水利用工作,防止造成水资源浪费。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观察取样箱结构8包括浓水箱81,钢化玻璃片82,取样管83和手动阀门84,所述的钢化玻璃片82镶嵌在浓水箱8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取样管83螺纹连接在浓水箱81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手动阀门84螺纹插接在取样管83的上端中间位置;通过第一连接管11的污水进入浓水箱81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二增压泵13进行污水循环工作,然后进入固定箱61的内部进行二次循环工作,使经过二次过滤后的达标污水进入的内部,进行产水箱71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一排水管9排出进行利用,使为达标的污水进入浓水箱81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二排水管10将污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1采用不锈钢管;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2采用l型的不锈钢管;所述的保安过滤装置5和可拆卸清理膜成套结构6之间的管道采用t型管道。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密封垫62采用硅胶垫;所述的插接架63的内部螺钉连接有膜成套设备;所述的密封盖64和固定箱61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的固定箱61的内部螺钉连接有膜成套设备。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箱61管道连接在保安过滤装置5的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1的右侧螺纹连接在固定箱61的左侧下部。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刻度线73采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线;所述的刻度线73的下端设置为零起始端;所述的防尘盖74和产水箱71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产水箱71管道连接在固定箱61的左侧;所述的第一排水管9的右侧螺纹连接在产水箱71的左侧下部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浓水箱81采用不锈钢箱;所述的取样管83采用不锈钢管。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12的左侧分别螺纹连接在浓水箱8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第二排水管10的左侧螺纹连接在浓水箱81的左侧下部。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增压泵4和第二增压泵13分别采用型号为zgd4的增压自吸泵。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进行工作时通过进水管2连接污水管道,使污水进入进水箱1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一增压泵4将水注入保安过滤装置5的内部,然后通过管道使污水进入固定箱61的内部,通过插接架63内部设置的膜成套设备进行过滤工作,使过滤后的为达标的污水通过第一连接管11排出进行污水处理工作,使经过过滤后的污水通过管道进入产水箱71的内部,通过观察片72和刻度线73观察可在利用水的数量,通过第一排水管9排出,进行中水利用工作,防止造成水资源浪费,通过第一连接管11的污水进入浓水箱81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二增压泵13进行污水循环工作,然后进入固定箱61的内部进行二次循环工作,使经过二次过滤后的达标污水进入的内部,进行产水箱71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一排水管9排出进行利用,使为达标的污水进入浓水箱81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二排水管10将污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