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水平潜流及潮汐流于一体的人工湿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3905发布日期:2020-10-28 11:5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水平潜流及潮汐流于一体的人工湿地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集水平潜流及潮汐流于一体的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为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仿沼泽的生态系统,将污水有控制的输入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现有的人工湿地主要有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及垂直流人工湿地和潮汐流人工湿地等形式。其中,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处理负荷较为有限,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cod、ss和tp,但湿地内的基质都处于淹没状态,致使其复氧效果不好,使湿地处于厌氧状态不利于有机物的分解及硝化反应的进行,对tn去除效果较差。而垂直流人工湿地因其易堵塞而免维护性欠佳,长时间运行后其水流特征将逐步与上述两种类型的人工湿地一致,从而影响其处理效果。潮汐流人工湿地采用进水—滞留—排水—闲置的方式运行,依靠床体饱和浸润面周期性变化将大气中的氧气吸入湿地基质内,提高湿地床体中的氧传输量,改善湿地的氧环境,进而强化了湿地对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效果,但潮汐流人工湿地存在易堵塞的问题。

基于上述缺点以及目前人工湿地的主要应用范围,目前需要一种维护简单、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的人工湿地。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人工湿地技术所存在的部分指标处理效果差、维护性强、对污染物负荷低、堵塞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果显著、集成度高、污染物负荷高的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水平潜流及潮汐流于一体的人工湿地系统,包括进水调节池、碳源补给池、主池体和出水区和储水池依次相连,这五个功能池体均为独立模块,待处理水通过输水管道输送到进水调节池,进水调节池中的污水经过出水口进入碳源补给池,碳源补给池中溶解了碳源的污水经溢流口进入主池体中,经过主池体的缓慢渗漏和净化后经出水口进入出水区,出水区中的水在达到一定高度后经虹吸器进入储水池,在此过程中主池体和出水区的水均被虹吸器输入到储水池。

所述的碳源补给池设有固体缓释碳源,为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补充碳源。

所述的主池体底部设有排空管系统,排空管系统上方设有填料区,填料区上方设有种植层,种植层上方种植挺水植物,所述的主池体底部设有平衡管,用于保持主池体内部的压力平衡。

所述的排空管系统由排空主管和排空支管组成,在排空主管和排空支管上均设有透水孔,主池体底部的水可通过透水孔进入排空管系统,经由出水口进入出水区。

所述的填料区左右两端设有中粒径填料,中部设有细粒径填料,中粒径填料选用15-18mm砾石,细粒径填料选用6-8mm砾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分为五个独立模块,进水调节池、碳源补给池、主池体、出水区和储水池,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维护和管理。碳源补给池内装有固体缓释碳源,可满足持续缓慢的释放碳源,减少人工成本。主池体内设有中粒径和细粒径填料,能够满足各类型微生物的附着,植物、基质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实现水质的净化,虹吸器和排空管系统可以将主池体内的水快速排出,实现厌氧与好氧的循环交替,增加对污染物的负荷,提高水体污染物的降解率。应用虹吸原理,将净化后的水体以无动力形式排出,节约能源,实现污水的可持续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空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空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调节池,2-碳源补给池,21-固体缓释碳源,3-主池体,31-排空管系统,311-排空主管,312-排空支管,313-透水孔,32-填料区,321-中粒径填料,322-细粒径填料,33-种植层,34-挺水植物,35-平衡管,4-出水区,5-储水池,6-虹吸器,7-输水管道,8-出水口,9-溢流口,10-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集水平潜流及潮汐流于一体的人工湿地系统,包括进水调节池1、碳源补给池2、主池体3和出水区4和储水池5依次相连,这五个功能池体均为独立模块,待处理水通过输水管道7输送到进水调节池1,进水调节池1中的污水经过出水口8进入碳源补给池2,碳源补给池2中溶解了碳源的污水经溢流口9进入主池体3中,经过主池体3的缓慢渗漏和净化后经出水口10进入出水区4,出水区4中的水在达到一定高度后经虹吸器6进入储水池5,在此过程中主池体3和出水区4的水均被虹吸器6输入到储水池5。

根据图1所示,所述的碳源补给池2设有固体缓释碳源21,为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补充碳源。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主池体3底部设有排空管系统31,排空管系统31上方设有填料区32,填料区32上方设有种植层33,种植层33上方种植挺水植物34,所述的主池体3底部设有平衡管35,用于保持主池体3内部的压力平衡。

根据图3所示,所述的排空管系统31由排空主管311和排空支管312组成,在排空主管311和排空支管312均设有透水孔313,主池体底部的水可通过透水孔313进入排空管系统31,经由出水口10进入出水区4。

根据图2所示,所述的填料区32左右两端设有中粒径填料321,中部设有细粒径填料322,中粒径填料321选用15-18mm砾石,细粒径填料322选用6-8mm砾石。

本实施例中,待处理水经过输水管道7进入进水调节池1,进水调节池1的污水经过出水口8进入碳源补给池2,固体缓释碳源21释放出碳源进入污水中,碳源补给池2的污水经过溢流口9进入主池体3,在填料区32内的微生物和挺水植物34的净化作用下实现水质的净化,经过净化后的水体经透水孔312进入排空管系统31,排空管系统31内的水体经出水口10进入出水区4,出水区4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经虹吸器6进入储水池5,在虹吸器6的作用下,主池体3和出水区4的水体经虹吸器6快速进入储水池5,主池体3和出水区4的水位低于虹吸器6的下限时,虹吸作用停止,此时主池体3内部的填料实现复氧的过程,同时主池体3继续蓄水,上述过程循环往复完成对水体的净化,形成了慢蓄快排的水体处理过程。当虹吸器6从出水区4和主池体3中向外排水的过程中,水体仍可以通过进水口9进入到填料区32,从而可不间断的对水体进行净化。

本实用新型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潮汐流人工湿地集成化运用,集成度高,复氧能力强,处理效果显著、增加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染物负荷能力,实现无动力污水处理,本系统故障率低,便于建设、使用、维护及管理。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