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供暖原水的反渗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9173发布日期:2020-10-23 12:26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处理供暖原水的反渗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处理供暖原水的反渗透系统。



背景技术:

供暖系统就是用人工方法向室内供给热量,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还有金属离子的水加热后容易形成水垢,水垢的存在极大的影响了供暖系统的热交换效率,导致能源的浪费。为了减少水垢的生成,供暖系统中的循环水采用经过反渗透处理的软水,减少水中金属离子,从而达到防治水垢的目的,经过提升了热交换效率,达到节能的效果。

目前,公开号为cn10799888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反渗透滤芯、反渗透净水系统和反渗透净水器,其中,反渗透滤芯包括膜元件和外壳,膜元件包括中心管组、多个反渗透膜片组、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中心管组包括纯水管以及多个废水管;多个反渗透膜片组环绕中心管组设置,反渗透膜片组包括两个反渗透膜片和位于两个反渗透膜片的无纺布,两个反渗透膜片三遍固定密封,没有固定的一边和中心管连通;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盖合于多个反渗透膜片组和中心管组的两端;第一端盖设有纯水排出口;第二端盖设有废水排出口;外壳包括瓶体和盖体,膜元件安装于外壳中,盖体设有纯水腔,纯水腔与纯水排出口密封连通,瓶体的设置有原水腔和废水腔,原水腔和膜元件与瓶体之间的空隙连通,废水腔和废水排出口密封连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反渗透膜采用卷绕的方式减小反渗透膜进水器的体积,导致进入两个膜之间远离中心一端的水流动至中心管的距离较长,所以该部分水不易流动至中心管内,导致反渗透膜远离中心管处的部分处理的水较少,导致水处理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供暖原水的反渗透系统,达到提高水处理的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处理供暖原水的反渗透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原水箱、压力提升泵组、反渗透膜组和软水箱,所述压力提升泵组的进口端和原水箱底部连通,所述压力提升泵组的出水端和反渗透膜组的进口端连通,所述反渗透膜组的软水出水端和软水箱连通,所述反渗透膜组包括反渗透膜装置,所述反渗透膜装置包括外壳和固定连接于外壳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同轴固定连接套设有多个膜组件,相邻两个所述膜组件之间设置有导流网,所述膜组件包括两个圆形的反渗透膜和无纺布,两个所述反渗透膜外圆边缘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无纺布位于两个反渗透膜中间,所述中心管侧壁开设有多个于两个反渗透膜中间的空间连通的软水出水孔,所述中心管为反渗透膜组的出水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圆盘形的反渗透膜对水进行处理,在相同体积下,上述设置反渗透膜相对背景技术中矩形卷绕式的反渗透膜相比,圆形的反渗透膜最远端和中心管之间的间距更小,所以使反渗透膜远离中心管处的部分处理的水更多,提高了水处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壳同轴固定连接的中间管,所述中间管套置于中心管外,所述导流网同轴固定连接于中间管,所述中间管侧壁开设有与导流网连通的浓水出水口,所述中间管连通有浓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渗透产生的浓缩水可以通过浓水出水口进入中间管内,然后再从中间管排至浓水管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心管包括管体和多个固定连接于管体呈中空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远离管体的一端抵触于中间管内部,所述软水出水孔开设有于连通部远离管体的一端,所述中间管侧壁周向开设有多个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和软水出水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渗透后产生的纯水从软水出水孔进入连通部内,然后再从连通部进入管体内容,实现了浓水和纯水的分离输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通部为圆盘状,所述连通部端面周向连通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连通部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在连通部端面开设有供浓水流过的连通通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通部侧壁同轴套设有两个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连通部侧壁轴向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封圈增加了连通部和中间管内部之间的密闭性,避免浓水污染纯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力提升泵组包括三个提升泵,三个所述提升泵的出口均与反渗透膜组的进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个提升泵为反渗透装置提供更大压力,提升反渗透装置处理的每吨原水生产的纯水的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反渗透膜组包括两个反渗透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个反渗透装置提升反渗透系统的水处理速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软水箱固定连接有与反渗透膜组纯水出水端连通的反冲泵,所述反冲泵的进水端和软水箱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反冲泵对反渗透装置进行反冲,避免杂质或者因浓缩析出的盐粒堵塞反渗透膜上的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其一,利用圆盘形的反渗透膜对水进行处理,在相同体积下,上述设置反渗透膜相对背景技术中矩形卷绕式的反渗透膜相比,圆形的反渗透膜最远端和中心管之间的间距更小,所以使反渗透膜远离中心管处的部分处理的水更多,提高了水处理的效率;

