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PF级试验动物养殖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4028发布日期:2021-12-11 10:1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SPF级试验动物养殖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spf级试验动物养殖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养殖废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spf级试验动物养殖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指在实验室内,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为了进行实验研究,动物实验室通常需要养殖对应的实验动物,这些实验动物的排泄物及清洗废水如果直接排放,不仅不利用环境保护,还会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一种工艺操作简单,运转费用低,处理效果好的spf级试验动物养殖废水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地确保动物的养殖及清洗污水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pf级试验动物养殖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spf级试验动物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调节池和生化处理设备,所述污水调节池左侧上端设置有格栅井,格栅井左侧连通有污水进入管道,格栅井右侧通过底部开口与污水调节池连通,底部开口上安装设置有过滤格栅,所述污水调节池内安装有用于检测污水液位的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液位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液位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安装在污水调节池底部的提升泵信号输入端连接,提升泵的出口端对接有提升管道;
6.所述生化处理设备包括一体化的生化处理池,生化处理池的左侧进口端与提升管道对接连通,生化处理池的内部从进口端至出口端依次设置有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以及过滤区,所述厌氧区和好氧区均安装布置有生物填料,所述生化处理池底部对应好氧区安装布置有曝气装置,所述生化处理池底部对应沉淀区设置有锥形过滤筒,锥形过滤筒的小开口端朝下,且固定在生化处理池的底壁上,锥形过滤筒内安装设置有回流泵,回流泵的出口端对接有回流管,回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厌氧区上端,所述沉淀区和过滤区之间设置有溢流堰板,过滤区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
7.优选的,所述沉淀区和过滤区的下端侧壁上均设置有清污口,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固定在生化处理池底部的曝气管路和曝气管路出口端安装的多个微孔曝气头。
8.优选的,所述污水调节池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池盖板,调节池盖板上安装有倒置的j型通气管,污水调节池的上端侧壁上开设有调节池溢流口。
9.优选的,所述污水调节池的底部中间还安装有空气搅拌装置,空气搅拌装置包括空气管路和多个螺旋型曝气筒,空气管路的出口端对接有螺旋型曝气筒,空气管路的进口端与鼓气泵对接。
10.优选的,所述污水调节池的右侧上端设置有阀门井,阀门井内部设置有砖砌支墩,砖砌支墩上安装固定有供液阀,供液阀的出口端通过提升管道与生化处理池的左侧进口端连通,供液阀的进口端通过提升管道与提升泵的出口端对接,位于污水调节池内的提升管道通过管道支架固定在污水调节池的内壁上。
11.优选的,还包括砂滤过滤器、碳滤过滤器以及消毒池,砂滤过滤器的进口端通过管道与出水口对接,砂滤过滤器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碳滤过滤器的进口端对接,碳滤过滤器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消毒池连通。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废水处理工艺操作简单,运转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能有效地确保动物的养殖及清洗污水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spf级试验动物养殖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一种spf级试验动物养殖废水处理系统中污水调节池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一种spf级试验动物养殖废水处理系统中生化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

污水进入管道,2

格栅井,3

过滤格栅,4

污水调节池,5

空气搅拌装置,6

j型通气管,7

提升泵,8

调节池溢流口,9

提升管道,10
‑ꢀ
管道支架,11

砖砌支墩,12

供液阀,13

生化处理池,14

厌氧区,15

好氧区,16

生物填料,17

曝气装置,18

混凝土基础层,19

回流泵,20

锥形过滤筒,21

沉淀区,22

回流管,23

过滤区,24

溢流堰板,25

出水口,26
‑ꢀ
阀门井。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spf级试验动物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调节池4和生化处理设备,所述污水调节池4左侧上端设置有格栅井2,格栅井2左侧连通有污水进入管道1,格栅井2右侧通过底部开口与污水调节池4连通,底部开口上安装设置有过滤格栅3,由过滤格栅3截留下的杂物定期装入小车,倾倒至垃圾场;所述污水调节池4内安装有用于检测污水液位的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液位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液位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安装在污水调节池4底部的提升泵7 信号输入端连接,提升泵7的出口端对接有提升管道9;
19.所述生化处理设备包括一体化的生化处理池13,生化处理池13的底部安装在混凝土基础层18上,混凝土基础层18铺设在夯实土层上,确保生化处理池13的安装稳定;所述生化处理池13的左侧进口端与提升管道9对接连通,生化处理池13的内部从进口端至出口端依次设置有厌氧区14、好氧区 15、沉淀区21以及过滤区23,所述厌氧区14和好氧区15均安装布置有生物填料16,所述生化处理池13底部对应好氧区15安装布置有曝气装置17,所述生化处理池13底部对应沉淀区21设置有锥形过滤筒20,锥形过滤筒20的小开口端朝下,且
固定在生化处理池13的底壁上,锥形过滤筒20内安装设置有回流泵19,回流泵19的出口端对接有回流管22,回流管22的另一端延伸至厌氧区14上端,所述沉淀区21和过滤区23之间设置有溢流堰板24,过滤区23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25。
20.工作原理:污水通过污水进入管道1进入格栅井2内,通过过滤格栅3 截留去除颗粒杂物后,污水通过底部开口进入污水调节池4,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污水液位达到设定值时,液位控制器控制提升泵7开启,由提升泵7将污水输送至生化处理池13内,经过厌氧区14和好氧区15的处理后,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处理后污水经过沉淀区21,在锥形过滤筒20下方形成污泥沉淀,回流泵19将锥形过滤筒20上方的泥水回流导入厌氧区14,上层液通过溢流堰板24上端进入过滤区23,在过滤区23 底部形成污泥沉淀,上层液最终从出水口25排出。
21.其中,所述沉淀区21和过滤区23的下端侧壁上均设置有清污口,通过清污口,将底部的污泥导出至污泥池,进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运,污泥池的上清液可回流至污水调节池4,进行再处理;所述曝气装置17包括固定在生化处理池13底部的曝气管路和曝气管路出口端安装的多个微孔曝气头。通过微孔曝气头向好氧区15内均匀充氧,提高生化处理效果。
22.所述污水调节池4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池盖板,调节池盖板上安装有倒置的j型通气管6,污水调节池4的上端侧壁上开设有调节池溢流口8。
23.所述污水调节池4的底部中间还安装有空气搅拌装置5,空气搅拌装置5 包括空气管路和多个螺旋型曝气筒,空气管路的出口端对接有螺旋型曝气筒,空气管路的进口端与鼓气泵对接。污水调节池4主要是收集待处理污水,均流均质,为后续处理设施提供稳定的水源;通过鼓气泵、空气管路和螺旋型曝气筒的配合向污水调节池4底部鼓入空气,利用鼓入的气流对污水进行均质搅拌处理,操作使用方便。
24.所述污水调节池4的右侧上端设置有阀门井26,阀门井26内部设置有砖砌支墩11,砖砌支墩11上安装固定有供液阀12,供液阀12的出口端通过提升管道9与生化处理池13的左侧进口端连通,供液阀12的进口端通过提升管道9与提升泵7的出口端对接,位于污水调节池4内的提升管道9通过管道支架10固定在污水调节池4的内壁上。
25.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砂滤过滤器、碳滤过滤器以及消毒池,砂滤过滤器的进口端通过管道与出水口对接,砂滤过滤器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碳滤过滤器的进口端对接,碳滤过滤器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消毒池连通。利用砂滤过滤器和碳滤过滤器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再过滤,最后进入消毒池内,可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消毒后出水回用或进行排放。
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