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样瓶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0704发布日期:2021-10-16 10:0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样瓶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进样瓶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色谱检测领域中,进样瓶清洗是一个让所有实验室头疼的问题,进样瓶清洗不彻底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进样瓶的瓶口比较小,放入清洗溶液中,在进样瓶口会形成一层薄膜,清洗液很难自然进入进样瓶中,给清洗进样瓶带来了困难;
3.此外当前所使用的进样瓶在进行清洗中,所使用的往往均为传统的喷淋清洗、超声波清洗设备,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满足进样瓶清洗作业的需要,但在清洗中,一方面当前的清洗设备缺乏有效的进样瓶定位机构,因此当同时对多个清洗瓶进行清洗时,极易因清洗液驱动、振动等因素导致进样瓶碰撞,从而导致进样瓶碎裂,从而无法有效满足对多个进样瓶进行同步清洗的需要;另一方面当前的清洗设备缺乏有效的防护调节能力,从而导致进样瓶在清洗中的清洗剂极易发生飞溅溢出,从而导致清洗剂浪费和溢出的清洗剂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前进样瓶清洁作业的工作效率、成本及清洗作业的可靠性。
4.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进样瓶清洗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样瓶清洗设备,该新型一方面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化程度高,可有效同时满足对过个进样瓶进行内外同步清洗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清洗作业效果好,清洗液综合利用高,并可有效防止清洗中清洗剂的浪费和溢出造成的作业环境及设备污染,从而提高进样瓶清洗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并有助于降低清洗作业的运行成本和清洗剂损耗。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进样瓶清洗设备,包括清洗池、过滤网、清洗液承载池、导流管、负压泵、转台机构及驱动电路,清洗池和清洗液承载池均为横断面呈成“凵”字形的槽状结构,其中清洗液承载池位于清洗池上方,清洗池和清洗液承载池间通过转台机构铰接,且清洗池和清洗液承载池轴线分布在以转台机构转轴圆心的虚拟圆弧面范围内,清洗池和清洗液承载池轴线间圆心角为0
°
—120
°
,且当清洗池和清洗液承载池轴线间圆心角为0
°
时,清洗池和清洗液承载池间同轴分布,且清洗池上端面与清洗液承载池下端面间间距为0—10毫米,清洗池底部均布若干呈阵列结构分布的定位槽,定位槽轴线与清洗池轴线平行分布,定位槽对应的清洗液承载池设导流管,导流管与定位槽同轴分布,且导流管上端面与清洗液承载池下端面连通,过滤网嵌于清洗池内,与清洗池同轴分部并与清洗池侧壁滑动连接,过滤网网孔与定位槽同轴分布,且过滤网下端面与清洗池下端面间间距、过滤网上端面与清洗池上端面间间距均不大于清洗池深度的2/3,负压泵与清洗池外表面连接,并通过导流管与清洗池上端面连通,驱动电路嵌于清洗池外表面,并分别与负压泵、转台机构电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的清洗池底部及侧壁上均设至少一个超声波震荡机构,所述清洗池底部另设至少一个排污口,侧壁内侧面设一个温度传感器、一个液位传感器和至少一条硅胶电加热丝,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环绕清洗池轴线均布,所述硅胶电加热丝环绕清洗池轴线分布,且各硅胶电加热丝相互并联,所述超声波震荡机构、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及硅胶电加热丝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台机构与清洗池外侧面连接,且转台机构轴线与清洗池轴线平行分布,且所述转台机构上端面通过升降驱动机构与清洗液承载池外侧面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转台机构同轴分布,其上端面通过轴套与清洗液承载池外侧面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为电动伸缩杆、弹簧伸缩杆、丝杠机构、齿轮齿条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11.进一步的,所述的清洗液承载池下端面设与清洗液承载池同轴分布的弹性防护罩,所述弹性防护罩为轴向截面呈等腰梯形的空心柱状结构,且清洗池和清洗液承载池间同轴分布时,弹性防护罩下端面包覆在清洗池外。
12.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管为轴向截面呈矩形的、倒置等腰梯形及倒置等腰三角形结构中任意一种的空心管状结构,且导流管下端面管径不大于过滤网网孔孔径的1/3。
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的电路系统。
14.本新型一方面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化程度高,可有效同时满足对过个进样瓶进行内外同步清洗作业的需要,并可防止因进样瓶定位不稳而造成的多个进样瓶清洗时碰撞而造成的进样瓶损毁情况发生;另一方面清洗作业效果好,清洗液综合利用高,并可有效防止清洗中清洗剂的浪费和溢出造成的作业环境及设备污染,从而提高进样瓶清洗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并有助于降低清洗作业的运行成本和清洗剂损耗。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8.如图1所述的一种进样瓶清洗设备,包括清洗池1、过滤网2、清洗液承载池3、导流管4、负压泵5、转台机构6及驱动电路7,清洗池1和清洗液承载池2均为横断面呈成“凵”字形的槽状结构,其中清洗液承载池3位于清洗池1上方,清洗池1和清洗液承载池3间通过转台机构6铰接,且清洗池1和清洗液承载池3轴线分布在以转台机构6转轴圆心的虚拟圆弧面范围内,清洗池1和清洗液承载池3轴线间圆心角为0
