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壳类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9620发布日期:2021-02-03 20:2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贝壳类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贝壳类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公开号为cn207170503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所述的土壤修复装置主要包括振动筛、裙边输送带、送料斗、螺旋输送机、搅拌电机、出料管、双轴搅拌机、给料机、催化氧化反应器、透光薄膜、光催化剂层、转轴、转轴电机、电加热套管、输送叶片、紫外灯、进料端、出料端、抽风机、空气压缩管道、等离子处理器、中间罐、吸附塔、药剂槽、计量泵、进药口、输药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修复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化学消毒法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物理消毒法耗能多,能源利用率低和聚光加热气体对土壤进行消毒修复温度不达标消毒修复时间较长,效率不高等问题。缺点是无法将固体修复材料进行研磨粉碎。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贝壳类土壤修复装置,其有益效果为贝壳类土壤修复装置可以将固体修复材料进行研磨粉碎。
[0004]
一种贝壳类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混合搅拌修复底座、粉渣晃动筛选机构和贝壳研磨机构,所述的贝壳研磨机构固定连接在混合搅拌修复底座上,粉渣晃动筛选机构固定连接在贝壳研磨机构底端,贝壳研磨机构包括升降悬架、研磨漏斗、旋转丝杆、联动齿轮、升降电机、升降横梁、研磨电机和锥形研磨块,锥形研磨块固定连接在研磨电机的输出轴上,研磨电机固定连接在升降横梁上,升降横梁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在两个旋转丝杆上,两个旋转丝杆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升降悬架上,两个升降悬架分别固定连接在研磨漏斗的左右两端,两个联动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旋转丝杆顶端,其中一个旋转丝杆底端固定连接在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升降电机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升降悬架底端,两个联动齿轮通过链条传动。
[0005]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贝壳类土壤修复装置所述的混合搅拌修复底座包括支撑侧立板、混合修复桶、填料口、出料阀门、转动混合轴和混合电机,两个支撑侧立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升降悬架底端,混合修复桶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侧立板之间,填料口固定连接在混合修复桶顶端中部,出料阀门固定连接在混合修复桶底端右侧,转动混合轴转动连接在混合修复桶中和两个支撑侧立板上,转动混合轴固定连接在混合电机的输出轴上,混合电机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支撑侧立板上。
[0006]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贝壳类土壤修复装置所述的粉渣晃动筛选机构包括晃动电机、偏心轮、晃动连杆、限位滑杆、筛分框和悬挂滑道,两个悬挂滑道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升降悬架底端,两个限位滑杆分别固定连接在筛分框左右两端,两个限位滑杆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悬挂滑道中,晃动连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偏心轮和其中一个限位滑杆上,偏心轮固定连接在晃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晃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其
中一个升降悬架底端。
[0007]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贝壳类土壤修复装置所述的填料口位于筛分框正下方。
[0008]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贝壳类土壤修复装置所述的混合电机和研磨电机均为减速机电机。
[0009]
本实用新型一种贝壳类土壤修复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0010]
贝壳类土壤修复装置可以通过研磨电机带动锥形研磨块进行旋转,同时升降电机带动锥形研磨块下降,将固体修复材料夹在研磨漏斗中进行研磨,研磨成粉状用来和土壤进行混合修复;还可以通过晃动电机带动筛分框不断的进行左右晃动,将研磨后的固体修复材料进行筛分,将未完全研磨碎的固体修复材料进行收集,以便进行二次研磨;还可以通过升降电机带动锥形研磨块升降,来调节与研磨漏斗之间的间距,来调节研磨固体修复材料的精细程度。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贝壳类土壤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一种贝壳类土壤修复装置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混合搅拌修复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粉渣晃动筛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5为贝壳研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混合搅拌修复底座1;支撑侧立板1-1;混合修复桶1-2;填料口1-3;出料阀门1-4;转动混合轴1-5;混合电机1-6;粉渣晃动筛选机构2;晃动电机2-1;偏心轮2-2;晃动连杆2-3;限位滑杆2-4;筛分框2-5;悬挂滑道2-6;贝壳研磨机构3;升降悬架3-1;研磨漏斗3-2;旋转丝杆3-3;联动齿轮3-4;升降电机3-5;升降横梁3-6;研磨电机3-7;锥形研磨块3-8。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具体实施方式一:
