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约式给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4921发布日期:2021-08-10 14:2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约式给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约式给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对生活用水质量引起高度重视。现在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源的不断污染,地表水已经无法直接作为生活用水。

现有技术中,地表水一般需要经过处理后才可以使用,地表水处理方式一般包括絮凝反应和沉淀,沉淀后的水可以作为生活用水。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水处理设备结构不合理,沉淀性能差,影响着生活用水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集约式给水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处理设备结构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

一种集约式给水处理装置,包括絮凝反应池、过滤器和沉淀池,所述过滤器配置于所述絮凝反应池前对进入所述絮凝反应池的液体进行过滤,所述絮凝反应池包括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沉淀池包括入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其中,所述沉淀池配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沉淀池分割为第一溢流腔、第二溢流腔和沉淀腔,所述沉淀腔位于所述第一溢流腔与所述第二溢流腔之间,所述入水口与所述第一溢流腔相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溢流腔相通,位于所述第一溢流腔内液体溢入所述沉淀腔,位于所述沉淀腔内的液体溢入所述第二溢流腔,所述沉淀腔包括底壁,所述底壁为下小上大的圆台形,所述排污口配置于所述底壁上。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集约式给水处理装置,包括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沉淀池内配置有隔板,隔板将沉淀池分割为第一溢流腔、第二溢流腔和沉淀腔,第一溢流腔内的液体溢流至沉淀腔,沉淀腔内的液体溢流至第二溢流腔,沉淀腔包括底壁,底壁为圆台形,并且,底壁上配置有排污口。本方案,采用溢流的方式防止水进出沉淀腔时引起沉淀腔内的液体波动,优化了沉淀腔的沉淀性能。沉淀腔内的液体不易波动,沉淀池内的沉淀物稳定。排污口的设置使得污物自动排出,优化了沉淀池的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絮凝反应池内配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驱动器和搅拌桨,所述驱动器包括输出轴,所述搅拌桨转动配置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搅拌器还包括轨道,所述搅拌桨上配置有与所述轨道配合的滚轮,所述轨道限定所述搅拌桨沿所述输出轴的轴线上下移动。

本方案中,轨道限定搅拌桨沿输出轴的轴线上下移动,搅拌桨可以均匀搅拌絮凝反应池内的液体,絮凝反应池内的液体不易分层,优化了絮凝反应池的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絮凝反应池上配置有支撑架,所述驱动器通过螺栓配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轨道通过连杆配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连杆配置于所述轨道的外周上,以防止所述滚轮与所述轨道干涉。

本方案中,支撑架的设置使得搅拌器易于装配,且装配位置灵活,降低了絮凝反应池的维护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絮凝反应池上配置有定位槽,所述支撑架搭接于所述定位槽内,在所述支撑架上配置有提高所述支撑架抗弯强度的肋板。

本方案中,支撑架与絮凝反应池易于装配,降低了絮凝反应池的维护成本。

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溢流腔的侧壁上配置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位于所述第一溢流腔外,并且,所述扰流板向所述沉淀腔延伸,所述扰流板使经所述扰流板的液体流向所述第一溢流腔的侧壁。

本方案中,扰流板的配置可以降低液体的流速,进一步优化了沉淀腔的沉淀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扰流板与所述第一溢流腔的侧壁为一体式结构,并且,在所述扰流板与所述第一溢流腔的侧壁之间具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配置于所述扰流板不与液体接触的一侧。

本方案中,扰流板配置方案合理,扰流板不易损坏,延长了扰流板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扰流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并且,所述扰流板远离所述第一溢流腔的一端向上倾斜。

本方案中,扰流板形状合理,有效地降低了液体的流速,优化了沉淀腔的沉淀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排污口内配置有排污阀,在所述排污口内还配置有滤网,所述沉淀池内的污物经所述滤网后进入所述排污口。

本方案中,滤网的配置可以避免排污口被堵塞,提高了沉淀池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滤网搭接于所述底壁上,在所述底壁上配置有定位所述滤网的定位柱,所述滤网上配置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本方案中,滤网易于装配且位置稳定性高,提高了沉淀池的稳定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集约式给水处理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第一溢流腔与第二溢流腔的配置,使得液体溢入或溢出沉淀腔,提高了沉淀腔的沉淀性能,优化了沉淀腔的稳定性。

2、沉淀腔的底壁为圆台形,沉淀腔内的沉淀物易于排出,优化了沉淀池的性能,沉淀池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出于解释的目的,在以下附图中阐述了本公开技术的若干实施方案。以下附图被并入本文本并且构成具体实施方案的一部分。在一些情况下,以框图形式示出了熟知的结构和部件,以便避免使本公开主题技术的概念模糊。