°
—120
°
,且当清洗池1和清洗液承载池3轴线间圆心角为0
°
时,清洗池1和清洗液承载池3间同轴分布,且清洗池1上端面与清洗液承载池3下端面间间距为0—10毫米,清洗池1底部均布若干呈阵列结构分布的定位槽8,定位槽8轴线与清洗池1轴线平行分布,定位槽8对应的清洗液承载池3设导流管4,导流管4与定位槽8同轴分布,且导流管4上端面与清洗液承载池3下端面连通,过滤网2嵌于清洗池1内,
与清洗池1同轴分部并与清洗池1侧壁滑动连接,过滤网2网孔与定位槽8同轴分布,且过滤网2下端面与清洗池1下端面间间距、过滤网2上端面与清洗池1上端面间间距均不大于清洗池1深度的2/3,负压泵5与清洗池1外表面连接,并通过导流管9与清洗池1上端面连通,驱动电路7嵌于清洗池1外表面,并分别与负压泵5、转台机构6电器连接。
19.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洗池1底部及侧壁上均设至少一个超声波震荡机构10,所述清洗池1底部另设至少一个排污口11,侧壁内侧面设一个温度传感器12、一个液位传感器13和至少一条硅胶电加热丝14,所述温度传感器12和液位传感器13环绕清洗池1轴线均布,所述硅胶电加热丝14环绕清洗池1轴线分布,且各硅胶电加热丝14相互并联,所述超声波震荡机构10、温度传感器12、液位传感器13及硅胶电加热丝14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20.重点说明的的,所述的转台机构6与清洗池1外侧面连接,且转台机构6轴线与清洗池1轴线平行分布,且所述转台机构6上端面通过升降驱动机构15与清洗液承载池3外侧面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15与转台机构6同轴分布,其上端面通过轴套16与清洗液承载池3外侧面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15与驱动电路7电气连接。
21.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15为电动伸缩杆、弹簧伸缩杆、丝杠机构、齿轮齿条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22.此外,所述的清洗液承载池3下端面设与清洗液承载池3同轴分布的弹性防护罩17,所述弹性防护罩17为轴向截面呈等腰梯形的空心柱状结构,且清洗池1和清洗液承载池3间同轴分布时,弹性防护罩17下端面包覆在清洗池1外。
2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流管4为轴向截面呈矩形的、倒置等腰梯形及倒置等腰三角形结构中任意一种的空心管状结构,且导流管4下端面管径不大于过滤网2网孔孔径的1/3。
24.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7为基于工业单片机的电路系统。
25.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对构成本新型的清洗池、过滤网、清洗液承载池、导流管、负压泵、转台机构及驱动电路进行组装,将组装后的本新型通过清洗池下端面安装定位到指定工作位置,并将驱动电路与外部电路系统电气连接,从而完成本新型装配。
26.本新型完成装配作业后,首先驱动升降驱动机构运行,由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清洗液承载池上升,使清洗液承载池下端面比大流管从清洗池上端面高至少5毫米,然后驱动转台机构运行,由转台机构驱动清洗液承载池环绕转台机构轴线旋转,并使清洗池和清洗液承载池轴线间圆心角为不小于30
°
,从而将清洗池和清洗液承载池分离,然后将待清洗的各进样瓶通过过滤网的网孔安装定位到清洗池中,并通过清洗池底部的定位槽对进样瓶进行强化定位,从而达到防止清洗中因清洗作用力过大而发生碰撞损毁情况发生;完成对进样瓶定位后,再次驱动转台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运行,调节清洗液承载池与清洗池同轴分布,并使清洗液承载池下行,并使清洗液承载池下端面对清洗池上端面通过弹性防护罩进行密封,并使各导流管分别与一个待清洗的进样瓶同轴分布并连通,然后将清洗剂灌注到清洗液承载池内,并使清洗液承载池内的清洗剂通过导流管分别灌注到个待清洗的进样瓶内部进行灌注并清洗,然后清洗剂从进样瓶中溢出并流入到清洗池中,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对清洗池内清洗剂的温度和液位进行检测,一方面根据检测温度驱动硅胶电加热丝运行调节清洗剂温度;另一方面驱动负压泵,在清洗池内形成负压环境提高清洗剂通过导流管灌注作业的速度和效率,并在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液位达到满足使用需要后,同时清洗液灌注,最后驱动超声波震荡机构对对清洗剂及进样瓶进行超声波震荡,从而达到清洗
作业的目的。
27.完成清洗后,一方面再次驱动转台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运行,将清洗池、清洗液承载池分离;另一方面通过清洗池的排污口将清洗池内的清洗剂排出,并在完成清洗剂排放后将完成清洗后的进样瓶从清洗池中取出即可。
28.在清洗过程中,通过清洗池、清洗液承载池分离及清洗池、清洗液承载池分离之间的弹性防护罩对清洗池进行密封防护,防止清洗剂溢出造成的物料浪费和工作环境污染。
29.本新型一方面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化程度高,可有效同时满足对过个进样瓶进行内外同步清洗作业的需要,并可防止因进样瓶定位不稳而造成的多个进样瓶清洗时碰撞而造成的进样瓶损毁情况发生;另一方面清洗作业效果好,清洗液综合利用高,并可有效防止清洗中清洗剂的浪费和溢出造成的作业环境及设备污染,从而提高进样瓶清洗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并有助于降低清洗作业的运行成本和清洗剂损耗。
30.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