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分级处理用循环自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13576发布日期:2021-03-26 20:1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分级处理用循环自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主要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分级处理用循环自检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3.根据专利公开号为cn109179787b所提供的一种自动化污水分级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预处理箱、滑轨、箱体和第一电机箱,所述箱体一侧的顶部连通有捞取箱,且捞取箱的一侧连通有连通管,箱体的内壁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竖杆和第一积水箱,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自动化污水分级处理装置,配合预处理箱、箱体、捞取箱、轮转箱和出料箱的设置,对污水进行分级处理,对污水进行彻底的净化,再配合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一倾斜网板和第二倾斜网板的设置,对污水中的污物进行充分的过滤,使污水彻底的固液分离,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净化装置过于简单,很容易导致污水净化不完全的问题。
4.上述的污水分级处理装置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仅完成了对污水的固液分离处理,但是处理后的污水质量如何却没有较好的检测方式,容易引起污水处理不彻底而导致后续使用过程中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在污水分级处理过程中能够进行循环自检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污水分级处理用循环自检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分级处理用循环自检装置,包括电催化箱、检测桶、净水箱和阶梯结构平台,所述阶梯结构平台包括有平台座和三级阶梯架,所述平台座共设有三个,每个所述平台座逐一设置于三级阶梯架顶部,所述电催化箱、检测桶和净水箱从高到低依次安装于三个平台座上表面,且每个所述平台座中心处均开设有圆孔,所述电催化箱的下端设有第一抽吸泵,所述检测桶的下端设有第二抽吸泵;所述电催化箱底部设有中空座,所述中空座内设有电极座,所述电极座顶部连接有电极棒,所述电极棒顶部贯穿电催化箱底板并延伸至内部,且所述电催化箱底部分别连接有排污管和回水管,所述排污管远离电催化箱一端与第一抽吸泵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回水管远离电催化箱一端与第二抽吸泵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检测桶一侧的上端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检测桶上位于所述水位传感器的下方设有水质传感器,所述检测桶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检测桶一端与第二抽
吸泵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电催化箱与检测桶之间连接有第一输送管,所述检测桶与净水箱之间连接有第二输送管,且所述电催化箱远离检测桶一侧上端分别连接有污水管和催化剂管,所述净水箱底部连接有净水排放管。
7.进一步的,所述电催化箱顶部连接有第一排气管,且所述电催化箱底板与电极棒的贯穿部位设有绝缘密封套。
8.进一步的,所述电催化箱内底壁上对应排污管的连接部位设有凹槽通道,且所述排污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电催化箱底板下表面通过螺钉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电催化箱内部竖直设有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管壁上均匀设有若干注射孔,所述注射管下端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底部与电催化箱内底壁相固定,且所述回水管贯穿电催化箱底板并延伸至内部与单向阀贯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