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线生产用去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3781发布日期:2021-05-07 20:05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线生产用去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磁线生产用去漆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线(magnetwire),又称绕组线,是用以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的绝缘电线,电磁线通常分为漆包线、绕包线、漆包绕包线和无机绝缘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磁线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电磁线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企业主们纷纷投入生产加工,电磁线在加工过程中会经过很多道工序,其中去漆工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通常当电磁线小批量的时候,企业主们为了节约成本,通常会采用人为剥去的方式,这样耗费很大的人力和时间,还会对电磁线本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剥去效率低,而且当电磁线去漆后,需要手动对电磁线的表面进行清洗;当大批量的电磁线需要去漆的时候,通常只能采取去漆水来实现,但是去漆水不仅投入成本较高,而且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线生产用去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电磁线小批量的时候,企业主们为了节约成本,通常会采用人为剥去的方式,这样耗费很大的人力和时间,还会对电磁线本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剥去效率低,而且当电磁线去漆后,需要手动对电磁线的表面进行清洗;当大批量的电磁线需要去漆的时候,通常只能采取去漆水来实现,但是去漆水不仅投入成本较高,而且不利于环境的保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线生产用去漆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插设有电磁线,所述安装块后侧侧壁转动连接有工作箱,所述电磁线贯穿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侧侧壁的一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刮漆钉,所述工作箱内侧侧壁的另一半设置有毛刷,所述基座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中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工作箱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线贯穿从动轮,所述基座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基座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箱外侧侧壁插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水泵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管,所述横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电磁线贯穿水箱。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风扇。

优选地,所述喷头是莲花喷头。

优选地,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侧喷涂有足量的润滑油。

优选地,所述水箱左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清理管,所述清理管外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止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工作箱、刮漆钉和毛刷等零件,启动电机,电机中的驱动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工作箱转动,工作箱中刮漆钉对电磁线表面进行刮漆,工作箱中毛刷对刮漆后的表面进行清理,工作箱中的操作既可以保证了电磁线表面刮漆干净,也使得电磁线本体损伤较小,同时清理了电磁线表面的大颗粒物;

2.利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侧喷涂有有足量的润滑油,能够保证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侧的皮带不会打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磁线生产用去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磁线生产用去漆装置的工作箱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电磁线;3、安装座;4、安装块;5、工作箱;6、从动轮;7、电机;8、主动轮;9、皮带;10、水箱;11、水泵;12、进水管;13、安装环;14、出水管;15、横管;16、喷头;17、风扇;18、清理管;19、止流阀;2001、刮漆钉;2002、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电磁线生产用去漆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基座1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风扇17,避免了电磁线2本体外侧的水珠落入地面,更好的保证了电磁线2生产用去漆装置的整洁性,安装座3固定连接有安装块4,安装块4设置有安装环13,安装环13插设有电磁线2,安装块4后侧侧壁转动连接有工作箱5,电磁线2贯穿工作箱5,工作箱5内侧侧壁的一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刮漆钉2001,工作箱5内侧侧壁的另一半设置有毛刷2002,基座1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7,电机7中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8,主动轮8和从动轮6上侧喷涂有足量的润滑油,能够保证主动轮8和从动轮6上侧的皮带9不会打滑,主动轮8通过皮带9固定连接有从动轮6,从动轮6与工作箱5固定连接,电磁线2贯穿从动轮6,基座1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水箱10,水箱10左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清理管18,清理管18外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止流阀19,便于更换水箱10内的水,能够保证电磁线2本体的整洁性,基座1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水泵11,水箱10外侧侧壁插设有进水管12,进水管12一端与水泵11固定连接,水泵11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管15,横管1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16,喷头16是莲花喷头,能够有效的清理电磁线2表面的小颗粒,电磁线2贯穿水箱10。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操作人员将电磁线2通过安装块4中的安装环13,接着把电磁线2穿过工作箱5和从动轮6,最后把电磁线2穿过水箱10,便于后面操作使得电磁线2去漆更加快捷和高效,启动电机7和水泵11,电机7中的驱动轴带动主动轮8转动,主动轮8通过皮带9带动从动轮6转动,从动轮6带动工作箱5转动,工作箱5中刮漆钉2001对电磁线2表面进行刮漆,工作箱5中毛刷2002对刮漆后的表面进行清理,工作箱5中的操作既可以保证了电磁线2表面刮漆干净,也使得电磁线2本体损伤较小,同时清理了电磁线2表面的大颗粒物,接着刮漆后的表面通过水箱10,在水泵11的作用下,水箱10内的水在水泵11的作用下通过喷头16流出,既可以有效的清理电磁线2表面的小颗粒物,又使得水箱10内的水处于循环状态,提高了电磁线2本体外侧小颗粒的持续清理时间,最后,清洗后的电磁线2在风扇17的作用下吹干,避免了电磁线2本体外侧的水珠落入地面,更好的保证了电磁线2生产用去漆装置的整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线生产用去漆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固定连接有安装块(4),所述安装块(4)设置有安装环(13),所述安装环(13)插设有电磁线(2),所述安装块(4)后侧侧壁转动连接有工作箱(5),所述电磁线(2)贯穿工作箱(5),所述工作箱(5)内侧侧壁的一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刮漆钉(2001),所述工作箱(5)内侧侧壁的另一半设置有毛刷(2002),所述基座(1)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中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8),所述主动轮(8)通过皮带(9)固定连接有从动轮(6),所述从动轮(6)与工作箱(5)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线(2)贯穿从动轮(6),所述基座(1)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水箱(10),所述基座(1)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水泵(11),所述水箱(10)外侧侧壁插设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一端与水泵(11)固定连接,所述水泵(11)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4),所述出水管(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管(15),所述横管(1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16),所述电磁线(2)贯穿水箱(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生产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风扇(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生产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6)是莲花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生产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8)和从动轮(6)上侧喷涂有足量的润滑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生产用去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0)左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清理管(18),所述清理管(18)外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止流阀(1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线生产用去漆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插设有电磁线,所述安装块后侧侧壁转动连接有工作箱,所述电磁线贯穿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侧侧壁的一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刮漆钉,所述工作箱内侧侧壁的另一半设置有毛刷,所述基座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中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线技术领域,该电磁线生产用去漆装置有效的避免了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电磁线本体的损伤,同时也避免了手动清洗电磁线本体,不仅提高了电磁线去漆的效率,而且还节省了很多的人力和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赵克民;孙继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茂源华民线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7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