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3770发布日期:2021-09-29 03: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提升泵(2);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有配水部件(3),底部具有多个排泥部(15),所述外壳(1)内设有用于将外壳(1)内分成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的隔板(14);所述上部区域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过滤部(12)、第三过滤部(13)和斜管沉淀部(16),所述下部区域内设有第一过滤部(11),所述第一过滤部(11)设有第一进水口(111)和第一出水口(112),所述斜管沉淀部(16)设有第二出水口(161)和沉淀区排泥口(45);所述提升泵(2)包括进口端(21)和出口端(22),所述进口端(21)与所述第一出水口(112)连通,所述出口端(22)与所述配水部件(3)连通;其中,水经所述第一进水口(111)进入所述第一过滤部(11)处理,由所述第一出水口(112)经所述提升泵(2)进入所述配水部件(3)布水,所述配水部件(3)布水之后水依次经所述第二过滤部(12)、所述第三过滤部(13)和所述斜管沉淀部(16)处理,之后水从所述第二出水口(161)排出,沉淀物分别从所述排泥部(15)和所述沉淀区排泥口(45)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111)和第一出水口(112)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部(11)宽度方向的两侧;沿从所述第一进水口(111)到所述第一出水口(112)的方向,所述第一过滤部(11)内依次设有第一挡板(114)和第二挡板(115),所述第一挡板(114)和所述第二挡板(115)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挡板(114)与所述外壳(1)的底壁之间设有间隙(117),所述第二挡板(115)与所述外壳(1)的底壁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部(11)包括一级滤池填料(113),所述一级滤池填料(113)底部设有第一曝气部件(1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部件(3)包括分配槽(31)和至少一个分水槽(32),所述分配槽(31)设置于所述分水槽(32)的上方;其中,所述分配槽(31)设有对应所述分水槽(32)数量的第一溢流口(311),所述第一溢流口(311)用于将所述分配槽(31)内的水流至所述分水槽(32),所述分水槽(32)设有多个第二溢流口(321),所述第二溢流口(321)用于将所述分配槽(31)内的水流至所述第二过滤部(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部(12)设有第一支撑架(122),所述第一支撑架(122)上方设有二级滤池填料(121);所述第三过滤部(13)设有第二支撑架(132),所述第二支撑架(132)上方设有三级滤池填料(13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部(16)与所述外壳(1)的侧壁之间设有内流道(162),所述内流道(162)与所述斜管沉淀部(16)的底部连通;所述斜管沉淀部(16)的顶部设有集水板(163),所述集水板(163)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三过滤部(13)处理后的水收集并导入内流道(16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部(16)设有多个紧密排列的斜管(164);所述第二出水口(161)设置于所述斜管(164)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板(163)上方设有第二曝气部件(17)。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二过滤部(12)和所述第三过滤部(13)的拔风管(18)。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部(15)包括斜板(151),所述排泥部(15)的底部具有排泥口(152),所述斜板(151)自所述排泥部(15)的侧壁向所述排泥口(152)斜向倾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低能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和提升泵;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配水部件,底部具有多个排泥部,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将外壳内分成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的隔板;所述上部区域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过滤部、第三过滤部和斜管沉淀部,所述下部区域内设有第一过滤部,所述第一过滤部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斜管沉淀部设有第二出水口和沉淀区排泥口;所述提升泵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出口端与所述配水部件连通,本发明仅有一台提升泵,极大的降低了运行能耗和维护管理成本,同时一体化设计极大的减少了建设费用。设费用。设费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牡 韩慧铭 黎泽华 苏英强 林晓峰 段梦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9/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