桶顶部连接有第二排气管,所述检测桶顶部位于第二排气管一侧设有气体监测传感器,所述检测桶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下表面中心处安装有搅拌电机,且所述固定座顶部为圆台结构,所述检测桶内部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一端竖直贯穿圆台结构的顶部中心处并延伸至固定座下表面与搅拌电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搅拌轴与固定座的贯穿部位设有密封轴套,所述搅拌轴从上到下等距设有三个环座,每个所述环座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搅拌叶片,且每两个上下相邻的搅拌叶片之间倾斜连接有稳定杆,两侧的所述稳定杆均相互对称。
11.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位于搅拌电机靠近水质传感器一侧,所述排水管远离第二抽吸泵一端贯穿固定座并延伸至圆台结构的边缘一侧,且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固定座下表面通过螺钉固定。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抽吸泵出水口连接有回收管。
13.进一步的,所述净水箱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抵接块和第二抵接块,所述第一抵接块和第二抵接块斜对称设置并通过螺丝与净水箱内壁相固定,所述第一抵接块和第二抵接块上端设有滤板,所述滤板由框架和滤网组成,所述滤网镶嵌于框架内,所述框架上表面靠近第一抵接块一端设有提拉把手,所述框架上表面靠近第二抵接块一端设有弧形挡污片。
14.进一步的,所述净水排放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与净水箱底板下表面通过螺钉固定。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管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二输送管上安装有第五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与电催化箱靠近检测桶一侧的外壁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五电磁阀与检测桶靠近净水箱一侧的外壁下端通过螺钉固定,且所述第二输送管远离检测桶一端与净水箱顶板中心处相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污水通过电催化箱实施电催化处理后,由第一输送管排放到检测桶内进行严格的水质检测工作,检测桶中水量受到水位传感器的监测,在合适的水量下停止继续排入,随后通过水质传感器来精确的检测出当前污水的质量是否达标,如达标则直接通过第二输送管排放到净水箱内,而不达标则通过排水管、第二抽吸泵将和回水管的连通,将当前污水从新送入电催化箱内再次进行电催化处理,直至达标为止,本发明不仅提高了污水
处理质量,同时也能够极大程度的避免了污水处理不彻底而引起的后续不良问题,减少风险的发生。
17.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电催化箱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2中的a区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的检测桶内部结构剖视图;图5为图4中的b区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的搅拌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净水箱内部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的滤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平台座结构示意图。
19.附图说明:1、电催化箱;1a、凹槽通道;11、污水管;12、第一排气管;13、中空座;131、电极座;132、电极棒;133、绝缘密封套;14、注射管;141、注射孔;142、单向阀;15、催化剂管;2、检测桶;21、第二排气管;22、固定座;221、圆台结构;23、搅拌电机;24、搅拌组件;241、搅拌轴;242、环座;243、搅拌叶片;244、稳定杆;245、密封轴套;25、水质传感器;26、水位传感器;27、气体监测传感器;3、净水箱;3a、第一抵接块;3b、第二抵接块;31、滤板;311、框架;3111、提拉把手;3112、弧形挡污片;312、滤网;4、阶梯结构平台;41、平台座;411、圆孔;42、三级阶梯架;5、第一抽吸泵;51、排污管;511、第一电磁阀;52、回收管;6、第二抽吸泵;61、排水管;611、第二电磁阀;62、回水管;7、第一输送管;71、第四电磁阀;8、第二输送管;81、第五电磁阀;9、净水排放管;91、第三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3.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2、3和9所示,一种污水分级处理用循环自检装置,包括电催化箱1、检测桶2、净水箱3和阶梯结构平台4,所述阶梯结构平台4包括有平台座41和三级阶梯架42,所述平台座41共设有三个,每个所述平台座41逐一设置于三级阶梯架42顶部,所述