[0019]
下面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贝壳类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混合搅拌修复底座1、粉渣晃动筛选机构2和贝壳研磨机构3,所述的贝壳研磨机构3固定连接在混合搅拌修复底座1上,粉渣晃动筛选机构2固定连接在贝壳研磨机构3底端,贝壳研磨机构3包括升降悬架3-1、研磨漏斗3-2、旋转丝杆3-3、联动齿轮3-4、升降电机3-5、升降横梁3-6、研磨电机3-7和锥形研磨块3-8,锥形研磨块3-8固定连接在研磨电机3-7的输出轴上,研磨电机3-7固定连接在升降横梁3-6上,升降横梁3-6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在两个旋转丝杆3-3上,两个旋转丝杆3-3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升降悬架3-1上,两个升降悬架3-1分别固定连接在研磨漏斗3-2的左右两端,两个联动齿轮3-4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旋转丝杆3-3顶端,其中一个旋转丝杆3-3底端固定连接在升降电机3-5的输出轴上,升降电机3-5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升降悬架3-1底端,两个联动齿轮3-4通过链条传动;升降电机3-5带动其中一个旋转丝杆3-3转动,该旋转丝杆3-3上的联动齿轮3-4带动另外一个联动齿轮3-4和另外一个旋转丝杆3-3转动,来移动带动升降横梁3-6进行
升降,同时带动研磨电机3-7和锥形研磨块3-8升降,来调节锥形研磨块3-8和研磨漏斗3-2的间隙,然后研磨电机3-7带动锥形研磨块3-8旋转来将固体修复材料进行研磨。
[0020]
具体实施方式二:
[0021]
下面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混合搅拌修复底座1包括支撑侧立板1-1、混合修复桶1-2、填料口1-3、出料阀门1-4、转动混合轴1-5和混合电机1-6,两个支撑侧立板1-1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升降悬架3-1底端,混合修复桶1-2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侧立板1-1之间,填料口1-3固定连接在混合修复桶1-2顶端中部,出料阀门1-4固定连接在混合修复桶1-2底端右侧,转动混合轴1-5转动连接在混合修复桶1-2中和两个支撑侧立板1-1上,转动混合轴1-5固定连接在混合电机1-6的输出轴上,混合电机1-6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支撑侧立板1-1上;将土壤和研磨好的固体修复材料一同通过填料口1-3加入到混合修复桶1-2中,混合电机1-6带动转动混合轴1-5转动,来将土壤和研磨好的固体修复材料进行搅拌混合。
[0022]
具体实施方式三:
[0023]
下面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二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粉渣晃动筛选机构2包括晃动电机2-1、偏心轮2-2、晃动连杆2-3、限位滑杆2-4、筛分框2-5和悬挂滑道2-6,两个悬挂滑道2-6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升降悬架3-1底端,两个限位滑杆2-4分别固定连接在筛分框2-5左右两端,两个限位滑杆2-4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悬挂滑道2-6中,晃动连杆2-3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偏心轮2-2和其中一个限位滑杆2-4上,偏心轮2-2固定连接在晃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上,晃动电机2-1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升降悬架3-1底端;晃动电机2-1带动偏心轮2-2转动,偏心轮2-2带动晃动连杆2-3移动,晃动连杆2-3带动两个限位滑杆2-4分别在两个悬挂滑道2-6中滑动,使筛分框2-5晃动,将研磨漏斗3-2研磨掉下的固体修复材料进行筛分,较大的颗粒被筛选出来,进行二次研磨。
[0024]
具体实施方式四:
[0025]
下面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三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填料口1-3位于筛分框2-5正下方。
[0026]
具体实施方式五:
[0027]
下面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三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混合电机1-6和研磨电机3-7均为减速机电机;可以调节搅拌以及研磨的转速。
[0028]
本实用新型一种贝壳类土壤修复装置的工作原理:将固体修复材料添加到研磨漏斗3-2中,升降电机3-5带动其中一个旋转丝杆3-3转动,该旋转丝杆3-3上的联动齿轮3-4带动另外一个联动齿轮3-4和另外一个旋转丝杆3-3转动,来移动带动升降横梁3-6进行升降,同时带动研磨电机3-7和锥形研磨块3-8升降,来调节锥形研磨块3-8和研磨漏斗3-2的间隙,然后研磨电机3-7带动锥形研磨块3-8旋转来将固体修复材料进行研磨,晃动电机2-1带动偏心轮2-2转动,偏心轮2-2带动晃动连杆2-3移动,晃动连杆2-3带动两个限位滑杆2-4分别在两个悬挂滑道2-6中滑动,使筛分框2-5晃动,将研磨漏斗3-2研磨掉下的固体修复材料进行筛分,较大的颗粒被筛选出来,进行二次研磨,将土壤和研磨好的固体修复材料一同通过填料口1-3加入到混合修复桶1-2中,混合电机1-6带动转动混合轴1-5转动,来将土壤和研磨好的固体修复材料进行搅拌混合。
[0029]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
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