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疏浚余水二次处理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及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1694发布日期:2021-01-29 23:3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用于疏浚余水二次处理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及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疏浚余水二次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疏浚余水二次处理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及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反硝化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用于污水处理中的深度过滤,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该处理工艺功能集中、运行灵活,可以同时起到物理过滤截留悬浮物(ss)、化学微絮凝除总(磷tp)、生物反硝化去除总氮(tn)的作用。
[0003]
目前现有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停机进行反冲洗,反冲洗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气冲、水气冲和水冲,还需要对集气系统进行反吹扫,过程繁琐、处理效率较低且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疏浚余水二次处理的反硝化生物滤池,该生物滤池操作简单、处理效率较高、运行稳定。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疏浚余水二次处理的反硝化生物过滤系统。
[0006]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用于疏浚余水二次处理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在池体内自上而下设置有溢流堰、悬浮填料层、滤料层、承托层和配水配气区,靠近池体顶部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池体下部设置有进水口和曝气入口,其中:所述溢流堰用于使池体内高出溢流堰的二次处理后的清水从所述出水口流出;所述悬浮填料层填充有悬浮填料,作为微生物的活性载体;所述滤料层填充有高品质硅砂,硅石量至少为95%,用于吸附水体中的有害离子;所述承托层由上、中、下三层鹅卵石铺设而成,用于支撑所述滤料层,上、中、下三层鹅卵石粒径逐渐增大;所述承托层由一支撑板支撑,所述支撑板上形成有多个便于疏浚余水通过的通孔,且在支撑板上安装有多个曝气头,所述曝气头经管路和曝气入口与一风机连接,用于向池体内输送空气并吹走硝化反应产生的氮气;所述支撑板与池底之间的空间构成形成所述配水配气区;所述进水口与进水管路连接,用于向池体内输入一次处理后的疏浚余水、碳源或二次处理后的清水。
[0008]
优选的是,所述承托层中,上层厚度为60~100mm,中层厚度为90~150mm,底层厚度为50~200mm,下层铺设25.0mm
×
16.0mm的鹅卵石,中层铺设16.0mm
×
8.0mm的鹅卵石,上层铺设8.0mm
×
4.0mm的鹅卵石。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层的厚度为 200mm。
[0009]
优选的是,所述悬浮填料层的厚度为200~300mm,所述滤料层的厚度为300~500mm,所述配水配气区的厚度为500~600mm,所述悬浮填料层顶部至硝化滤池顶部的距离为 300~400mm。
[0010]
所述池体为钢筋混凝土或钢制结构,外形为长方体或圆柱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池体为圆柱体,外径为800mm。
[0011]
所述溢流堰自池体内壁圆周方向向内延伸后再向上延伸形成。
[0012]
一种疏浚余水二次处理的反硝化生物过滤系统,包括上述的用于疏浚余水二次处理的反硝化生物滤池以及进水提升泵、碳源加药桶、清水池和风机,其中:所述进水提升泵经所述进水管路与反硝化滤池底部进水口连接,用于输送一次处理后的疏浚余水;所述碳源加药桶用于贮存反硝化脱氮用的碳源,其经管路与所述进水管路连接;所述清水池用于贮存经反硝化滤池处理后的清水;所述风机用于向池体内鼓送空气。
[0013]
优选的是,上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反硝化生物滤池进行反洗的反洗管路和安装在反洗管路上的反洗泵,所述反洗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路,另一端连接所述清水池的底部。反洗泵用于在长时间运行后对池体进行清洗。
[0014]
另外,在所述碳源输送管路、进水管路和反洗管路上均安装有控制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碳源为纯度60%的乙酸钠。
[0015]
本实用新型的疏浚余水二次处理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及过滤系统用于疏浚余水的深度处理,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
1、操作控制简单,适应变动工艺条件下的处理能力强,且处理效果稳定,一般不需要反冲洗。
