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用泥水分离分级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86885发布日期:2021-07-16 19:2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盾构用泥水分离分级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泥浆分离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用泥水分离分级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盾构掘进过程中,盾构废浆常规处理存在很多工艺缺点,现有技术中,采用振动筛配合螺旋分离机进行泥浆的无害化处理,经泥水分离处理后,分离出来的液相依旧不能达到直接配置盾构新浆液的标准,而且,分离出来的固相直接弃放在施工场地周围,占用大量的空间。
3.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078036.7的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泥水盾构泥浆池处理系统,包括调整池、浓缩池、化学药剂池、新浆制备池、新浆储存池、清水池和滤液池,调整池一端设置有的浓缩池,调整池另一端设置有化学药剂池、新浆制备池和新浆储存池,调整池和浓缩池间分别连接有上管道和下管道,下管道设置有泥浆泵,化学药剂池通过管路连接有调整池,新浆制备池通过管路连接有新浆储存池,新浆储存池通过管路连接有调整池,各类泥浆池管路间均设置有泥浆泵,调整池、浓缩池、化学药剂池、新浆制备池和新浆储存池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搅拌装置,其顶部设置有人行步道;清水池和滤液池设置在浓缩池的另一端,清水池和滤液池上部设置有筛分设备平台,筛分设备平台上设置有筛分设备,筛分设备平台与人行步道连接。
4.上述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泥水盾构泥浆池处理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该处理系统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5.配置设备过多,设备占地空间大。
6.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盾构用泥水分离分级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盾构用泥水分离分级处理装置,通过对盾构废浆液进行多级分离处理,使盾构废浆液得到无害化处理。
8.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9.一种盾构用泥水分离分级处理装置,包括:
10.第一分离筛,用于接收盾构机倾泻的盾构废浆液并对所述盾构废浆液进行过筛;
11.第二分离筛,连接于所述第一分离筛,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分离筛的筛下泥浆液并对泥浆液进行过筛;
12.第三分离筛,连接于所述第二分离筛,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分离筛的筛下泥浆液并对泥浆液进行过筛;
13.泥浆沉淀箱,连接于所述第三分离筛,用于接收所述第三分离筛的筛下泥浆液并对筛下泥浆液进行沉淀处理;
14.储渣箱,连通于所述第一分离筛、所述第二分离筛和所述第三分离筛,以接收所述第一分离筛、所述第二分离筛和所述第三分离筛的筛上泥渣。
15.进一步地,所述盾构用泥水分离分级处理装置还包括离心机,所述离心机连接于所述泥浆沉淀箱,所述离心机固相出口连通于所述储渣箱。
16.进一步地,所述盾构用泥水分离分级处理装置还包括调浆池,所述调浆池连通于所述离心机的液相出口。
17.进一步地,所述泥浆沉淀箱包括第一沉淀箱和第二沉淀箱,所述第一沉淀箱连通于所述第三分离筛以盛接所述第三分离筛的筛下泥浆液,所述第二沉淀箱连通于所述第一沉淀箱,所述第二沉淀箱连通于所述离心机。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沉淀箱上设有接收所述第三分离筛的筛下泥浆液的第一泥浆接入端、储存沉淀泥浆的第一沉淀斗和与所述第二沉淀箱相连通的第一溢流端,所述第一泥浆接入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箱的顶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溢流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箱的顶端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沉淀斗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箱的底端。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沉淀箱上设有接收所述第一沉淀箱流入泥浆的第二泥浆接入端、储存沉淀泥浆的第二沉淀斗和与所述调浆池相连通的第二溢流端,所述第二泥浆接入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沉淀箱的顶端的一侧,所述第二溢流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沉淀箱的顶端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沉淀斗设置在所述第二沉淀箱的底端。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沉淀斗上连通有第二泥浆管,所述第二泥浆管通过第二抽浆泵连通于所述离心机。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沉淀斗上连通有第一泥浆管,所述第一泥浆管通过第一抽浆泵连通于所述离心机。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离筛、所述第二分离筛和所述第三分离筛均为振动筛,所述第一分离筛的筛板为10目,所述第二分离筛的筛板为30目,所述第三分离筛的筛板为100目。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效果在于:
24.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盾构用泥水分离分级处理装置,通过第一分离筛、第二分离筛、第三分离筛、泥浆沉淀箱和储渣箱的配合设置,实现对盾构废浆的无害化处理,使盾构废浆的固相和液相分离,保留泥浆中的有用液相;
25.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盾构用泥水分离分级处理装置,通过第一沉淀箱和第二沉淀箱的配合设置,使高比重泥浆被处理的更充分。
26.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盾构用泥水分离分级处理装置,通过第一沉淀斗、第二沉淀斗、第一抽浆泵和第二抽奖泵的配合设置,节省了设备的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盾构用泥水分离分级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泥浆沉淀箱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

