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0992发布日期:2020-12-15 08:30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养殖水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养殖水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进步,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水产养殖过程产生的污染物若积累在养殖水体中,容易导致养殖水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水产生物的生存。目前,常通过更换水体的方式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污染物,但是,更换养殖水体会消耗大量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水净化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养殖水净化设备,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容置内腔,所述容器包括有:

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容器右侧顶部,所述进水口一端连通外部;

过滤沉淀区,所述过滤沉淀区设置于所述容器内部右侧,所述过滤沉淀区包括有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材料设置于所述过滤沉淀区内,所述进水口另一端连通所述过滤沉淀区,外部养殖水体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过滤沉淀区内,所述过滤沉淀区内的水体流经所述过滤材料;

培养净化区,所述培养净化区设置于所述容器内,所述培养净化区设置于所述容器左侧顶部,所述培养净化区的右侧与所述过滤沉淀区的左侧顶部连通,所述培养净化区包括有第一生物填料与照明光源,所述第一生物填料设置于所述培养净化区内,所述第一生物填料的上部分伸出于水面上,所述照明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生物填料上方;

培菌区,所述培菌区设置于所述容器内部左侧,所述培菌区设置于所述培养净化区下方,所述培菌区的顶部与所述培养净化区的左侧连通,所述培菌区包括有第二生物填料,所述第二生物填料设置于所述培菌区内;

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容器左侧底部,所述出水口一端连通所述培菌区,所述出水口另一端连通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养殖水从进水口进入过滤沉淀区中,不溶于水的颗粒或悬浮物被过滤材料拦截,然后养殖水流入培养净化区,养殖水中的微藻附着在第一生物填料上,照明光源为微藻提供光照,使得微藻生长繁殖并吸收转化养殖水中的营养盐,最后养殖水进入培菌区,养殖水中的硝化细菌附着在第二生物填料中生长繁殖,硝化细菌利用养殖水中的氨氮进行硝化作用,降低养殖水的氨氮含量,最后经过净化后的养殖水从出水口流出,净化后养殖水中含有的污染物大大减少,净化后的养殖水可再次流入到养殖池中,以此减少养殖池更换养殖水体的频率,节约水资源;过滤沉淀区、培养净化区、培菌区整合在同一个容器中,使得养殖水净化设备结构紧凑,减少空间浪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材料包括有小孔过滤材料与大孔过滤材料,所述小孔过滤材料的孔径小于所述大孔过滤材料的孔径,所述小孔过滤材料将所述过滤沉淀区分隔成左右两个区域,所述大孔过滤材料设置于所述过滤沉淀区底部。

利用小孔过滤材料对养殖水中的固体颗粒进行拦截,大孔过滤材料对部分固体颗粒进行沉淀过滤,从而减少养殖水中的不溶于水的固体污染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培养净化区包括有上隔板与下隔板,所述上隔板竖直设置于所述培养净化区的左侧,所述下隔板竖直设置于所述上隔板左侧,所述上隔板与所述下隔板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培养净化区的内壁,所述上隔板与所述培养净化区的底部内壁留有空隙,所述下隔板与所述培养净化区的顶部内壁留有空隙,所述下隔板的顶部高于所述上隔板的底部,所述培养净化区的水体依次通过所述上隔板底部、所述下隔板的顶部,所述第一生物填料的顶部高于所述下隔板的顶部。

上隔板与下隔板共同作用可拦截漂浮在养殖水表面的油膜,便于对漂浮在养殖水表面的油脂进行分离,除去养殖水中含有的油脂污染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培菌区包括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培菌区顶部,所述第二隔板密封连接于所述培菌区的内壁,所述第二隔板的右侧与所述培菌区的右侧内壁留有间隙。

第二隔板使得培养净化区中的养殖水从右侧进入培菌区中,避免养殖水直接从培菌区左侧的出水口流出到外部,增加养殖水在培菌区中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养殖水中的硝化细菌附着在第二生物填料上,有利于硝化细菌对养殖水进行硝化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培养净化区的上方敞口,所述照明光源设置于所述培养净化区上方。

培养净化区的上方敞口,便于外部空气进入培养净化区中,由于第一生物填料的上部分裸露在空气中,空气进入第一生物填料中,有利于附着在第一生物填料底部的微藻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培菌区还包括有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出水口上,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培菌区,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出水口。

水泵调节培菌区的排水速率,便于精准控制养殖水在培菌区中的停留时间,提高培菌区对养殖水中氨氮的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养殖水净化设备,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00、容器,101、进水口,102、出水口,200、过滤沉淀区,201、小孔过滤材料,202、大孔过滤材料,300、培养净化区,301,第一生物填料,302、照明光源,303、上隔板,304、下隔板,400、培菌区,401、第二生物填料,402、第二隔板,403、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养殖水净化设备作出如下实施例:

