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IFAS工艺的多级串联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6617发布日期:2021-12-11 11:49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IFAS工艺的多级串联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ifas工艺的多级串联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ifas工艺的多级串联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ifas工艺是指泥膜共生氨氧化水处理技术结合活性污泥

生物膜共生技术和厌氧氨氧化技术的优点,通过对微环境的调控,对低碳氮比农村、城镇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可达到深度脱氮除磷的处理效果。
3.目前,一般的污水处理中多采用单一填料的ifas工艺,来达到增加生物量的目的,而实际运行中,单一填料的处理效果差,且沿着水流方向往往呈现污染负荷逐渐减小的趋势,污水处理设施应变能力不足,容易呈现出前段与设计相差甚远而后段填料生物量增加偏少的情况,同时ifas工艺中混合液回流、污泥回流、曝气等所需设备种类多样,给维护修理带来困难,存在改进空间。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ifas工艺的多级串联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ifas工艺的多级串联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基于ifas工艺的多级串联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a、好氧池b、好氧池c和沉淀池;
7.所述厌氧池的一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管,所述厌氧池内安装有空气搅拌器,且所述厌氧池的顶部通过设置的过水堰与所述缺氧池连通;
8.所述缺氧池的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水孔与所述好氧池a连通;
9.所述好氧池a内填充有仿水草固定填料,且所述好氧池a的顶部通过设置的第二过水孔与所述好氧池b连通;
10.所述好氧池b内填充有聚氨酯海绵固定填料,且所述好氧池b的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三过水孔与所述好氧池c连通;
11.所述好氧池c内填充有悬浮填料,且所述好氧池c通过设置的出水堰与所述沉淀池连通;
12.所述沉淀池内安装有污泥斗,且所述污泥斗的进口设置有进水槽,且所述进水槽靠近所述好氧池c的出水堰一侧设置,所述污泥斗的出口设置有出水槽,且所述出水槽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泥管和出水管,所述沉淀池内还设置有污泥回流槽,且所述污泥回流槽通过设置的第四过水孔与所述厌氧池连通;
13.还包括:曝气管、混合液回流气提塔、污泥回流气提塔;
14.所述缺氧池、好氧池a、好氧池b和好氧池c内均安装有所述曝气管;
15.所述混合液回流气提塔的进口连通所述好氧池c,所述混合液回流气提塔的出口连通所述缺氧池;
16.所述污泥回流气提塔的进口连通所述污泥斗,所述污泥回流气提塔的出口连通所述污泥回流槽。
17.优选的,还包括plc控制器,以及电性连接在所述plc控制器上的风机,且所述风机为所述曝气管、空气搅拌器、混合液回流气提塔、污泥回流气提塔提供气源,且所述曝气管、空气搅拌器、混合液回流气提塔、污泥回流气提塔与所述风机连接的供气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阀,且所述电磁阀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18.优选的,所述仿水草填料通过尼龙绳及尼龙扎带双绑扎固定于条形填料框架中,且所述仿水草填料的比表面积为5000m2/m3‑
8000m2/m3,在所述好氧池a内的填充比为20%

35%;
19.所述聚氨酯海绵固定填料置于球形填料框中,且所述聚氨酯海绵填料的比表面积为2000m2/m3‑
4000m2/m3,在所述好氧池b内的填充比为20%

