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4863发布日期:2021-08-06 13:0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阻垢功能的净水器,特别是指一种能够在关闭状态下,使得水和阻垢剂相互脱离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具有阻垢水质功能的净水器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质硬度,这种净水器虽然效果较好,但是成本偏高。

另一种技术是区别于化学离子交换法的物理软水方法,是通过阻垢剂将水中的钙镁离子打包成结晶体存在于水中,使其在水中不结垢,目前,常用的阻垢剂为硅磷晶。该技术虽然成本较低,但是使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即水流关闭后,由于阻垢剂始终浸没在水中,并在水中发生缓慢溶解,导致二次开启净水器后,净水器初始出水的含磷浓度过高,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其目的在于克服二次开启后,净水器初始出水的含磷浓度过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净水器,包括进水口和阻垢剂层,进水口的水流经阻垢剂层,所述进水口上设有开关阀,开关阀关闭时,阻垢剂层和外界的空气接触;所述净水器还包括储水腔和文丘里结构的水道,所述水道跟阻垢剂层连通,并且位于阻垢剂层的下方,该水道包括负压段,所述储水腔跟负压段连通。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水腔的腔壁上设有跟负压段连通的进/出水孔。开关阀开启时,储水腔中的水从进/出水孔吸出进入负压段;开关阀关闭时,阻垢剂层的水经进/出水孔回流至储水腔内。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水腔上安装有跟负压段连通的导流管。开关阀开启时,储水腔中的水从导流管吸出进入负压段;开关阀关闭时,阻垢剂层的水经导流管回流至储水腔中。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道还包括跟负压段连通的收缩段,收缩段连接于负压段的下端;所述储水腔的底面高度大于或等于收缩段的上端口的高度。能提升储水腔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净水器还包括复合滤芯,复合滤芯的集水孔形成收缩段。净水器兼具净化和除垢功能。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水腔呈环状,它安装于复合滤芯和阻垢剂层之间,储水腔的中部具有环形通道,至少该环形通道的下端部分形成负压段。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净水器还包括内腔体、外腔体和出水口,至少部分内腔体位于外腔体内,并且内腔体的下端跟外腔体连通,所述进水口连接于外腔体,所述出水口连接于内腔体,并且复合滤芯、储水腔以及阻垢剂层自下而上安装于内腔体内。由于开关阀安装于进水口上,当开关阀关闭后,内、外腔体长期处于无压状态,因此可适当降低内、外腔体的强度要求,减少生产成本。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腔体的上端设有通气口,所述净水器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安装于通气口。当进水口上的开关阀打开时,受流水作用单向阀关闭,水流按正常路径流动;当进水口上的开关阀关闭时,单向阀自动打开,此时内腔体和外界空气连通。这样可避免出水口受水柱影响堵塞,导致空气无法进入的问题,尤其是当出水口上连接花洒的情况。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充分地利用了文丘里效应,开关阀开启时,储水腔中的水被吸入负压段,储水腔放水;开关阀关闭时,阻垢剂层中的水又会逐渐回流至储水腔内,储水腔储水,阻垢剂跟水基本脱离,以此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含磷浓度高的问题,同时延长阻垢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净水器,包括进水口11、开关阀12(手动阀或电动阀均可)、出水口13(出水口上不设置阀门)、腔体7、储水腔5和阻垢剂层6(通常为硅磷晶材质)。本实施例中,储水腔5呈圆环形,它的中部形成环形通道50,同时储水腔5上连接有导流管52,该导流管52伸向环形通道50,并靠近进水口11的进水端。继续参照图1,储水腔5和阻垢剂层6同时安装于腔体7内,储水腔5位于阻垢剂层6的下方;出水口13连接于腔体7的上部;进水口11的进水端连接于腔体7的下端,开关阀12安装于进水口11上。开关阀12打开时,水流从进水口11流入环形通道50,此时进水口11和环形通道50形成文丘里结构的水道,其中进水口11的口径较小作为收缩段,环形通道50的口径较大作为负压段。当开关阀12开启时,储水腔5中的水通过导流管52被吸入环形通道50(负压段),储水腔5放水;开关阀12关闭时,阻垢剂层6中的水又会逐渐回流至储水腔5内,储水腔5储水,阻垢剂跟水基本脱离,以此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高浓度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参照图2,一种净水器,包括进水口11、开关阀12、出水口13(出水口上不设置阀门)、内腔体2、外腔体3、复合滤芯4、储水腔5以及阻垢剂层6。

外腔体3在水平方向的截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它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外腔体3在竖直方向的截面大致呈“凸”字形。进水口11连接于外腔体3上部的凸起部分31;所述开关阀12可以是手动阀也可以是电动阀,它安装于进水口11上。