[0017]
2、反硝化生物滤池占地面积小,处理规模大,其为立体结构,结构紧凑,无附属装置和建构筑物等,其处理能力大,能达到20万吨/天。
[0018]
3、反硝化生物滤池处理效率高,具有更高的进水浓度和更纯净的出水效果,可有效去除tn、bod、氨氮和固体悬浮物,处理后的水达到了地表5类水标准;其反硝化效率高,通过碳源的补充能够有效达到脱氮目的。
[0019]
4、高效能而且稳定:由于过滤的砂粒在持续不断的循环中能迅速得以清洗自净,因此砂滤可以获得持续稳定的高效率,保证出水水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使承受更高的进水悬浮物负荷成为可能。
[0020]
5、维修保养少,适用性强:由于整个砂滤器没有运转部件,使得维修保养的要求很少,适用性很强。该系统连续运行,无需停机检查,平时不需要反冲洗,工艺适用于物化处理或生物处理。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反硝化生物过滤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0022]
图2是用本实用新型反硝化生物过滤系统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0023]
其中:
[0024]
1、进水阀门
ꢀꢀ
2、碳源加药桶
ꢀꢀ
3、风机
ꢀꢀ
4、曝气阀门
ꢀꢀ
5、承托层
[0025]
6、滤料层
ꢀꢀ
7、悬浮填料层
ꢀꢀ
8、溢流堰
ꢀꢀ
9、清水池
ꢀꢀ
10、反洗泵
[0026]
11、反洗水阀门
ꢀꢀ
12、反硝化生物滤池
ꢀꢀ
13、配水配电室
ꢀꢀ
14、出水口
ꢀꢀ
15、支撑板
[0027]
16、曝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图1、图2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及反硝化生物过滤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0029]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疏浚余水二次处理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在池体内自上而下设置有溢流堰8、悬浮填料层7、滤料层6、承托层5和配水配气区13,靠近池体顶部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4,池体下部设置有进水口(图中未示)和曝气入口(图中未示),其中:
[0030]
所述溢流堰8自出水口14以下的池体内壁圆周方向向内延伸后再向上延伸形成,用于使池体内高出溢流堰的二次处理后的清水从出水口流出。
[0031]
所述悬浮填料层7填充有悬浮填料,悬浮填料作为微生物的活性载体,使微生物在悬浮填料表面富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使疏浚余水得到净化。
[0032]
所述滤料层6填充有高品质硅砂,硅石量至少为95%,用于吸附水体中的有害离子。
[0033]
所述承托层5由上、中、下三层鹅卵石铺设而成,用于支撑所述滤料层,上、中、下三层鹅卵石粒径逐渐增大。其中,上层厚度为60~100mm,中层厚度为90~150mm,底层厚度为50~200mm。
[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下层铺设25.0mm
×
16.0mm的鹅卵石,中层铺设 16.0mm
×
8.0mm的鹅卵石,上层铺设8.0mm
×
4.0mm的鹅卵石;所述承托层的厚度为200mm。
[0035]
所述承托层由一支撑板15支撑,所述支撑板15上形成有多个便于疏浚余水通过的通孔 (图中未示),且在支撑板15上安装有多个曝气头16,所述曝气头16经管路和曝气入口与一风机3连接,用于向池体内输送空气并吹走硝化反应产生的氮气。
[0036]
所述支撑板15与池底之间的空间构成形成配水配气区13。所述进水口与进水管路连接,用于向池体内输入一次处理后的疏浚余水、碳源或二次处理后的清水。
[0037]
所述悬浮填料层7的厚度一般为200~300mm,所述滤料层6的厚度为300~500mm,所述配水配气区的厚度为500~600mm,所述悬浮填料层7顶部至硝化滤池顶部的距离为 300~400mm。
[0038]
反硝化生物滤池12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或钢制结构,外形为长方体或圆柱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池体为圆柱体,外径为800mm。
[0039]
本实用新型的疏浚余水二次处理的反硝化生物过滤系统,包括上述的反硝化生物滤池 12以及进水提升泵(图中未示)、碳源加药桶2、清水池9和风机3。其中:所述进水提升泵经所述进水管路与反硝化滤池底部的进水口连接,用于输送一次处理后的疏浚余水;所述碳源加药桶2用于贮存反硝化脱氮用的碳源,其经管路与所述进水管路连接;所述清水池9 用于贮存经反硝化滤池处理后的清水;所述风机3用于向池体内鼓送空气。
[0040]
另外,上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反硝化生物滤池进行反洗的反洗管路和安装在反洗管路上的反洗泵10,所述反洗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路,另一端连接所述清水池9的底部。反洗泵用于在长时间运行后对池体进行清洗。
[0041]
在所述碳源输送管路、进水管路和反洗管路上均安装有控制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碳源为乙酸钠,其以溶液形式贮存在碳源加药桶2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