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固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9709发布日期:2021-02-26 22:30阅读:67来源:国知局
废水固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废水的种类多种多样,而高盐同时高ph的废水无疑属于高难处理的废水。在该类废水中,大部分都会需要进行固液分离,即把不溶于水中的固体(包括胶体、泥沙、污泥等)从其固液体系中分离出来,最终获得澄清无杂质的水或提高浓度后的固液混合物;
[0003]
传统的实现固液分离的方法有:澄清/沉淀池、砂滤、超滤等。但该些技术在高盐、高ph值的废水中的应用都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0004]
a.澄清/沉淀池
[0005]
澄清/沉淀池顾名思义是运用颗粒物自身的重力及混凝后增大其比重的方式,将固体颗粒物沉降到水池底部,并通过重力或动力的方式从水池底部排出。该方法投资成本较低,是一些重质颗粒物进行固液分离时的最佳选择。但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当废水中的颗粒物浓度较低,且其比重小于等于水的比重时,其沉淀效果将会受到非常巨大的影响,并且其澄清液的出水澄清度受到前端初始进水水质波动的影响较大,极易造成澄清液出水不合格。
[0006]
与此同时,澄清/沉淀池的原水中往往需要投加一定量的混凝剂、助凝剂等药剂,增强水中颗粒物的沉降能力。若遇到某些废水中需要回收其中有价值的颗粒物,则投加加药会污染其固体物质,反而导致其可回收性丧失,造成二次污染。
[0007]
b.砂滤
[0008]
砂滤是将废水通入一个装有堆积起来的填料(该类填料有石英砂、鹅卵石等)的容器中,运用堆积填料的过滤能力,将固体颗粒物截留在填料与填料之间的缝隙中的一种传统过滤技术。其固液分离能力与澄清/沉淀池相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过滤的精度范围,并且其操作的灵活性与较低的投资费用,使其成为了一项被广泛使用的固液分离技术。从原理上来看,其过滤方式为死端过滤,即固体颗粒物全截留在滤料表面,这就造成了其不可避免的缺陷:过滤负荷有限。用砂滤实现固液分离,会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过滤能力的恢复(往往需要清洗),同时其进水对水质的要求较为严格,若进水为高盐、高ph值,则过滤填料会出现盐类结晶,甚至当滤料为石英砂(sio2为主)时,会有部分的游离硅溶出,造成整个废水引入二次污染物,得不偿失。同时,由于过滤填料的局限性,其过滤的精度,往往不能满足后续深度处理的要求,故砂滤前端一般都与澄清/沉淀池联用,后端一般都与超滤等联用。
[0009]
c.超滤
[0010]
超滤是指过滤孔径范围为0.001~0.02微米范围内的微孔过滤膜,其过滤往往是通过压差推动,其核心部件为超滤膜。超滤是一种极为精细的过滤技术,其可以过滤截留水中胶体(比重小于等于水)大小的颗粒,仅有水和低分子量的溶质可以通过膜,超滤膜有有机型和无机型两种。正因为超滤有如此高精度过滤能力,其对进水的要求就更为严格,不仅
对废水中颗粒物的浓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并且要对颗粒物的种类、水中有机物的亲疏水性、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废水的ph值,等等,都有着限制。
[0011]
在高盐分、高ph值的废水中,传统的固液分离技术,不论是在“分离精度”、“分离效果”、“分离能力”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0012]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废水固液分离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1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固液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废水固液分离装置分离效果差的问题。
[001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水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呈柱状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微滤膜、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的进水口、与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的反洗柱、与远离所述反洗柱一端连接的产水口、与远离所述反洗柱一端连接的注气装置。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水固液分离装置设有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破虹吸装置,所述破虹吸装置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洗柱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出水管,所述反洗柱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管的直径。
[00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水固液分离装置包括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水箱、连通清洗水箱和所述壳体的清洗水管、用以将清洗水箱内的水排入所述壳体的清洗泵。
[001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清洗水箱连通的清洗剂排放管。
[001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水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进水口连接的进水管以及与所述进水管连接的循环泵。
[0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固液分离装置,通过设置柱状的壳体和微滤膜,从而使得废水在微滤膜表面产生高流速的切向量,提高所述废水固液分离装置的抗污染性,通过设置注气装置,从而可以反向注气,对所述微滤膜进行清洗,提高所述废水固液分离装置运行的时间;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固液分离装置结构紧密,降低了整体的体积,处理效果好,便于清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固液分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固液分离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固液分离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5]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固液分离装置100包括呈柱状的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微滤膜、与所述壳体1连接的破虹吸装置2、设置在所述壳体1一端的进水
口11、与所述进水口11连接的进水管4、与所述进水管4连接的循环泵5、与所述壳体1另一端连接的反洗柱6、与远离所述反洗柱6一端连接的产水口10、与远离所述反洗柱6一端连接的注气装置3、清洗装置7。
[0026]
所述微滤膜采用pp材质制得,具有耐高盐分、高ph值的能力,使得所述废水固液分离装置100可以对高盐分、高ph值的废水进行处理。
[0027]
通过所述循环泵5和进水管4向所述壳体1内通入待处理的废水,微滤膜供废水中的水和中小溶解性有机物透过,废水中的颗粒物与污染物在微滤膜的表面堆积。废水相对微滤膜的表面为切向流,废水的流速在微滤膜膜表面形成切向力,错流流速≥3m/s。该过滤方式的好处在于,废水中的颗粒物与污染物在微滤膜膜表面堆积的堆积速率与剥落速率基本可以维持一个平衡状态,大大延长了过滤的有效时长,并且更大程度的利用了水的冲刷,降低了微滤膜的清洗频率。
[0028]
所述破虹吸装置2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水口11的一端,所述破虹吸装置2可以破除产水侧产生的虹吸效应。
[0029]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和微滤膜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壳体1的产水口10通过连接管9连接。所述反洗柱6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有出水管8,进一步的,所述反洗柱6与所述连接管9连接,所述反洗柱6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水管8的直径。所述反洗柱6用以储存部分水,当所述注气装置3注气时,连带所述反洗柱6内储存的水进入壳体1以对所述壳体1内的微滤膜进行清洗
[0030]
所述清洗装置7包括清洗水箱71、连通清洗水箱71和所述壳体1的清洗水管72、用以将清洗水箱71内的水排入所述壳体1的清洗泵73、所述清洗水箱71连通的清洗剂排放管74。
[0031]
通过清洗剂排放管74向所述清洗水箱71内注入清洗剂,在需要对微滤膜进行清洗时,所述清洗泵73将清洗水箱71内的清洗剂压入壳体1并进一步进入微滤膜内部,此时气压泵通过注气装置向微滤膜内注气,较大的气压和清洗剂共同作用,将附着在所述微滤膜表面的滤饼层冲散,再次通过进水口11向所述微滤膜内注水,即可将被冲散的滤饼层冲走。
[0032]
经过微滤膜处理后的废水可直接进入后端的深度处理设备,而不必再次进行固液分离。
[0033]
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固液分离装置100,通过设置柱状的壳体1和微滤膜,从而使得废水在微滤膜表面产生高流速的切向量,提高所述废水固液分离装置100的抗污染性,通过设置注气装置3,从而可以反向注气,对所述微滤膜进行清洗,提高所述废水固液分离装置100运行的时间;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固液分离装置100结构紧密,降低了整体的体积,处理效果好,便于清理的问题。
[0034]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