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供水净化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0552发布日期:2020-08-25 19:59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次供水净化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供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次供水净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因此,二次供水是高层供水的唯一选择方式,二次供水设施是否按规定建设、设计及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与人民群众正常稳定的生活密切相关。

但是目前二次供水过程中,并不能有效的净化水源,普通水源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果不能有效去除后使用,容易引发人体疾病,且净化后的水源,需要对其进行检测,避免水中酸碱度过高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无法有效净化水源和净化后对水的酸碱度检测的问题,提供一种二次供水净化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供水净化检测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储水箱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输出端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输出端连接有净水器外壳,所述净水器外壳的内部位于输入端的一侧设置有pp棉滤网,所述pp棉滤网的一侧位于净水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颗粒活性炭层,所述颗粒活性炭层的一侧位于净水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超滤膜,所述超滤膜的一侧位于净水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ro膜,所述净水器外壳的内部位于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后置活性炭层,所述净水器外壳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输出端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位于出水口的一侧连接有水阀,所述水阀的输出端连接有待测液导管,所述待测液导管的下方设置有检测器皿,所述检测器皿的内部设置有ph检测剂。

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输入端设置有管网。

优选地,所述净水器外壳的输入端与第二连接管的输出端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且净水器外壳的输出端与第三连接管的输入端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净水器外壳的输出端设置有滤网。

优选地,所述待测液导管的输出端与检测箱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pp棉滤网、颗粒活性炭层、超滤膜、ro膜与后置活性炭层,当水流过pp棉滤网时可以滤除水中铁锈、泥沙、悬浮物、红虫等大颗粒物质,当水流过颗粒活性炭层时可以有效吸附异色异味、余氯、小分子有机物,当水流过超滤膜时可以过滤水中大部分细菌且保留水中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当水流过ro膜时可去除水中重金属、细菌、水垢等有害物质,当水流过后置活性炭层时可以再次去除水中异色异味,保留人体所需矿物质,接着通过第三连接管流出,从而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阀、待测液导管、检测器皿与ph检测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水的酸碱程度是否达到饮用水标准,可以通过水阀来调节通过待测液导管流入检测器皿的水流大小,当待测液滴入检测器皿内与ph检测剂进行反应,可通过反应后的颜色与标准色卡进行比对来确定水的酸碱度,从而判断二次供水是否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净水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水箱;2、进水管;3、第一连接管;4、水泵;5、第二连接管;6、净水器外壳;7、pp棉滤网;8、颗粒活性炭层;9、超滤膜;10、ro膜;11、后置活性炭层;12、第三连接管;13、增压泵;14、出水管;15、出水口;16、水阀;17、待测液导管;18、检测器皿;19、ph检测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水泵(g-jet)、增压泵(gd40-30)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

请参阅图1-3,一种二次供水净化检测装置,包括储水箱1,储水箱1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水管2,储水箱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3,第一连接管3的输出端连接有水泵4,水泵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5的输出端连接有净水器外壳6,净水器外壳6的内部位于输入端的一侧设置有pp棉滤网7,pp棉滤网7的一侧位于净水器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颗粒活性炭层8,颗粒活性炭层8的一侧位于净水器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超滤膜9,超滤膜9的一侧位于净水器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ro膜10,净水器外壳6的内部位于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后置活性炭层11,净水器外壳6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2,第三连接管12的输出端连接有增压泵13,增压泵13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水口15,出水管14的输出端位于出水口15的一侧连接有水阀16,水阀16的输出端连接有待测液导管17,待测液导管17的下方设置有检测器皿18,检测器皿18的内部设置有ph检测剂19。

请着重参阅图1,储水箱1的输入端设置有管网,便于在将水通过进水管2输送到储水箱1时,对体积较大的漂浮物进行第一步过滤,从而减少未知的生物进入储水箱1。

请着重参阅图1,净水器外壳6的输入端与第二连接管5的输出端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且净水器外壳6的输出端与第三连接管12的输入端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便于在长时间使用后,定期对内部的材料进行更换。

请着重参阅图2,净水器外壳6的输出端设置有滤网,便于在使用中一些掉落的活性炭不会随着水流流出被使用。

请着重参阅图3,待测液导管17的输出端与检测器皿18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便于在定期检测水的酸碱性,将检测器皿18内的ph检测剂19进行更换。

工作原理:首先,水源通过进水管2流入储水箱1内进行储存,当水泵4工作后,水源通过第一连接管3流过水泵4,经水泵4的输出端流入第二连接管5;然后,水源则流入净水器外壳6,当水流过pp棉滤网7时可以滤除水中铁锈、泥沙、悬浮物、红虫等大颗粒物质,当水流过颗粒活性炭层8时可以有效吸附异色异味、余氯、小分子有机物,当水流过超滤膜9时可以过滤水中大部分细菌且保留水中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当水流过ro膜10时可去除水中重金属、细菌、水垢等有害物质,当水流过后置活性炭层11时可以再次去除水中异色异味,保留人体所需矿物质,接着通过第三连接管12流出,从而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质量;最后,居民正常用水时,增压泵13工作,对水施加压力,将水从出水管14的出水口15传出,便于楼层过高的居民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水的酸碱程度是否达到饮用水标准,可以通过水阀16来调节通过待测液导管17流入检测器皿18的水流大小,当待测液滴入检测器皿18内与ph检测剂19进行反应,可通过反应后的颜色与标准色卡进行比对来确定水的酸碱度,从而判断二次供水是否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