第一分离筛、2

第二分离筛、3

第三分离筛、4

泥浆沉淀箱、41

第一沉淀箱、411

第一泥浆接入端、412

第一沉淀斗、413

第一溢流端、42

第二沉淀箱、421

第二泥浆接入端、422

第二沉淀斗、423

第二溢流端、5

储渣箱、6

离心机、7

调浆池。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1.实施例
32.如图1所示,一种盾构用泥水分离分级处理装置,包括:
33.第一分离筛1,用于接收盾构机倾泻的盾构废浆液并对所述盾构废浆液进行过筛;
34.第二分离筛2,连接于所述第一分离筛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分离筛1的筛下泥浆液并对泥浆液进行过筛;
35.第三分离筛3,连接于所述第二分离筛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分离筛2的筛下泥浆液并对泥浆液进行过筛;
36.泥浆沉淀箱4,连接于所述第三分离筛3,用于接收所述第三分离筛3的筛下泥浆液并对筛下泥浆液进行沉淀处理;
37.储渣箱5,连通于所述第一分离筛1、所述第二分离筛2和所述第三分离筛3,以接收所述第一分离筛1、所述第二分离筛2和所述第三分离筛3的筛上泥渣,所述第一分离筛1、所述第二分离筛2和所述第三分离筛3的筛上泥渣通过螺旋输送机或传送带输送到所述储渣箱5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渣箱5采用垃圾周转箱,箱满时通过车辆运送至市政垃圾场。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离筛1的筛下泥浆液通过输送泵(图中未示)输送至所述第二分离筛2的筛板上;所述第二分离筛2的筛下泥浆液通过输送泵(图中未示)输送至所述第三分离筛3的筛板上;所述第三分离筛3的筛下泥浆液通过输送泵(图中未示)输送至所述泥浆沉淀箱4中。
39.所述盾构用泥水分离分级处理装置还包括离心机6,所述离心机6连接于所述泥浆沉淀箱4,所述离心机6固相出口连通于所述储渣箱5,其中,所述离心机采用卧式螺旋离心机,所述卧式螺旋离心机的固相出口指的是沉渣出口,所述沉渣出口通过螺旋输送机或传送带将沉渣输送到所述储渣箱5。
40.所述盾构用泥水分离分级处理装置还包括调浆池7,所述调浆池7连通于所述离心机6的液相出口,从卧式螺旋离心机分离出来的澄清液,通过离心机6自身的动力将澄清液通过液相出口输送到所述调浆池7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浆池7用于调制盾构泥浆液,为了满足盾构掘进的需要,所述调浆池7还能够连通有膨润土仓、泡沫供应装置。
41.如图2所示,所述泥浆沉淀箱4包括第一沉淀箱41和第二沉淀箱42,所述第一沉淀箱41连通于所述第三分离筛3以盛接所述第三分离筛3的筛下泥浆液,所述第二沉淀箱42连通于所述第一沉淀箱41,所述第二沉淀箱42连通于所述离心机,通过两级沉淀,沉淀掉高比重的泥浆。
42.所述第一沉淀箱41上设有接收所述第三分离筛3的筛下泥浆液的第一泥浆接入端411、储存沉淀泥浆的第一沉淀斗412和与所述第二沉淀箱42相连通的第一溢流端413,所述第一泥浆接入端411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箱41的顶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溢流端413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箱41的顶端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沉淀斗412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箱41的底端。
43.所述第二沉淀箱42上设有接收所述第一沉淀箱41流入泥浆的第二泥浆接入端421、储存沉淀泥浆的第二沉淀斗422和与所述调浆池7相连通的第二溢流端423,所述第二
泥浆接入端421设置在所述第二沉淀箱42的顶端的一侧,所述第二溢流端423设置在所述第二沉淀箱42的顶端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沉淀斗422设置在所述第二沉淀箱42的底端。
44.所述第二沉淀斗422上连通有第二泥浆管,所述第二泥浆管通过第二抽浆泵连通于所述离心机6,高比重的泥浆通过所述第二泥浆管和所述第二抽浆泵抽离于所述第二沉淀箱42,使进入所述第二沉淀箱42的泥浆持续的被沉淀。
45.所述第一沉淀斗412上连通有第一泥浆管,所述第一泥浆管通过第一抽浆泵连通于所述离心机6,高比重的泥浆通过所述第一泥浆管和所述第一抽浆泵抽离于所述第一沉淀箱41,使进入所述第一沉淀箱41的泥浆持续的被沉淀。
4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级沉淀,使高比重的泥浆被沉淀的更充分,另外,随着沉淀过程的进行,所述第一抽浆泵和所述第二抽浆泵将高比重泥浆泵送到所述离心机6中,使高比重的泥浆持续产生,持续被消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沉淀箱41和所述第二沉淀箱42可采用小体积沉淀箱(例如,所述第一沉淀箱41和所述第二沉淀箱42均采用体积为1m3的沉淀箱),有效的节省了设备的占地空间。
47.所述第一分离筛1、所述第二分离筛2和所述第三分离筛3均为振动筛,所述第一分离筛1的筛板为10目,所述第二分离筛2的筛板为30目,所述第三分离筛3的筛板为100目。
48.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