其二,压力提升泵组包括三个提升泵,利用多个提升泵为反渗透装置提供更大压力,提升反渗透装置处理的每吨原水生产的纯水的量;

其三,软水箱固定连接有与反渗透膜组出水段连通的反冲泵,利用反冲泵对反渗透装置进行反冲,避免杂质或者因浓缩析出的盐粒堵塞反渗透膜上的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反渗透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00、原水箱;200、压力提升泵组;201、提升泵;300、反渗透膜组;301、反渗透装置;302、外壳;303、进水管;304、中间管;305、中心管;306、膜组件;307、导流网;308、反渗透膜;309、无纺布;310、浓水出水口;311、连通孔;312、管体;313、连通部;314、连通通道;315、软水出水孔;316、密封圈;317、浓水箱;400、软水箱;401、反冲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处理供暖原水的反渗透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原水箱100、压力提升泵组200、反渗透膜组300和软水箱400。压力提升泵组200的进口端和原水箱100底部连通,压力提升泵组200的出水端和反渗透膜组300的进口端连通。反渗透膜组300的软水出水端和软水箱400连通,反渗透膜组300的浓水出水端连通有浓水箱317。压力提升泵组200将原水箱100内的水加压输送至反渗透膜组300,反渗透膜组300对水进行反渗透处理,产生洁净的软水输送至软水箱400,产生的浓水输送至浓水箱317内。软水箱400固定连接有与反渗透膜组300出水端连通的反冲泵401,反冲泵401的进水端和软水箱400连通,反冲泵401的出水端和反渗透膜组300的软水出水端连通,利用反冲泵401对反渗透装置301进行反冲,避免杂质或者因浓缩析出的盐粒堵塞反渗透膜308上的孔。

如图1所示,压力提升泵组200包括三个提升泵201,三个提升泵201的出口均于反渗透膜组300的进口连通,三个提升泵201的进水口与原水箱100的底部连通。利用多个提升泵201为反渗透装置301提供更大压力,提升反渗透装置301处理的每吨原水生产的纯水的量。

如图2所示,反渗透膜组300包括两个反渗透装置301,利用两个反渗透装置301提升反渗透系统的水处理速度。反渗透装置301包括圆筒状的外壳302,外壳302轴向的一端连通有进水管303。外壳302内同轴固定连接有中间管304,中间管304内同轴固定连接有中心管305。中间管304同轴固定套接有多个圆形膜组件306和多个导流网307。导流网307位于两个相邻的膜组件306中间,用于分隔两个膜组件306,使进入外壳302内的水流可以通过导流网307进入两个膜组件306之间,增加膜组件306与水的接触面积。导流网307和中间管304连通,中间管304内,然后再从中间管304排至浓水箱317内。

如图2所示,膜组件306包括两个圆形的反渗透膜308和无纺布309,两个反渗透膜308外圆边缘密封固定连接,无纺布309位于两个反渗透膜308中间。两个反渗透膜308之间的空间和中心管305连通,中心管305和软水箱400连通。

如图2所示,在压力的作用下,导流网307内的水分子通过反渗透膜308进入两个反渗透膜308之间的空间,然后进入中心管305内。浓缩后的浓水进入中间管304内。

如图3所示,中间管304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排与导流网307连通的浓水出水口310,同排浓水出水口310呈周向设置。中间管304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排连通孔311,同排连通孔311呈周向设置,连通孔311与两个反渗透膜308中间的空间连通。中心管305包括管体312和多个固定连接于中心管305的中空的连通部313。连通部313为圆盘状,连通部313端面周向开设有连通通道314,连通通道314平行于中间管304。

如图3所示,连通部313远离管体312的一端抵触于中间管304内部,软水出水孔315开设有于连通部313远离管体312的一端,连通孔311和软水出水孔315对齐。连通部313侧壁同轴套置有两个密封圈316,密封圈316位于连通部313侧壁轴向的两端,利用密封圈316增加连通部313和中间管304内部之间的密闭性,避免浓水污染纯水。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利用圆盘形的反渗透膜308对水进行处理,在相同体积下,上述设置反渗透膜308相对背景技术中矩形卷绕式的反渗透膜308相比,圆形的反渗透膜308最远端和中心管305之间的间距更小,所以使反渗透膜308远离中心管305处的部分处理的水更多,提高了水处理的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