电催化箱1、检测桶2和净水箱3从高到低依次安装于三个平台座41上表面,且每个所述平台座41中心处均开设有圆孔411,圆孔411的设计能够实现电催化箱1、检测桶2和净水箱3底部的管道、阀门或电机等物体的无阻挡安装,所述电催化箱1的下端设有第一抽吸泵5,所述检测桶2的下端设有第二抽吸泵6,第一抽吸泵5和第二抽吸泵6分别用于排污和回水循环时能提供充沛的动力,所述电催化箱1与检测桶2之间连接有第一输送管7,所述检测桶2与净水箱3之间连接有第二输送管8,三级阶梯架42的设计则较好的使得电催化箱1、检测桶2和净水箱3之间的第一输送管7和第二输送管8排水更加方便,减少了水泵设备的使用,降低能耗,且所述电催化箱1远离检测桶2一侧上端分别连接有污水管11和催化剂管15,污水管11能够将经过沉淀和过滤后的污水送入电催化箱1实施更深层次的精细处理,催化剂管15则将液体形态的催化剂送入电催化箱1与污水进行混合,所述电催化箱1底部设有中空座13,所述中空座13内设有电极座131,所述电极座131顶部连接有电极棒132,所述电极棒132顶部贯穿电催化箱1底板并延伸至内部,通过电极座131连接外部电源,使得电极棒132通电在电催化箱1内与混合有催化剂的污水产生反应,电极棒132一般分为阴极棒和阳极棒,因电催化处理污水方式为常规技术,此处不做详细说明,且所述电催化箱1底部分别连接有排污管51和回水管62,所述排污管51远离电催化箱1一端与第一抽吸泵5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抽吸泵5出水口连接有回收管52,经过电催化处理的污水处于排放状态后从第一输送管7排放到检测桶2内,而残留在电催化箱1内的电解残留物质和少量污水则通过排污管51流出,利用第一抽吸泵5工作快速流入回收管52并送往指定的回收区。
24.具体的,请参照附图1

3所示,所述电催化箱1顶部连接有第一排气管12,便于将电解催化时污水中产生的有毒气体排出并送往相应的曝气处理设备,且所述电催化箱1底板与电极棒132的贯穿部位设有绝缘密封套133,降低了污水渗漏的可能性,同时也避免了漏电现象,所述电催化箱1内底壁上对应排污管51的连接部位设有凹槽通道1a,在排放电解残留物质和少量污水时能够更加彻底,且所述排污管51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511,所述第一电磁阀511与电催化箱1底板下表面通过螺钉固定,由第一电磁阀511的启闭功能来实施电催化箱1底部的排污工作,开启时配合第一抽吸泵5将电解残留物质和少量污水尽快排出,关闭时则保护电催化箱1内的污水不会流失。
25.具体的,请参照附图1所示,所述第一输送管7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71,所述第二输送管8上安装有第五电磁阀81,所述第四电磁阀71与电催化箱1靠近检测桶2一侧的外壁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五电磁阀81与检测桶2靠近净水箱3一侧的外壁下端通过螺钉固定,且所述第二输送管8远离检测桶2一端与净水箱3顶板中心处相连接,第四电磁阀71开启,电催化箱1将处理后的待检水经过第一输送管7排放到检测桶2内,第五电磁阀81开启检测桶2内经过质检合格的达标水经过第二输送管8排放到净水箱3内。
26.具体的,请参照附图1、4、5和6所示,所述检测桶2一侧的上端设有水位传感器26,所述检测桶2上位于所述水位传感器26的下方设有水质传感器25,分别用于检测水位和水质,所述检测桶2顶部连接有第二排气管21,所述检测桶2顶部位于第二排气管21一侧设有气体监测传感器27,用于检测当前水中有无毒害气体排出,如果有则从第二排气管21排出并送往相应的曝气处理设备,所述检测桶2底部设有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下表面中心处安装有搅拌电机23,且所述固定座22顶部为圆台结构221,所述检测桶2内部设有搅拌组件24,所述搅拌组件24包括有搅拌轴241,所述搅拌轴241一端竖直贯穿圆台结构221的顶部中
