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辊清洁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47690发布日期:2021-07-13 15:3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辊清洁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辊清洁工具,属于清洁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薄膜的生产一般采用吹塑成型,成型过程中原料先在挤出机中被熔融塑化,熔融塑化后的原料经过吹塑机的机头挤出形成薄壁管,在向上牵引过程中被机头的心轴中喷出的压缩空气吹胀形成薄膜管。薄膜管经过冷却后,从人字形结构中穿过被压平成贴合的薄膜。人字形结构由数量众多的导辊上下依次排列构成,在薄膜牵引压平过程中,导辊会与薄膜接触。因此,需要各导辊的表面干净,不粘有灰尘、毛絮等异物,否则将会刮擦薄膜表面,损伤薄膜。为了保证导辊表面的清洁,需要定期地擦除各导辊表面的灰尘。目前的清理方式主要由操作人员站在脚手架上手持抹布进行清洁,需要将手绕过导辊以清理导辊的另一侧,劳动强度大,而且抹布上灰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清洗或者更换,清洁效率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导辊清洁工具,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方便清理导辊各处表面,提高了清洁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导辊清洁工具,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同一侧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导向机构、毛刷机构和吸尘机构;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滚筒组,每个限位滚筒组包括水平滚筒和竖直滚筒,构成每个限位滚筒组的竖直滚筒贴近所述架体布置;

所述毛刷机构包括若干个环状毛刷,所述环状毛刷的纵向延伸方向位于两个限位滚筒组之间,并且所述环状毛刷的纵向延伸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水平滚筒和竖直滚筒的轴线,各环状毛刷上下依次排列,每个环状毛刷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弧形片,所述弧形片的内侧弧面均布有刷毛。

可选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盒,所述吸尘盒的前端设置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朝向所述毛刷机构。

可选的,所述吸尘口为八字形结构,八字形结构的大口端朝向所述毛刷机构。

可选的,构成每个环状毛刷的两个弧形片的端部均设置有固定片,两个弧形片通过穿过固定片的螺栓紧固连接。

可选的,所述架体包括一竖杆,每个限位滚筒组分别固定在所述竖杆的上下两端。

可选的,所述架体还包括斜杆,所述斜杆的前端与竖杆连接,构成所述环状毛刷的右侧弧形片以及构成所述吸尘机构的吸尘盒均固定在所述斜杆上。

可选的,所述架体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前端与斜杆的后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推杆的后端向上倾斜。

可选的,所述推杆的后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辊清洁工具,在上下两个限位滚筒组的引导下沿着导辊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同时,还使环状毛刷套在导辊的外侧与导辊保持同心。在推动清洁工具移动的过程中,环状毛刷将导辊表面的积灰刷起,刷起的灰尘被吸尘口吸入集尘盒中,灰尘被截留后干净的空气排出,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方便清理导辊各处表面,提高了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辊清洁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辊清洁工具中环状毛刷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辊清洁工具中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限位滚筒组;110、水平滚筒;120、竖直滚筒;200、环状毛刷;210、弧形片;211、固定片;212、螺栓;220、刷毛;310、吸尘盒;320、吸尘口;410、竖杆;420、斜杆;430、推杆;431、把手;500、导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辊清洁工具,包括架体,架体的同一侧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导向机构、毛刷机构和吸尘机构。其中,导向机构用于引导清洁工具沿着导辊的长度方向向前移动,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清洁工具的移动方向;毛刷机构用于将导辊表面的积灰刷起,吸尘机构用于将刷起的灰尘吸入收集起来。

为了能使清洁工具顺着导辊500的长度方向移动,导向机构具体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滚筒组100,每个限位滚筒组100包括水平滚筒110和竖直滚筒120,构成每个限位滚筒组100的竖直滚筒120贴近架体布置。

