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处理反渗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5137发布日期:2021-08-13 16:1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水处理反渗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水处理反渗透装置。



背景技术:

反渗透是一种借助于选择透过性膜的功能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当系统中所加的压力大于进水溶液渗透压时,水分子不断地透过膜,经过产水流道流入中心管,然后在一端流出水中的杂质,如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等,被截留在膜的进水侧,然后在浓水出水端流出,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目的,虽然现有技术能够实现利用反渗透技术进行水处理,但是现有技术存在大多通过不断注水通过自身水压透过反渗透膜导致所需注水压力较大且箱体内部长期存在高压水流容易事故的问题,同时仍存在需要长期使用后再将杂质排出容易造成排出杂质累计过多排出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处理反渗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通过不断注水通过自身水压透过反渗透膜导致所需注水压力较大且箱体内部长期存在高压水流容易事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处理反渗透装置,包括箱体、反渗透膜和排污管,所述箱体的内壁下端中心固接有排污管,所述箱体的内壁外侧固接有反渗透膜,所述箱体的左右两端外壁设置有动力组件;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端盖、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油口、支杆、垫块和液压马达;

多个所述端盖的内侧四角均通过支杆与箱体固定相连,所述端盖的外壁下方均通过垫块固接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加工有油口,所述液压马达均通过油口与外界液压油管道相连通,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端固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上方右侧啮合相连有第一锥齿轮转动相连。

优选的,左右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油口同用同一液压油管路。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压组件;

所述加压组件包括第一齿轮、螺杆、第一活塞、横筒、滤网、第二齿轮、套筒、挡板、第二活塞和密封轴承;

多个所述套筒分别位于箱体的左右两侧内部,左右所述套筒的外壁内外两侧均通过密封轴承分别与箱体和端盖转动相连,所述套筒的内壁内部均螺纹相连有螺杆,上下所述螺杆的一端均与第二活塞固定相连,中心所述螺杆的一端均与第一活塞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内侧均贴合有横筒,所述横筒的左右两端与箱体固定相连,所述横筒的外壁水孔内部均固接有滤网,所述第二活塞的外壁贴合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右两端与箱体固定相连,中心所述套筒的外壁一端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上下两侧均啮合相连有第二齿轮,上下所述套筒的外壁均与第二齿轮固定相连,下端所述套筒的外壁外侧均与第一锥齿轮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内侧竖直端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下两侧内部设置有流动组件;

所述流动组件包括第一阀门、排水管、横板、进水管、压板、球体和弹簧;

所述进水管固接在箱体的上端中心内部,所述进水管和排污管的内侧均与横筒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内壁固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端紧密贴合有球体,所述球体的下端竖杆外壁间隙配合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外壁通过细杆与进水管固定相连,所述球体的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球体和横板固定相连,多个所述排水管分别固定连通在箱体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排水管的外壁均安装有第一阀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下端四角均固接有支撑脚,所述排污管的外壁上方安装有第二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水处理反渗透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通过液压马达、螺杆、套筒、第一活塞、第二活塞、挡板、排水管和反渗透膜之间的配合,使启动左右液压马达,使所有套筒均驱动内部的螺杆向内移动,螺杆即可带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向内移动,由于移动过程中的相对密封,使挡板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内侧的空间越来越小,实现对水进行加压,使压力促使水流透过反渗透膜并最终从排水管处排出,避免了现有技术大多通过不断注水通过自身水压透过反渗透膜导致所需注水压力较大且箱体内部长期存在高压水流容易事故的问题。

通过第一活塞、第二活塞、横筒、反渗透膜、液压马达和第二阀门之间的配合,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向内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活塞也可将滤网内壁堆积的杂质推向横筒的中心位置,加压使水流透过反渗透膜后,可打开一次第二阀门,使内部杂质随极小部分水流排出,而后关闭第二阀门并通过液压马达实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复位,以此完成一次反渗透处理,使每一次进行处理时内部的杂质都得以排出,避免了现有技术需要长期使用后再将杂质排出容易造成排出杂质累计过多排出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箱体、套筒和第一齿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箱体、液压马达和油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反渗透膜、套筒和滤网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动力组件,201、端盖,202、第一锥齿轮,203、第二锥齿轮,204、油口,205、支杆,206、垫块,207、液压马达,3、加压组件,301、第一齿轮,302、螺杆,303、第一活塞,304、横筒,305、滤网,306、第二齿轮,307、套筒,308、挡板,309、第二活塞,310、密封轴承,4、流动组件,401、第一阀门,402、排水管,403、横板,404、进水管,405、压板,406、球体,407、弹簧,5、支撑脚,6、第二阀门,7、排污管,8、反渗透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处理反渗透装置,包括箱体1、反渗透膜8和排污管7,箱体1的内壁下端中心固接有排污管7,箱体1的内壁外侧固接有反渗透膜8,箱体1的左右两端外壁设置有动力组件2,动力组件2包括端盖201、第一锥齿轮202、第二锥齿轮203、油口204、支杆205、垫块206和液压马达207,多个端盖201的内侧四角均通过支杆205与箱体1固定相连,箱体1可对端盖201进行支撑,端盖201的外壁下方均通过垫块206固接有液压马达207,液压马达207的型号为a2fm32,液压马达207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加工有油口204,通过液压油流过液压马达207即可驱动输出轴进行转动,液压马达207均通过油口204与外界液压油管道相连通,液压马达207的输出轴上端固接有第二锥齿轮203,第二锥齿轮203的上方右侧啮合相连有第一锥齿轮202转动相连,液压马达207可通过第二锥齿轮203带动第一锥齿轮202进行转动,左右液压马达207通过油口204同用同一液压油管路,使左右液压马达207的转动速度一致。