35%;
20.所述悬浮填料置于孔板式填料框中,且所述悬浮填料的比表面积为200m2/m3‑
1000m2/m3,在所述好氧池c内的填充比为20%

35%。
21.优选的,所述进水槽内布置有导流通道和导流板;
22.所述出水槽内布置有排污堰和出水渠。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该基于ifas工艺的多级串联污水处理装置,污水通过进水管通入装置内,并流经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a、好氧池b、好氧池c和沉淀池,其中三级串联的好氧池中均设置有填料,各填料的比表面积呈递减设置,符合污染负荷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便于积累形成微生物的多级环境,形成多级串联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在不同段处理更具针对性,污水的处理效果显著,同时,利用plc控制器实时把控各管路的启闭,以及各辅助装置的启停,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沉淀池的横向结构剖视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沉淀池的纵向结构剖视图。
28.图中:1、厌氧池;11、进水管;12、空气搅拌器;2、缺氧池;21、第一过水孔;3、好氧池a;31、仿水草固定填料;32、第二过水孔;4、好氧池b;41、聚氨酯海绵固定填料;42、第三过水孔;5、好氧池c;51、悬浮填料;52、出水堰;6、沉淀池;61、污泥斗;62、进水槽;621、导流通道;622、导流板;63、出水槽;631、排泥管;632、出水管;633、排污堰;634、出水渠;7、曝气管;8、混合液回流气提塔;9、污泥回流气提塔;10、plc控制器;101、风机;102、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31.请参阅图1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
32.一种基于ifas工艺的多级串联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a3、好氧池b4、好氧池c5和沉淀池6;
33.厌氧池1的一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管11,厌氧池1内安装有空气搅拌器12,且厌氧池1的顶部通过设置的过水堰13与缺氧池2连通;
34.其中,缺氧池2的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水孔21与好氧池a3连通;好氧池a3内填充有仿水草固定填料31,且好氧池a3的顶部通过设置的第二过水孔32与好氧池b4连通;好氧池b4内填充有聚氨酯海绵固定填料41,且好氧池b4的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三过水孔42与好氧池c5连通;好氧池c5内填充有悬浮填料51,且好氧池c5通过设置的出水堰52与沉淀池6连通;沉淀池6内安装有污泥斗61,且污泥斗61的进口设置有进水槽62,且进水槽62靠近好氧池c5的出水堰52一侧设置,污泥斗61的出口设置有出水槽63,且出水槽63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泥管631和出水管632,沉淀池6内还设置有污泥回流槽64,且污泥回流槽64通过设置的第四过水孔641与厌氧池1连通;
35.还包括:曝气管7、混合液回流气提塔8、污泥回流气提塔9;缺氧池2、好氧池a3、好氧池b4和好氧池c5内均安装有曝气管7;混合液回流气提塔8的进口连通好氧池c5,混合液回流气提塔8的出口连通缺氧池2;
36.污泥回流气提塔9的进口连通污泥斗61,污泥回流气提塔9的出口连通污泥回流槽64,污水通过进水管11通入该污水处理装置内,并流经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a3、好氧池b4、好氧池c5和沉淀池6,其中三级串联的好氧池中分别设置有仿水草填料31、聚氨酯海绵固定填料41和悬浮填料51,便于积累形成微生物的多级环境,形成多级串联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在不同段处理更具针对性,污水的处理效果显著。
37.本实施例中,还包括plc控制器10,以及电性连接在plc控制器10上的风机101,且风机101为曝气管7、空气搅拌器12、混合液回流气提塔8、污泥回流气提塔9提供气源,且曝气管7、空气搅拌器12、混合液回流气提塔8、污泥回流气提塔9与风机101连接的供气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阀102,且电磁阀102与plc控制器10电性连接,通过plc控制器10实时把控各管路的启闭,以及各辅助装置的启停,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自动化程度高,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的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38.具体的,仿水草填料31通过尼龙绳及尼龙扎带双绑扎固定于条形填料框架中,且仿水草填料31的比表面积为5000m2/m3‑
8000m2/m3,在好氧池a3内的填充比为20%

35%;
39.聚氨酯海绵固定填料41置于球形填料框中,且聚氨酯海绵填料的比表面积为2000m2/m3‑
4000m2/m3,在好氧池b4内的填充比为20%

35%;
40.悬浮填料51置于孔板式填料框中,且悬浮填料51的比表面积为200m2/m3‑
1000m2/
m3,在好氧池c5内的填充比为20%

35%,各填料采用模块化设置,且各填料的比表面积呈递减设置,符合污染负荷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
41.值得说明的是,进水槽62内布置有导流通道621和导流板622,便于将污水引入污泥斗61中进行沉淀;
42.出水槽63内布置有排污堰633和出水渠634,便于污水及污泥的分流排放。
43.本实施例的基于ifas工艺的多级串联污水处理装置在使用时,污水通过进水管11通入该污水处理装置内,并流经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a3、好氧池b4、好氧池c5和沉淀池6,其中三级串联的好氧池中分别设置有仿水草填料31、聚氨酯海绵固定填料41和悬浮填料51,各填料采用模块化设置,且各填料的比表面积呈递减设置,符合污染负荷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便于积累形成微生物的多级环境,形成多级串联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在不同段处理更具针对性,污水的处理效果显著;
44.同时,利用plc控制器10实时把控各管路的启闭,以及各辅助装置的启停,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普及和推广。
4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