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用气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8165发布日期:2021-02-20 16:1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水处理用气浮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废水处理用气浮器,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废水气浮器是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通入水中,使微小气泡与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上气泡后,密度小于水即上浮水面,形成浮渣层,从水中分离出去。微孔曝气头是气浮常用部件,目前,常利用两个相互配合的半圆环将微孔曝气头固定在供气管上,但在使用过程中,卡在光滑的供气管上的两个半圆环容易因螺栓松动而围绕供气管转动,从而使微孔曝气头的进气端与供气管上的出气孔错开,影响空气的正常通入,安装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用气浮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使用过程中,卡在光滑的供气管上的两个半圆环容易因螺栓松动而围绕供气管转动,从而使微孔曝气头的进气端与供气管上的出气孔错开,影响空气的正常通入,安装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现辅助支撑,防微孔曝气头发生转动。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废水处理用气浮器,包括供气管和微孔曝气头,所述微孔曝气头外表面安装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远离微孔曝气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卡在供气管上,所述第一半圆环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连板,所述供气管上卡接有与第一半圆环相配合的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二半圆环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一连板通过连接螺栓与第二连板固定连接,所述供气管外表面开设有出气孔,所述空心管与出气孔相重合,所述第二连板面向第一连板的一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啮合有支撑螺杆,所述第一连板面向第二连板的一面开设有与螺纹孔相对齐的穿插孔,所述支撑螺杆一端贯穿穿插孔。
[000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圆环与空心管相交处开设有通孔,所述空心管远离微孔曝气头的一端固定在通孔内。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管远离微孔曝气头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第一半圆环固定连接。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管远离微孔曝气头的一端粘贴有与供气管外表面相贴合的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背离空心管的一面为弧形面。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板面向第二连板的一面开设有用于穿插连接螺栓的第一圆孔,所述第二连板面向第一连板的一面开设有与第一圆孔相对齐的第二圆孔。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螺杆上啮合有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第一连板背离第二连板的一侧。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板与第一半圆环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板与第二半圆环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对称卡在供气管上后,使空心管与供气管上的出气孔相重合,随后利用连接螺栓连接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进而完成微孔曝气头与供气管的固定连接,将支撑螺杆穿过穿插孔拧入螺纹孔内,直至支撑螺杆下端与废水池底部相接触,进而支撑螺杆实现对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形成的支撑结构进行辅助支撑,防止第一半圆环、第二半圆环围绕供气管转动,即保持微孔曝气头与供气管相对位置的固定,提高供气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2]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用气浮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用气浮器中第一半圆环的立体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用气浮器中第一半圆环的剖面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用气浮器中第二半圆环的立体图;
[0017]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用气浮器中空心管的剖面图;
[0018]
图中:1-供气管、2-出气孔、3-第一连板、4-微孔曝气头、5-空心管、 6-第一半圆环、7-加强筋、8-第二半圆环、9-支撑螺杆、10-螺母、11-第二连板、12-穿插孔、13-第一圆孔、14-通孔、15-螺纹孔、16-第二圆孔、17
-ꢀ
橡胶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0]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废水处理用气浮器,包括供气管1和微孔曝气头4,微孔曝气头4外表面安装有空心管5,空心管5远离微孔曝气头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半圆环6,空心管5在不影响空气的流通情况下,实现固定连接微孔曝气头4和第一半圆环6。
[0021]
第一半圆环6卡在供气管1上,第一半圆环6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连板3,供气管1上卡接有与第一半圆环6相配合的第二半圆环8,第二半圆环8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连板11,第一连板3通过连接螺栓与第二连板11固定连接,供气管1外表面开设有出气孔2,空心管5与出气孔2相重合,将第一半圆环 6和第二半圆环8对称卡在供气管1上后,使空心管5与供气管1上的出气孔 2相重合,随后利用连接螺栓连接第一连板3和第二连板11,进而完成微孔曝气头4与供气管1的固定连接,供气管1内的空气通过通孔14流入空心管 5内,随后空气通过微孔曝气头4形成细小气泡通入废水中。
[0022]
第二连板11面向第一连板3的一面开设有螺纹孔15,螺纹孔15内啮合有支撑螺杆9,第一连板3面向第二连板11的一面开设有与螺纹孔15相对齐的穿插孔12,支撑螺杆9一端贯穿穿插孔12,当微孔曝气头4与供气管1的固定连接完毕后,将支撑螺杆9穿过穿插孔12拧入螺纹孔15内,直至支撑螺杆9下端与废水池底部相接触,进而支撑螺杆9实现对第一半圆环6和第二半圆环8形成的支撑结构进行辅助支撑,防止第一半圆环6、第二半圆环8 围绕供气管1转动,即保持微孔曝气头4与供气管1相对位置的固定,提高供气的可靠性。
[0023]
第一半圆环6与空心管5相交处开设有通孔14,空心管5远离微孔曝气头4的一端固定在通孔14内,通孔14的设计便于空心管5贯穿第一半圆环6。
[0024]
空心管5远离微孔曝气头4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加强筋7,加强筋7与第一半圆环6固定连接,在空心管5与第一半圆环6之间安装加强筋7,提高空心管5与第一半圆环6连接的机械强度。
[0025]
空心管5远离微孔曝气头4的一端粘贴有与供气管1外表面相贴合的橡胶垫圈17,橡胶垫圈17背离空心管5的一面为弧形面,将第一半圆环6卡在供气管1上时,橡胶垫圈17的弧形面贴合在供气管1外表面,从而起到密封防漏气的作用。
[0026]
第一连板3面向第二连板11的一面开设有用于穿插连接螺栓的第一圆孔 13,第二连板11面向第一连板3的一面开设有与第一圆孔13相对齐的第二圆孔16,第一圆孔13和第二圆孔16的设计便于连接螺栓贯穿第一连板3和第二连板11。
[0027]
支撑螺杆9上啮合有螺母10,螺母10设置在第一连板3背离第二连板 11的一侧,当支撑螺杆9的位置调整完毕后,拧动螺母10,使螺母10与第一连板3紧密贴合,起到防支撑螺杆9随意转动的作用。
[0028]
第一连板3与第一半圆环6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连板11与第二半圆环 8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便于生产加工。
[002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0]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