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光催化杀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44366发布日期:2021-04-20 22:4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光催化杀菌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光催化杀菌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紫外光催化杀菌器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099142.1,申请日为20180122,授权公告号为cn207827916u,授权公告日为20180907,该专利包括所述紫外光催化杀菌器至少由污水处理腔室、污水进口、污水出口、紫外光灯源组件和污渍清洁组件组成,所述污水处理腔室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所述污水处理腔室的水平中心线横穿所述污水处理腔室的两端开口;所述污水进口和污水出口设置在所述污水处理腔室的腔壁上,且所述污水进口的中心线和所述污水出口的中心线分别和所述污水处理腔室的水平中心线垂直;且所述污水进口的中心线和所述污水出口的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通过丝杠传动来进行污渍清洁组件的移动,丝杠为精密部件,成本昂贵,长时间在水中使用寿命较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改善其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光催化杀菌器。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高效的光催化杀菌器,包括有水平放置的桶状壳体,桶状壳体开口处设置有密封法兰,所述桶状壳体内壁上喷涂有二氧化钛,位于桶状壳体一端下侧外壁上设置有污水进口,位于桶状壳体另一端上侧外壁上设置有污水出口,所述桶状壳体内安装有与桶状壳体同轴的石英玻璃管,位于石英玻璃管下方的桶状壳体内水平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中心线以及第二连接轴的中心线均与石英玻璃管的水平中心线垂直设置,第一连接轴上套接有主动轮,贯穿桶状壳体的第一连接轴一端与位于桶状壳体外的伺服电机输出轴端轴接,第二连接轴上套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经皮带传动连接,朝向石英玻璃管一侧的皮带上固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自由端连接有套接在石英玻璃管上的清洁部件,位于桶状壳体内设置有u型连接件,位于u型连接件之间的第二连接轴一端与u型连接件一耳板铰接,另一端与u型连接件另一耳板铰接,u型连接件中间段铰接有水平穿插桶状壳体的拉杆,朝向u型连接件一侧的拉杆为光杆,背离u型连接件一侧的拉杆为螺纹杆,所述光杆与桶状壳体活动插接,朝向螺纹杆一侧的桶状壳体外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杆旋接的支架。
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旋转带动第一连接轴旋转,第一连接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使皮带转动,经连接杆带动清洁部件在石英玻璃管上滑动,对石英玻璃管外壁上的污垢进行清理,通过旋转拉杆,调整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之间的距离,能够在皮带松动后将皮带重新进行张紧,保证皮带的正常工作。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拉杆的设置,使得皮带能够进行有效的张紧,保证皮带正常工作,同时皮带传动成本低,使用时间相对较长,该装置适用于
工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8.所述支架为u型架,u型架两耳板段端头与桶状壳体连接,u型架中间段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与内螺纹旋接。
9.位于桶状壳体外的拉杆自由端设置有手旋部,所述手旋部上设置有橡胶套。橡胶套的设置使得在旋转拉杆时避免打滑,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10.所述拉杆与桶状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密封圈。
11.所述清洁部件包括有套接在石英玻璃管上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清洁石英玻璃管外壁的毛刷。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14.图中:1桶状壳体,2密封法兰,3污水进口,4污水出口,5石英玻璃管,6第一连接轴,7第二连接轴,8主动轮,9伺服电机,10从动轮,11皮带,12连接杆,13清洁部件,14 u型连接件,15拉杆,1501光杆,1502螺纹杆,16支架,17手旋部,18防水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16.如图1-2所示,为一种高效的光催化杀菌器,包括有水平放置的桶状壳体1,桶状壳体1开口处设置有密封法兰2,桶状壳体1内壁上喷涂有二氧化钛,位于桶状壳体1一端下侧外壁上设置有污水进口3,位于桶状壳体1另一端上侧外壁上设置有污水出口4,桶状壳体1内安装有与桶状壳体1同轴的石英玻璃管5,位于石英玻璃管5下方的桶状壳体1内水平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轴6与第二连接轴7,第一连接轴6的中心线以及第二连接轴7的中心线均与石英玻璃管5的水平中心线垂直设置,第一连接轴6上套接有主动轮8,贯穿桶状壳体1的第一连接轴6一端与位于桶状壳体1外的伺服电机9输出轴端轴接,第二连接轴7上套接有从动轮10,主动轮8与从动轮10之间经皮带11传动连接,朝向石英玻璃管5一侧的皮带11上固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杆12,连接杆12自由端连接有套接在石英玻璃管5上的清洁部件13,位于桶状壳体1内设置有u型连接件14,位于u型连接件14之间的第二连接轴7一端与u型连接件14一耳板铰接,另一端与u型连接件14另一耳板铰接,u型连接件14中间段铰接有水平穿插桶状壳体1的拉杆15,朝向u型连接件14一侧的拉杆15为光杆1501,背离u型连接件14一侧的拉杆15为螺纹杆1502,光杆1501与桶状壳体1活动插接,朝向螺纹杆1502一侧的桶状壳体1外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杆1502旋接的支架16。支架16为u型架,u型架两耳板段端头与桶状壳体1连接,u型架中间段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表面设有内螺纹,螺纹杆1502与内螺纹旋接。位于桶状壳体1外的拉杆15自由端设置有手旋部17,手旋部17上设置有橡胶套。橡胶套的设置使得在旋转拉杆15时避免打滑,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拉杆15与桶状壳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密封圈18。清洁部件13包括有套接在石英玻璃管5上的套筒,套筒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清洁石英玻璃管5外壁的毛刷。
17.工作时,通过电机旋转带动第一连接轴6旋转,第一连接轴6带动主动轮8转动,从而使皮带11转动,经连接杆12带动清洁部件13在石英玻璃管5上滑动,对石英玻璃管5外壁
上的污垢进行清理,通过旋转拉杆15,调整第二连接轴7与第一连接轴6之间的距离,能够在皮带11松动后将皮带11重新进行张紧,保证皮带11的正常工作。
18.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