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水解处理和资源化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72460发布日期:2021-06-15 20:2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水解处理和资源化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水解处理和资源化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国外的定义则更加广泛,动物活动产生的废弃物也属于此类,通俗地说,就是“垃圾”,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有些国家把废酸、废碱、废油、废有机溶剂等高浓度的液体也归为固体废弃物,水解是盐电离出的离子结合了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分子的反应,水解是物质与水发生的导致物质发生分解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也可以说是物质与水中的氢离子或者是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故此我们需要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水解处理和资源化再生装置。

有机固体废弃物水解处理和资源化再生装置,不便对固体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不便于对装置进行清洗,同时不便于对有机固体废弃物气味进行密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水解处理和资源化再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不便对固体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不便于对装置进行清洗,同时不便于对有机固体废弃物气味进行密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水解处理和资源化再生装置,包括资源处理台和第一出水管:所述资源处理台的上方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的外侧设置有防漏软板,所述防漏软板的一侧设置有固体废料箱,且固体废料箱的上方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盖板,且盖板的一端下方设置有卡栓,所述卡栓的外侧设置有卡套,且卡套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一侧设置有滑轨,且滑轨的内部均设置有滑轮,所述第一出水管设置在资源处理台的一侧,且第一出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的外侧设置有双接套,且双接套的上方均设置有转珠,所述转珠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存水箱,所述存水箱的内侧设置有沉淀箱,且沉淀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同时第二出水管的上方设置有防尘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与防漏软板螺纹连接,且防漏软板一侧均为开孔式设计。

优选的,所述所述固体废料箱通过滑轨与滑轮构成滑动结构,且滑轨的内侧宽度大于滑轮的外侧宽度。

优选的,所述所述盖板通过固体废料箱与转轴构成旋转结构,且固体废料箱的外侧均为网格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所述开关阀通过双接套与转珠构成旋转结构,且开关阀内侧为开孔式设计。

优选的,所述所述存水箱与沉淀箱卡合连接,且存水箱与进水管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所述防尘板与存水箱卡合连接,且存水箱上方两端均为开孔式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轨与滑轮对固体废料箱起到滑动作用,在日常使用中,固体废料箱的设置便于对未溶解固体废料进行回收处理,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体废料箱与转轴对盖板起到旋转作用,在日常使用中,盖板的设置便于对有机固体废弃物气味进行密封,减少对工作者身体伤害。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存水箱对沉淀箱起到卡合作用,在日常使用中,沉淀箱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清洗,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水解处理和资源化再生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正视外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防漏软板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a区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资源处理台;2、第一螺栓;3、防漏软板;4、固体废料箱;5、转轴;6、盖板;7、卡栓;8、卡套;9、第二螺栓;10、滑轨;11、滑轮;12、第一出水管;13、开关阀;14、双接套;15、转珠;16、进水管;17、存水箱;18、沉淀箱;19、第二出水管;20、防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水解处理和资源化再生装置,包括资源处理台1和第一出水管12:资源处理台1的上方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栓2,且第一螺栓2的外侧设置有防漏软板3,防漏软板3的一侧设置有固体废料箱4,且固体废料箱4的上方一端设置有转轴5,转轴5的一侧设置有盖板6,且盖板6的一端下方设置有卡栓7,卡栓7的外侧设置有卡套8,且卡套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螺栓9,第二螺栓9的一侧设置有滑轨10,且滑轨10的内部均设置有滑轮11,第一出水管12设置在资源处理台1的一侧,且第一出水管12的一侧设置有开关阀13,开关阀13的外侧设置有双接套14,且双接套14的上方均设置有转珠15,转珠15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16,且进水管16的一侧设置有存水箱17,存水箱17的内侧设置有沉淀箱18,且沉淀箱1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19,同时第二出水管19的上方设置有防尘板20,

第一螺栓2与防漏软板3螺纹连接,且防漏软板3一侧均为开孔式设计,通过设置第一螺栓2对防漏软板3起到螺纹固定作用,在日常使用中,防漏软板3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密封,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性。

固体废料箱4通过滑轨10与滑轮11构成滑动结构,且滑轨10的内侧宽度大于滑轮11的外侧宽度,通过设置滑轨10与滑轮11对固体废料箱4起到滑动作用,在日常使用中,固体废料箱4的设置便于对未溶解固体废料进行回收处理,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性。

盖板6通过固体废料箱4与转轴5构成旋转结构,且固体废料箱4的外侧均为网格状设置,通过设置固体废料箱4与转轴5对盖板6起到旋转作用,在日常使用中,盖板6的设置便于对有机固体废弃物气味进行密封,减少对工作者身体伤害。

开关阀13通过双接套14与转珠15构成旋转结构,且开关阀13内侧为开孔式设计,通过设置双接套14与转珠15对开关阀13起到旋转作用,在日常使用中,开关阀13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分割,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存水箱17与沉淀箱18卡合连接,且存水箱17与进水管16螺纹连接,通过设置存水箱17对沉淀箱18起到卡合作用,在日常使用中,沉淀箱18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清洗,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防尘板20与存水箱17卡合连接,且存水箱17上方两端均为开孔式设计,通过设置防尘板20对存水箱17起到卡合作用,在日常使用中,防尘板20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防尘作用,同时防止装置内部气味溢出。

工作原理:首先根据使用需求将资源处理台1取出,放在指定位置,再将滑轨10与滑轮11对固体废料箱4滑动抬升,再使用卡栓7对固体废料箱4进行固定,再将水解液体排入资源处理台1内部,然后再将固体废料箱4与转轴5对盖板6旋转打开,再将有机固体废弃物放入内部,再将固体废料箱4与转轴5对盖板6旋转关闭,然后再使用卡栓7解除对固体废料箱4的固定,再将滑轨10与滑轮11对固体废料箱4滑动下降,使有机固体废弃物在内部水解,然后再将双接套14与转珠15对开关阀13旋转打开,使内部水解后的物质通过第一出水管12进入沉淀箱18内部,等未完全水解的有机固体废弃物沉淀,然后再通过第二出水管19排出,最后再将打开防尘板20对存水箱17的卡合,再将沉淀箱18对存水箱17滑动取出,对沉淀箱18进行清洗,再将沉淀箱18对存水箱17滑动关合,然后将防尘板20对存水箱17进行关合,就这样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水解处理和资源化再生装置的使用过程就完成了。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