图1为本公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絮凝反应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轨道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轨道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5为沉淀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示出的具体实施方案旨在作为本公开主技术的各种配置的描述,并且,不旨在表示本公开主题技术可被实践的唯一配置。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具体的细节旨在提供对本公开主题技术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清楚和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主题技术不限于本文示出的具体细节,并且,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一种集约式给水处理装置,包括絮凝反应池1、过滤器和沉淀池2,所述过滤器配置于所述絮凝反应池1前对进入所述絮凝反应池1的液体进行过滤,所述絮凝反应池1包括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沉淀池2包括入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3,其中,所述沉淀池2配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沉淀池2分割为第一溢流腔4、第二溢流腔5和沉淀腔6,所述沉淀腔6位于所述第一溢流腔4与所述第二溢流腔5之间,所述入水口与所述第一溢流腔4相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溢流腔5相通,位于所述第一溢流腔4内液体溢入所述沉淀腔6,位于所述沉淀腔6内的液体溢入所述第二溢流腔5,所述沉淀腔6包括底壁7,所述底壁7为下小上大的圆台形,所述排污口3配置于所述底壁7上。

絮凝反应池1及沉淀池2的工作原理及具体配置方式参照现有技术。

本方案中,隔板可以与沉淀池2为一体式结构,以防止液体泄漏。隔板的具体配置方式不做限定,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配置。

本说明书中术语第一、第二旨在于区分相应的特征,并不旨在于对特征的限定。

第一溢流腔4及第二溢流腔5的设置,使得液体溢入或溢出沉淀腔6,有效地防止了沉淀腔6内的液体被搅动,优化了沉淀腔6的性能,提高了集约式给水处理装置的效率。

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絮凝反应池1内配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驱动器8和搅拌桨9,所述驱动器8包括输出轴10,所述搅拌桨9转动配置于所述输出轴10上,所述搅拌器还包括轨道11,所述搅拌桨9上配置有与所述轨道11配合的滚轮12,所述轨道11限定所述搅拌桨9沿所述输出轴10的轴线上下移动。

驱动器8可以为电动机或其它输出旋转运动的结构。

搅拌桨9可以通过销轴转动配置于所述输出轴10上。搅拌桨9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配置于输出轴10上。搅拌桨9转动配置于输出轴10上,实现搅拌桨9相对于输出轴10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

所述絮凝反应池1上配置有支撑架13,所述驱动器8通过螺栓配置于所述支撑架13上,所述轨道11通过连杆14配置于所述支撑架13上,所述连杆14配置于所述轨道11的外周上,以防止所述滚轮12与所述轨道11干涉。

滚轮12的厚度可以小于轨道11的宽度,以避免滚轮12与连杆14干涉。连杆14可以与轨道11焊接于一起。连杆14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撑架13上。

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絮凝反应池1上配置有定位槽,所述支撑架13搭接于所述定位槽内,在所述支撑架13上配置有提高所述支撑架13抗弯强度的肋板15。肋板15可以焊接于支撑架13上,肋板15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撑架13上。

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溢流腔4的侧壁上配置有扰流板16,所述扰流板16位于所述第一溢流腔4外,并且,所述扰流板16向所述沉淀腔6延伸,所述扰流板16使经所述扰流板16的液体流向所述第一溢流腔4的侧壁。

所述扰流板16与所述第一溢流腔4的侧壁为一体式结构,并且,在所述扰流板16与所述第一溢流腔4的侧壁之间具有加强板17,所述加强板17配置于所述扰流板16不与液体接触的一侧。

所述扰流板16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并且,所述扰流板16远离所述第一溢流腔4的一端向上倾斜。

扰流板16应具有多个,且扰流板16均布于第一溢流腔4的侧壁上。第一溢流腔4的侧壁即为形成第一溢流腔4的隔板。

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污口3内配置有排污阀,在所述排污口3内还配置有滤网18,所述沉淀池2内的污物经所述滤网18后进入所述排污口3。

所述滤网18搭接于所述底壁7上,在所述底壁7上配置有定位所述滤网18的定位柱,所述滤网18上配置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以上对本公开主题技术方案以及相应的细节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介绍仅是本公开主题技术方案的一些实施方案,其具体实施时也可以省去部分细节。另外,在以上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多个实施方案并不存在并列的替代方案,因此,上述实施方案可以自由结合,以获取更佳的实施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本公开主题技术方案时,可以根据本公开的主题技术方案以及附图获得其它细节配置或附图,显而易见地,这些细节在不脱离本公开主题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这些细节仍属于本公开主题技术方案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