内腔体2安装于外腔体3内,为了便于内腔体2和外腔体3的配合,内腔体2的形状通常跟外腔体3类似或者相同,但是其尺寸略小于外腔体3。如图所示,内腔体2安装于外腔体3中时,内腔体2和外腔体3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水流在间隙内顺畅流动。本实施例中,内腔体2在水平方向的截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它的形状通常跟外腔体3的形状适配。内腔体2在竖直方向的截面大致也呈“凸”字形。出水口13的一端穿过外腔体3,并连接于内腔体2上部的凸起部分21,此外,本方案中出水口13上通常不设置阀门,以保证净水器关闭后,内腔体2和外界的空气保持连通。

内腔体2的下端(跟复合滤芯4相对应的部分)开设有多个通孔(图中未画出),以确保内腔体2和外腔体3中的水在下端相互连通。

继续参照图2,所述内腔体2内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复合滤芯4、储水腔5以及阻垢剂层6。复合滤芯4安装于内腔体2的下部,复合滤芯4的集水孔40沿竖直方向延伸;阻垢剂层6(通常为硅磷晶)平铺于内腔体2的上部;储水腔5呈环状,通常为圆环状,它的中部形成环形通道50,该环形通道50的上、下两端分别跟阻垢剂层6和复合滤芯4的集水孔40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通道50为直通道,环形通道50和集水孔40位于同一轴心线上。开关阀12打开时,水流从集水孔40流入环形通道50并在此处产生文丘里效应,此时集水孔40和环形通道50共同形成文丘里结构的水道,其中集水孔40的口径较小作为收缩段,环形通道50的口径较大作为负压段。

同时参照图3,环形通道50的下部,本实施例为环形通道50底部开设有进/出水孔51,该进/出水孔51通常只有一个小孔。

继续参照图2,开关阀12开启时,完整的水流通道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进水口11中的水首先经过内腔体2和外腔体3之间的间隙,沿着该间隙向下流动,然后从内腔体2下端的通孔进入内腔体2内,在内腔体2内,水流自下而上依次经过复合滤芯4的集水孔40、储水腔5的环形通道50、阻垢剂层6以及内腔体2的凸起部分21,最后从出水口13流出。由于环形通道50的直径明显大于集水孔40的孔径,因此集水孔40中的水流经环形通道50时会发生文丘里效应,水流在集水孔40内的流速明显大于水流在环形通道50内的流速,此时储水腔5内的水会从进/出水孔51吸出,并使得储水腔5内部逐渐放空。当开关阀12关闭时,即净水器关闭后,外界的空气直接从出水口13进入,并使得储水腔5上方的水,尤其是阻垢剂层6中的水从进/出水孔51逐渐回流至储水腔5内,实现阻垢剂和水的脱离,从而解决现有技术浓度高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图中为了显示方便,储水腔5、阻垢剂层6等的体积比例只作参考,实际应用中,储水腔5的体积明显大于阻垢剂层6等的体积,以此保证储水腔5上方的水能基本回流至储水腔5内部,进而确保阻垢剂层6和水基本分离。

实施例三

参照图4,本实施例跟上述实施例二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出水口11的另一端连接有花洒10,由于花洒10的管子101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水柱,同时花洒10的喷嘴处容易出现水膜,导致空气无法进入内腔体2,因此本实施例在内腔体2的凸起部分21开设通气口(图中未标出),并在该通气口处增设单向阀23。当进水口11上的开关阀12打开时,受流水作用单向阀23关闭,水流按正常路径流动;当进水口11上的开关阀12关闭时,单向阀23自动打开,此时内腔体2和外界空气连通。这样可避免出水口受水柱影响堵塞,导致空气无法进入的问题。

另外,本实施例中储水腔5的环形通道50呈圆锥形,环形通道50的小直径端跟集水孔40连接,并且小直径端的直径等于集水孔40的孔径,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这不仅能使储水腔5获得更大的相对体积,而且也更有利于使文丘里效应得到增强。

实施例四

参照图5,本实施例跟上述实施例三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外腔体3的高度较低,内腔体2只有一部分位于外腔体3内。具体的,跟复合滤芯4对应的部分内腔体2位于外腔体3内。相比于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位于储水腔5上方的水较少,这样便可适当减小储水腔5的体积。为此,本实施例的储水腔5为半圆环形,从图中可以看出,左半侧为储水腔5,右半侧(与半圆环形储水腔适配的半圆环形部分)则由其它的过滤材料部8填充,即本实施例的环形通道50是由左半侧的储水腔5和右半侧的过滤材料部8围合而成,在解决高浓度问题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了净化效果。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