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9522发布日期:2021-05-25 12:4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生态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水(wastewater)是指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它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无用水,一般指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不能再循环利用或者一级污染后制纯处理难度达不到一定标准的水。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园遍布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在公园中一般设有水池,但是其中水池一般为死水,没有流通活水,因此在长时间没有下雨的情况下,水池中的水因受环境污染(如垃圾)以及微生物发酵,会散发出臭味或产生如硫化氢之类的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去公园的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周围的居民。因此一般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引入自来水,定时定量加水,对水体进行稀释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当然,也有公园引入了环境保护装置,以达到对池水的净化,但是现有的环境保护装置结构复杂,设备庞大,不能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装置,包括:

容器和过滤板,所述容器为相对封闭的腔体,所述腔体内可拆卸安装有多个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将腔体间隔分成多个相对独立密封的腔室,所述过滤件用于将各个腔室之间的水体通过过滤件后单向流动;所述腔室包括:

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用于将外界的水体抽入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底部设有沉淀层,所述第一腔室上端设有气体处理装置,所述气体处理装置用于将第一腔室内的气体净化;

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通过过滤件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的水体流向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设有生物处理层;以及,

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过滤件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水体流向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设有吸附层,所述第三腔室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用于将第三腔室的水体导流向外界。

优选的,所述过滤件包括安装部、设于安装部中部的凹槽以及可拆卸安装于凹槽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分为上滤板和下滤板,所述上滤板用于阻隔气体,所述下滤板用于过滤水体。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设有多个贯穿其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水体流动。

优选的,所述凹槽上部可拆卸安装有将凹槽封闭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用于将过滤间相对封闭。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由过滤棉、活性炭制成,所述过滤棉设有两层,所述活性炭设于过滤棉之间。

优选的,所述沉淀层由海绵材料制成,所述生物处理层由菌胶团构成,所述吸附层由活性炭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有贯穿其板壁的通槽,所述过滤层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方,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设有排污口。

优选的,气体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连通管、气体过滤仓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室和气体过滤仓相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气体过滤仓相连接和第二腔室相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与第二腔室相连接的一端伸入第二腔室的底部,所述第二连通管中部设有抽气泵。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通管中部设有一端大一端小的逆流阀,所述逆流阀用于第一腔室的气体抽入气体过滤仓中。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抽水泵和抽气泵的开启和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装置,通过在容器设置过滤件,将容器分成多个腔室,通过多个腔室的相互配合对水体进行过滤和净化,有效避免了公园池水的富营养化产生的环境污染,且其结构简单。

2、一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装置,通过可拆卸安装的过滤板,可以更换不同材质的过滤板材料,使水体的阻隔作用和净化作用更明显,且通过可更换的过滤板也方便清理环境保护装置。

3、一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装置,通过在第一腔室设置支撑板以及位于支撑板下方的沉淀池,打开排污口即可实现清理,通过对沉淀池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处理后,可以制成有机肥料用于花木的施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示意图;

图2为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为过滤板剖视图。

图中:1为容器,2为过滤件,21为安装部,22为凹槽,23为通孔,24为密封盖,3为过滤板,31为上滤板,32为下滤板,33为过滤棉层,34为活性炭层,4为第一腔室,41为沉淀层,42为抽水泵,5为第二腔室,51为生物处理层,6为第三腔室,61为吸附层,62为出水口,7为气体处理装置,71为第一连通管,72为气体过滤仓,73为第二连通管,74为抽气泵,75为逆流阀,8为支撑板,81为通槽,82为沉淀池,83为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装置,包括:

容器1和过滤板3,所述容器1为相对封闭的腔体,所述腔体内可拆卸安装有多个过滤件2,所述过滤件2将腔体间隔分成多个相对独立密封的腔室,所述过滤件2用于将各个腔室之间的水体通过过滤件2后单向流动;所述腔室包括:

第一腔室4,所述第一腔室4设有抽水泵42,所述抽水泵42用于将外界的水体抽入第一腔室4,所述第一腔室4底部设有沉淀层41,所述第一腔室4上端设有气体处理装置7,所述气体处理装置7用于将第一腔室4内的气体净化;

第二腔室5,所述第二腔室5与第一腔室4通过过滤件2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4的水体流向第二腔室5,所述第二腔室5设有生物处理层51;以及,

第三腔室6,所述第三腔室6与第二腔室5通过过滤件2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5的水体流向第三腔室6,所述第三腔室6设有吸附层61,所述第三腔室6设有出水口62,所述出水口62用于将第三腔室6的水体导流向外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水池中的水通过抽水泵42抽入第一腔室4,通过第一腔室4的沉淀层41对水体中的有机物和大颗粒杂质进行沉淀,同时位于第一腔室4上方的气体处理装置7对第一腔室4产生的气体进行净化;其中通过过滤板3的过滤作用和阻隔作用对水体初步阻隔和过滤,位于第一腔室4的水通过引流(如落差或第三腔室6水体抽离出外界)如第二腔室5,再通过第二腔室5的生物处理层51进行分解,使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位于第二腔室5的的水体流向第三腔室6的吸附层61后,使水体中杂质最小化,有效消除了公园中水池的发酵气味和环境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件2包括安装部21、设于安装部21中部的凹槽22以及可拆卸安装于凹槽22的过滤板3,所述过滤板3分为上滤板31和下滤板32,所述上滤板31用于阻隔气体,所述下滤板32用于过滤水体。通过可拆卸安装的过滤板3,可以更换不同材质的过滤板3材料,使水体的阻隔作用和净化作用更明显,且通过可更换的过滤板3也方便清理环境保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21设有多个贯穿其的通孔23,所述通孔23用于水体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22上部可拆卸安装有将凹槽22封闭的密封盖24,所述密封盖24用于将过滤间相对封闭。通过密封盖24可以提高各个腔室之间的气体或水体的相对阻隔性。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板3由过滤棉层33、活性炭层34制成,所述过滤棉层33设有两层,所述活性炭层34设于过滤棉层33之间。当然过滤板3的材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更换,达到更好的过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层41由海绵材料制成,所述生物处理层51由菌胶团构成,所述吸附层61由活性炭材料制成。其中,菌胶团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它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分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其生化特性表现为:以细菌和真菌为主,兼有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前者是降解有机物的主体,后者是活性污泥中食物链的重要组成,对改善出水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是系统运行状态的生物指示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4底部设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设有贯穿其板壁的通槽81,所述过滤层设于所述支撑板8上方,所述支撑板8下方设有沉淀池82,所述沉淀池82设有排污口83。通过沉淀池82的作用,打开排污口83即可将沉淀物排出,用于花木施肥。

进一步地,气体处理装置7包括第一连通管71、气体过滤仓72和第二连通管73,所述第一连通管7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室4和气体过滤仓72相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73的两端分别与气体过滤仓72相连接和第二腔室5相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73与第二腔室5相连接的一端伸入第二腔室5的底部,所述第二连通管73中部设有抽气泵74。通过气体处理装置7可以对气体进行净化,避免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当然,也可以在第二腔室5和第三腔室6设置空气净化装置以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管71中部设有一端大一端小的逆流阀75,所述逆流阀75用于第一腔室4的气体抽入气体过滤仓72中。有效避免了各个腔室之间的气体逆流。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抽水泵42和抽气泵74的开启和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