心处并延伸至固定座22下表面与搅拌电机23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搅拌轴241与固定座22的贯穿部位设有密封轴套245,减少渗漏可能性,所述搅拌轴241从上到下等距设有三个环座242,环座242套接在搅拌轴241上利用螺钉固定,能够方便拆卸,每个所述环座242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搅拌叶片243,且每两个上下相邻的搅拌叶片243之间倾斜连接有稳定杆244,两侧的所述稳定杆244均相互对称,通过搅拌电机23带动搅拌轴241旋转,使得搅拌叶片243将水进行搅拌,稳定杆244则较好的帮助搅拌叶片243保持稳定,受到搅拌的水更容易均匀其中的物质,以便于水质传感器25的检测工作更加精确。
27.具体的,请参照附图3

5所示,所述电催化箱1内部竖直设有注射管14,所述注射管14的管壁上均匀设有若干注射孔141,所述注射管14下端设有单向阀142,所述单向阀142底部与电催化箱1内底壁相固定,且所述回水管62贯穿电催化箱1底板并延伸至内部与单向阀142贯通连接,所述检测桶2底部连接有排水管61,所述排水管61远离检测桶2一端与第二抽吸泵6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回水管62远离电催化箱1一端与第二抽吸泵6出水口相连接,当水质不合格时,第二抽吸泵6工作沿排水管61将水送入回水管62并继续输送到单向阀142,然后在注射管14的多个注射孔141中喷出,重新回到电催化箱1中进行处理,在电催化箱1中有污水的情况下,喷射的方式能够提高混合效果,其中单向阀142只能够往注射管14方向开通,有效阻止水回流,所述排水管61位于搅拌电机23靠近水质传感器25一侧,所述排水管61远离第二抽吸泵6一端贯穿固定座22并延伸至圆台结构221的边缘一侧,使得排水时更加的彻底,且所述排水管61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611,所述第二电磁阀611与固定座22下表面通过螺钉固定,第二电磁阀611开启使得检测桶2内检测不合格的水排出。
28.具体的,请参照附图7和8所示,请参照附图2所示,所述净水箱3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抵接块3a和第二抵接块3b,所述第一抵接块3a和第二抵接块3b斜对称设置并通过螺丝与净水箱3内壁相固定,所述第一抵接块3a和第二抵接块3b上端设有滤板31,所述滤板31由框架311和滤网312组成,所述滤网312镶嵌于框架311内,所述框架311上表面靠近第一抵接块3a一端设有提拉把手3111,便于将过滤板31拉起,所述框架311上表面靠近第二抵接块3b一端设有弧形挡污片3112,滤网312由具有精细过滤功能的活性炭材料板制成,能够对细微颗粒进行阻拦,长期阻拦下来的污染物质借助滤板31的倾斜安装结构,能够汇集到弧形挡污片3112处进行积累,便于后期处理,检测合格的水在排入净水箱3时,需经过滤板31的再一次过滤,再次提高了污水处理质量,减少因前端漏掉的污染物质被送往后续使用的可能性。
29.具体的,请参照附图1和7所示,所述净水箱3底部连接有净水排放管9,所述净水排放管9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91,所述第三电磁阀91与净水箱3底板下表面通过螺钉固定,经过滤板31过滤后的水在第三电磁阀91开启时能够通过净水排放管9输送到指定的储存区。
30.上述的实施例中,水质传感器25型号为jxbs

3001,水位传感器26型号为glt500,气体监测传感器27型号为hd

t600,第一抽吸泵5和第二抽吸泵6型号均为eb

50052,第一电磁阀511、第二电磁阀611、第三电磁阀91、第四电磁阀71和第五电磁阀81型号均为q941f,搅拌电机23型号为ye3三相异步电机,当投入本发明进行使用时,采用工业自动化技术来实施各个电控产品的自动控制,例如plc控制模组,将符合本发明使用的编程程序写入到plc控制模组中来达到控制各个电控产品的效果。
31.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通过污水管11将经过沉淀和过滤后的污水送入电催化箱1,催化剂管15将液体形态的催化剂送入电催化箱1与污水进行混合,通过电极座131连接外部电源,使得电极棒132通电在电催化箱1内与混合有催化剂的污水产生反应,完成污水的电催化处理,随后第四电磁阀71开启,电催化箱1将处理后的待检水经过第一输送管7排放到检测桶2内,而残留在电催化箱1内的电解残留物质和少量污水则通过第一电磁阀511开启,随排污管51流出,利用第一抽吸泵5工作快速流入回收管52并送往指定的回收区,检测桶2内水位传感器26检测到水量达到最大值时,第四电磁阀71关闭,通过搅拌电机23带动搅拌轴241旋转,使得搅拌叶片243将水进行搅拌,此时水质传感器25进行水质检测工作,当水质合格时,第五电磁阀81开启检测桶2内的达标水经过第二输送管8排放到净水箱3内,需经过滤板31的再一次过滤,最后在第三电磁阀91开启时能够通过净水排放管9输送到指定的储存区;当水质不合格时,第二电磁阀611开启,第二抽吸泵6工作沿排水管61将水送入回水管62并继续输送到单向阀142,然后在注射管14的多个注射孔141中喷出,重新回到电催化箱1中进行处理。
32.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