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压组件3,加压组件3包括第一齿轮301、螺杆302、第一活塞303、横筒304、滤网305、第二齿轮306、套筒307、挡板308、第二活塞309和密封轴承310,多个套筒307分别位于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部,左右套筒307的外壁内外两侧均通过密封轴承310分别与箱体1和端盖201转动相连,套筒307的内壁内部均螺纹相连有螺杆302,套筒307转动即可驱动螺杆302进行横向移动,上下螺杆302的一端均与第二活塞309固定相连,中心螺杆302的一端均与第一活塞303固定相连,多个螺杆302可通过带动第一活塞303和第二活塞309进行横向移动,第一活塞303和第二活塞309的内侧均贴合有横筒304,横筒304的左右两端与箱体1固定相连,横筒304的外壁水孔内部均固接有滤网305,由于滤网305的间隔设置,使第一活塞303和第二活塞309经过时可保证与横筒304之间的密封,第二活塞309的外壁贴合有挡板308,挡板308的左右两端与箱体1固定相连,中心套筒307的外壁一端固接有第一齿轮301,第一齿轮301的上下两侧均啮合相连有第二齿轮306,上下套筒307的外壁均与第二齿轮306固定相连,多个套筒307可通过第一齿轮301和第二齿轮306传动,下端套筒307的外壁外侧均与第一锥齿轮202固定相连,第一锥齿轮202可带动下端套筒307转动,第一活塞303和第二活塞309的内侧竖直端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箱体1的上下两侧内部设置有流动组件4,流动组件4包括第一阀门401、排水管402、横板403、进水管404、压板405、球体406和弹簧407,进水管404固接在箱体1的上端中心内部,进水管404和排污管7的内侧均与横筒304相连通,进水管404的内壁固接有压板405,进水管404可对压板405进行支撑,压板405的下端紧密贴合有球体406,紧密贴合可形成密封,球体406的下端竖杆外壁间隙配合有横板403,横板403的外壁通过细杆与进水管404固定相连,球体406的下方设置有弹簧407,弹簧407的弹性系数k为500n/m,弹簧407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球体406和横板403固定相连,球体406向下移动即可挤压弹簧407,多个排水管402分别固定连通在箱体1的下端左右两侧,排水管402的外壁均安装有第一阀门401,箱体1的下端四角均固接有支撑脚5,排污管7的外壁上方安装有第二阀门6,第一阀门401和第二阀门6均为电磁阀。

当需要此新型水处理反渗透装置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可将需要进行处理的水通过进水管404向横筒304的内部注入,横筒304的内部水流可透过滤网305,而杂质则被留在滤网305的内侧,随着水流不断注入,待反渗透膜8的内部充满水流时,使用者可停止水流注入,此时启动左右液压马达207,使液压马达207可通过第二锥齿轮203和第一锥齿轮202带动下端套筒307进行转动,同时套筒307之间又通过第一齿轮303和第二齿轮306进行相互传动,使所有套筒307均驱动内部的螺杆302向内移动,螺杆302即可带动第一活塞303和第二活塞309向内移动,由于移动过程中的相对密封,使挡板308与第一活塞303和第二活塞309内侧的空间越来越小,实现对水进行加压,使压力促使水流透过反渗透膜8并最终从排水管402处排出,避免了现有技术大多通过不断注水通过自身水压透过反渗透膜8导致所需注水压力较大且箱体内部长期存在高压水流容易事故的问题,在第一活塞303和第二活塞309向内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活塞303也可将滤网305内壁堆积的杂质推向横筒304的中心位置,加压使水流透过反渗透膜8后,可打开一次第二阀门6,使内部杂质随极小部分水流排出,而后关闭第二阀门6并通过液压马达207实现第一活塞303和第二活塞309的复位,以此完成一次反渗透处理,使每一次进行处理时内部的杂质都得以排出,避免了现有技术需要长期使用后再将杂质排出容易造成排出杂质累计过多排出不方便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