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修复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4150发布日期:2021-03-19 11:0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修复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修复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其主要的修复技术包括土壤填埋、土壤固化、土壤化学淋洗法、土壤化学固化稳定化、土壤热脱附、生物修复法等。

现有技术中,对于待修复的土壤进行修复时,都是采用将目标土壤分割为多个小块,然后将各小块分别修复处理的方式,但是在将目标土壤还原时,由于分割后各小块土壤之间联系变小,完全复原难度大,因而对于特殊土壤的修复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修复防渗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待修复土壤分割后单独修复复原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土壤修复防渗结构,包括若干可拼接组合的单元块,每一所述单元块包括底板层、修复结构块、钢板层和目标土壤层,所述底板层采用加气混凝土砖块砌筑成型,所述钢板层形成若干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底板层和所述钢板层正对间隔设置,所述修复结构块紧实压合于所述底板层和所述钢板层之间,所述目标土壤层位于所述钢板层的上端,所述单元块的两端对应所述修复结构块分别对应形成有凹槽和凸起,且所述凸起由所述修复结构块从所述底板层和所述钢板层之间伸出的部分形成;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土壤修复防渗结构,在修复时,可以通过凹槽和凸起的配合将单元块组合拼接,使目标土壤层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于原始土壤相同的结构,可以保证目标土壤在修复过程中与原始相邻土壤的联系,保证土壤修复后还原的稳定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壤修复防渗结构的拼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单元块的侧面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单元块的端面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修复防渗结构,包括若干可拼接组合的单元块1,每一所述单元块1包括底板层11、修复结构块12、钢板层13和目标土壤层14,所述底板层11采用加气混凝土砖块砌筑成型,加气混凝土砖块砌筑成型可以根据切割的目标土壤层大小合理砌筑合适大小的底板层11。

所述钢板层13形成有若干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底板层11和所述钢板层13正对间隔设置,所述修复结构块12紧实压合于所述底板层11和所述钢板层13之间,所述目标土壤层14位于所述钢板层13的上端,修复时,倾倒在所述目标土壤层上的修复液的被目标土壤层14吸收后,随污染物一起向下渗透,经钢板层13上的通孔进入修复结构块12,以钢板层13和底板层11作为单元块1的整体结构骨架,保证了单元块在搬运和移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所述单元块1的两端对应所述修复结构块12分别对应形成有凹槽1a和凸起121,且所述凸起121由所述修复结构块12从所述底板层11和所述钢板层13之间伸出的部分形成;所述凸起11与所述凹槽1a的形状相配合。

所述修复结构块12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渗层1201、沙石保护层1202和通气层1203,具体的,所述防渗层1201采用复合有防渗薄膜的复合土工膜;使用土工复合膜作为防渗层,比使用防渗水泥更加经济且能有效降低单元块的整体重量,提高搬运效率,所述沙石保护层包括大型沙石和小型砂砾混合而成,保证了修复结构块12整体结构的紧实,同时沙石结构能够有效隔离防渗层1201和通气层1203,保护两者结构的稳定性;所述通气层1203采用农作物的秸秆层叠铺设而成,所述通气层厚度为5~10cm。

为了防止渗入修复结构块12的内的修复液和污染物从修复结构快两侧向修复场区的土壤渗透,造成二次污染,所述修复结构块12的两侧安装覆设有聚乳酸膜122。

实验表明,本实施例提供的土壤修复防渗结构通过凹槽1a和凸起121的配合将单元块1组合拼接,使目标土壤层14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于原始土壤相同的结构,可以保证目标土壤在修复过程中与原始相邻土壤的联系,保证土壤修复后还原的稳定性。

同时,该结构还能有效防止土壤修复施工过程中目标土壤中的污染物和修复液以溶液的形式进入修复场区的土壤,进而避免造成二次污染,该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现场机械施工要求;结构方便拆除,有利于施工结束后现场还原、整理,钢板层13经清洁处理后可进行重复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制成的通气层1203经过风干后可进行焚烧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土壤修复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可拼接组合的单元块,每一所述单元块包括底板层、修复结构块、钢板层和目标土壤层,所述底板层采用加气混凝土砖块砌筑成型,所述钢板层形成有若干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底板层和所述钢板层正对间隔设置,所述修复结构块紧实压合于所述底板层和所述钢板层之间,所述目标土壤层位于所述钢板层的上端,所述单元块的两端对应所述修复结构块分别对应形成有凹槽和凸起,且所述凸起由所述修复结构块从所述底板层和所述钢板层之间伸出的部分形成;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结构块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渗层、沙石保护层和通气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修复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采用复合有防渗薄膜的复合土工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修复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层采用农作物的秸秆层叠铺设而成,所述通气层厚度为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结构块的两侧安装覆设有聚乳酸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修复防渗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待修复土壤分割后单独修复复原难度大的技术问题;包括若干可拼接组合的单元块,每一所述单元块包括底板层、修复结构块、钢板层和目标土壤层,所述底板层采用加气混凝土砖块砌筑成型,所述钢板层形成若干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底板层和所述钢板层正对间隔设置,所述修复结构块紧实压合于所述底板层和所述钢板层之间,所述目标土壤层位于所述钢板层的上端,所述单元块的两端对应所述修复结构块分别对应形成有凹槽和凸起,且所述凸起由所述修复结构块从所述底板层和所述钢板层之间伸出的部分形成;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配合。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徐蒙蒙;熊荟菁;陈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君信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9
技术公布日:2021.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