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9932发布日期:2021-05-07 19:59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砂装置。



背景技术:

旋流沉沙系统是将污水由流入口切线方向流入沉砂区,在沉砂池中间设有可调速的桨板,使池内的水流保持环流。桨板和进水水流组合在一起,旋转的涡轮叶片使砂粒呈螺旋形流动,促进有机物和砂粒的分离,由于所受离心力不同,相对密度较大的砂粒被甩向池壁,在重力作用下沉入砂斗;而较轻的有机物,则在沉砂池中间部分与砂子分离,有机物随出水旋流带出池外。通过调整转速,可以达到最佳的沉砂效果。砂斗内沉砂采用空气提升排沙方式排除,再经过砂水分离达到清洁排沙的标准。其中砂水分离器用于污水处理厂沉砂池,将沉淀池排出的砂水混合液进行砂水分离。砂水混合液从分离器一端顶部输入水箱,混合液中重度较大的砂粒等将沉积干槽形底部,在螺旋的推动下,砂粒沿斜的u型槽底提升,离开液面后继续推移一段距离,在砂粒充分脱水后经排砂口卸至盛砂桶。而与砂分离后的水则从溢流口派出并送回沉砂池。

由于在后端生化池进水渠道内发现大量细小沉沙,厚度达到60cm,导致进水堰门开大时底部抵住沙堆,无法完全打开,影响生产工艺的运行。经研究发现这是由于装置中的导流板导水导向往螺杆中部,运行一年后,无轴螺旋绞龙叶片中部磨损严重造成两端大中间小,影响输沙效果。溢流管口直接接入旋流池,并离出口较近易直接流向后端出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砂装置,通过该装置加大砂水分离器细小砂石的排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除砂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底板倾斜向上的贮水箱,所述贮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斜向上穿出贮水箱并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无轴螺旋绞龙叶片,贮水箱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水管,贮水箱的顶板上设置有位于进水管下侧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斜向下设置且输出端位于无轴螺旋绞龙叶片下端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的上端经竖板与贮水箱的顶板相连接,位于竖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与设置于贮水箱前侧上部的溢流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的前侧设置有与贮水箱的顶板相连接的隔板,所述隔板与贮水箱的前侧壁之间配合形成使溢流槽呈倒l型的输出槽部。

进一步地,所述贮水箱的下部收窄并设置有斜向上的u型槽,所述无轴螺旋绞龙叶片设置于u型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的下部设置有放空管并安装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上端安装有水力浓缩器,所述溢流口上连接有溢流管。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的下端设置有向上翘的缓冲拐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加大了砂水分离器细小砂石的排除,出沙量明显大,出沙稳定,使得螺杆的磨损均匀得以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贮水箱2a-u型槽3-无轴螺旋绞龙叶片4-导砂管5-电机6-出料口7-进水管8-导流板8a-缓冲拐部8b-竖板8c-隔板9-溢流槽9a-输出槽部9b-溢流口10-排污管11-水力浓缩器12-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3

一种除砂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底板倾斜向上的贮水箱2,所述贮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斜向上穿出贮水箱的无轴螺旋绞龙叶片3,所述无轴螺旋绞龙叶片穿出注水箱的端部套置有导砂管4,所述导砂管的上端安装有驱动无轴螺旋绞龙叶片旋转的电机5,导砂管的上部下侧设置有出料口6,以便将沙石排出。贮水箱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水管7,贮水箱的顶板上设置有位于进水管下侧的导流板8,所述导流板斜向下设置且输出端位于无轴螺旋绞龙叶片下端的上方,导流板的下端设置有向上翘的缓冲拐部8a,以便将输入的水流导入无轴螺旋绞龙叶片的下端上侧,让无轴螺旋绞龙叶片的磨损由中部向下部转移并延长砂水滞留时间加大细小沙石沉降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的上端经竖板8b与贮水箱的顶板相连接,位于竖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溢流槽9,所述溢流槽与设置于贮水箱前侧上部的溢流口9b相连接,以便将水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的前侧设置有与贮水箱的顶板相连接的隔板8c,所述隔板与贮水箱的前侧壁之间配合形成使溢流槽呈倒l型的输出槽部9a,由于导流板导水位置离水面较近,细小砂石在水流作用下易翻滚后由溢流槽排入沉砂池。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砂石集中排出,所述贮水箱的下部收窄并设置有斜向上的u型槽2a,所述无轴螺旋绞龙叶片设置于u型槽内。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清洗贮水槽,所述u型槽的下部设置有放空管10并安装有阀门。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的上端安装有水力浓缩器11,所述溢流口上连接有溢流管12,以便通过细小砂石在水流的作用下向下流入贮水箱,细小沙石因水流关系向上由溢流管排出。

使用时,砂水混合液从贮水箱顶部输入,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导向贮水箱水深区域,混合液中重度较大的砂粒等也将沉积于u槽形底部,在螺杆的推动下,砂粒沿斜的u型槽底提升,离开液面后继续推移一段距离,在砂粒充分脱水后经排砂口卸至盛砂桶。而混合液的细小砂砾也在深水区域得到缓冲,使得细小砂砾有一定时间沉淀到箱底,再由底部螺杆向顶部输送。螺杆的磨损也将由中部向下部转移,使得螺杆磨损均匀得以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由于导流板导水位置离水面较近,更细小砂石在水流作用下易翻滚后由溢流槽排入沉砂池;溢流管位置离出水渠道较近细小砂石在水流的作用下冲入出进水渠,以便溢流水重新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除砂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底板倾斜向上的贮水箱,所述贮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斜向上穿出贮水箱并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无轴螺旋绞龙叶片,贮水箱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水管,贮水箱的顶板上设置有位于进水管下侧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斜向下设置且输出端位于无轴螺旋绞龙叶片下端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上端经竖板与贮水箱的顶板相连接,位于竖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与设置于贮水箱前侧上部的溢流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前侧设置有与贮水箱的顶板相连接的隔板,所述隔板与贮水箱的前侧壁之间配合形成使溢流槽呈倒l型的输出槽部。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水箱的下部收窄并设置有斜向上的u型槽,所述无轴螺旋绞龙叶片设置于u型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的下部设置有放空管并安装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上端安装有水力浓缩器,所述溢流口上连接有溢流管。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除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下端设置有向上翘的缓冲拐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砂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底板倾斜向上的贮水箱,所述贮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斜向上穿出贮水箱并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无轴螺旋绞龙叶片,贮水箱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水管,贮水箱的顶板上设置有位于进水管下侧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斜向下设置且输出端位于无轴螺旋绞龙叶片下端的上方。通过该装置加大砂水分离器细小砂石的排除。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4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