具体的,毛刷机构包括若干个环状毛刷200,环状毛刷200的纵向延伸方向位于两个限位滚筒组100之间,并且环状毛刷200的纵向延伸方向同时垂直于水平滚筒110和竖直滚筒120的轴线,各环状毛刷200上下依次排列,每个环状毛刷200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弧形片210,弧形片210的内侧弧面均布有刷毛220,刷毛220的延伸方向朝向环形毛刷的中心。

如图1-图3中所示,用于引导薄膜走向的导辊上下间隔一定距离依次排列,图1-图3中示出了每次清理两根导辊时的情形。其中,每个限位滚筒组100的水平滚筒110和竖直滚筒120布置成直角状,两个限位滚筒组100相向对称布置。上方的限位滚筒组100中的水平滚筒110和竖直滚筒120分别沿着第一根导辊的顶面和侧面滚动,下方的限位滚筒组100中的水平滚筒110和竖直滚筒120分别沿着第四根导辊的底面和侧面滚动,中间的两根导辊为被清洁导辊。在两个限位滚筒组100的配合下,清洁工具沿着导辊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环状毛刷200也保持与导辊同心移动,将导辊表面各处的积灰刷起。

具体的,吸尘机构包括吸尘盒310,吸尘盒310的前端设置有吸尘口320,吸尘口320朝向毛刷机构。两个环状毛刷200应当处于吸尘口320在竖直方向的延伸区域内,以将灰尘及时全部吸入吸尘盒310中。其中,吸尘盒310采取现有技术中应用的常规结构,例如,吸尘盒310内部需要设置滤芯、吸风机,吸尘盒310的后部需要开设排风口。灰尘随着气流从吸尘口320吸入,灰尘被滤芯隔离后,干净的空气从排风口排出。

进一步的,吸尘口310优选设置为八字形结构,八字形结构的大口端朝向毛刷机构。

为了方便将环状毛刷200套在导辊的外周,特将环状毛刷200设置作为分体结构。具体的,如图4-图6中所示,构成每个环状毛刷200的两个弧形片210的端部均设置有固定片211,两个弧形片210通过穿过固定片211的螺栓212紧固连接。进行清理工作前,使先将构成环状毛刷200的右侧弧形片210扣在导辊的右半侧,在将左侧弧形片210从导辊的另一侧扣合在右侧弧形片210上,并用螺栓212将两侧的弧形片210锁紧。

进一步的,如图1-图3、图7中所示,用于安装各部件的架体包括一竖杆410,每个限位滚筒组100分别固定在竖杆410的上下两端。具体安装方式为:将水平滚筒110和竖直滚筒120的滚筒轴端部垂直固定在一起形成直角结构,将直角结构的顶角部位固定在竖杆410上。

进一步的,架体还包括斜杆420,斜杆420的前端与竖杆410连接,构成环状毛刷200的右侧弧形片210以及构成吸尘机构的吸尘盒310均固定在斜杆420上。设置两个环状毛刷200时,斜杆420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斜杆420呈人字形布置,吸尘盒310跨设在两根斜杆420之间。

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推动清洁工具向前移动,架体还包括推杆430,推杆430的前端与斜杆420的后端连接,并且推杆430的后端向上倾斜,便于施力。更进一步的,推杆430的后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把手431,方便控制推杆430。

使用时,操作人员站在搭建的脚手架上,将上下两个限位滚筒组100的水平滚筒110和竖直滚筒120分别抵靠在对应的导辊表面,环状毛刷200套在导辊的外侧,与导辊保持同心。然后,启动吸尘结构,握住推杆430使清洁工具沿着导辊的长度方向向前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环状毛刷200将导辊表面的积灰刷起,刷起的灰尘被吸尘口320吸入集尘盒中,灰尘被截留后干净的空气从排风口排出。清洁至导辊的另一端时,关闭吸尘机构,解除构成环状毛刷200的左侧弧形片210与右侧弧形片210之间的连接,使清洁工具与导辊分离,参照上述方法进行下一组导辊的清洁即可。相比于传统用抹布清洁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工具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方便清理导辊各处表面,提高了清洁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