容器100内部设有容置内腔,容器100的内部右侧设置有过滤沉淀区200,过滤沉淀区200内设置有过滤材料,其中小孔过滤材料201竖直设置于过滤沉淀区200中间,小孔过滤材料201将过滤沉淀区200分隔为左右两个部分,大孔过滤材料202设置于过滤沉淀区200的底部,小孔过滤材料201的孔径小于大孔过滤材料202的孔径。容器100的右侧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101,进水口101设置在容器100的上部分处,进水口101一端连通外部,进水口101另一端连通过滤沉淀区200,外部养殖水从进水口101进入过滤沉淀区200中,由于小孔过滤材料201竖直分隔过滤沉淀区200,养殖水流经小孔过滤材料201,小孔过滤材料201用于拦截养殖水中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污染物,过滤沉淀区200底部的大孔过滤材料202对养殖水中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污染物进行沉淀过滤。

容器100的内部左侧顶部设置有培养净化区300,培养净化区300的右侧与过滤沉淀区200的左侧顶部连通,培养净化区300内设置有第一生物填料301,培养净化区300的左侧设置有上隔板303与下隔板304,上隔板303与下隔板304均竖直设置于培养净化区300内,上隔板303设置于下隔板304的右侧,上隔板303与下隔板304分别密封连接于培养净化区300的内侧壁上,上隔板303的底部与培养净化区300的底部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下隔板304的顶部与培养净化区300的顶部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使得培养净化区300中的养殖水依次流过上隔板303的底部、下隔板304的顶部,下隔板304的顶部高于上隔板303的底部,培养净化区300内设置有第一生物填料301,第一生物填料301的顶部高于下隔板304的顶部,在培养净化区300的上方设置有照明光源302,照明光源302直接照射到第一生物填料301上,养殖水从过滤沉淀区200的左侧顶部进入培养净化区300的右侧,由于第一生物填料301的顶部高于下隔板304的顶部,第一生物填料301的上部分伸出于养殖水体的水面上。

容器100内部左侧设置有培菌区400,培菌区400设置于培养净化区300的下方,培菌区400的顶部与培养净化区300的左侧连通,在培菌区40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隔板402,第二隔板402水平设置,第二隔板402密封连接于培菌区400的内壁上,其中第二隔板402的右侧与培菌区400的右侧内壁上留有空隙,培养净化区300中的养殖水从左侧流出后经过第二隔板402的阻挡后,养殖水从第二隔板402的右侧流入培菌区400中,培菌区400内设置有第二生物填料401,培菌区400的左侧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02,出水口102上设置有水泵403,水泵403的进水端连通培菌区400,水泵403的出水端连通出水口102,水泵403调节培菌区400的排水速率。

养殖水净化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外部养殖水从进水口101进入容器100内的过滤沉淀区200中,养殖水中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污染物被小孔过滤材料201拦截,固体颗粒污染物沉淀于大孔过滤材料202中,然后养殖水从过滤沉淀区200左侧顶部流出,养殖水进入培养净化区300中,养殖水流经第一生物填料301的下部分,养殖水中的微藻附着在第一生物填料301下部分,照明光源302为微藻提供光照条件,培养净化区300的顶部敞口,空气进入第一生物填料301中为微藻提供空气来源,使得第一生物填料301中的微藻生长繁殖,吸收转化养殖水中的营养盐,上隔板303能够拦截漂浮于养殖水水面上的油脂,便于分离去除养殖水中的油脂,培养净化区300的养殖水从左侧的下隔板304顶部流过,养殖水被第二隔板402阻拦,养殖水从第二隔板402的右侧流入培菌区400,养殖水中的硝化细菌附着在第二生物填料401上,硝化细菌在第二生物填料401上生长繁殖,硝化细菌对养殖水进行硝化反应,将养殖水中的氨氮转化为营养盐,最后净化后的养殖水从出水口102排放到容器100外部,若净化后的养殖水水质达标则可重新输入到养殖池中,减少水资源浪费,若一次净化后的养殖水水质仍不达标,可将一次净化后的养殖水重新接入到进水口101中,对养殖水进行多次净化。

另外,为了提高养殖水净化设备的工作效率,可在第一生物填料301上接种微藻与海洋红酵母,接种微藻可加速养殖水净化设备对营养盐的净化速率,海洋红酵母可利用漂浮于养殖水水面的油脂,海洋红酵母可吸收利用养殖水中的氨氮与营养盐,对养殖水进行净化,可免于对漂浮于养殖水水面进行分离去除动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