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泥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21183发布日期:2021-07-09 14: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油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泥处理系统包括水泥窑、均质泵、储罐、增压泵、喷枪、空气压缩机、物料传输管路和空气传输管路;所述物料传输管路包括第一物料传输管路、第二物料传输管路和第三物料传输管路;所述均质泵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一物料传输管路与所述储罐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储罐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二物料传输管路与所述增压泵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增压泵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三物料传输管路与所述喷枪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空气传输管路与所述喷枪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喷枪设置在所述水泥窑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泥处理系统还包括燃烧信息获取装置、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燃烧信息获取装置设置在所述水泥窑上;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三物料传输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物料传输管路中物料的流通;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空气传输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空气传输管路中空气的流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泥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流量检测元件和第二流量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流量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三物料传输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三物料传输管路中物料的流量,且所述第一流量检测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喷枪之间;所述第二流量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空气传输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空气传输管路中空气的流量,且所述第二流量检测元件位于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空气传输管路的出口端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信息获取装置包括温度采集元件和图像采集元件中的至少一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泥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元件、物料传输旁路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三物料传输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三物料传输管路中的压力,且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元件位于所述增压泵和所述喷枪之间;所述物料传输旁路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三物料传输管路的第一位置连通,所述物料传输旁路的出口端与所述储罐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增压泵和所述喷枪之间;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物料传输旁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物料传输旁路中物料的流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泥处理系统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三物料传输管路上,用于控制第三物料传输管路中的物料沿增压泵出口端到喷枪入口端的方向进行单向流通,且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喷枪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泥处理系统还包括液位检测元件和第四阀门;所述液位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储罐上;所述第四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物料传输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物料传输管路中物料的流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泵为三级均质泵。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包括第一储罐和第二储
罐,所述增压泵包括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所述喷枪包括第一喷枪和第二喷枪,所述第一物料传输管路包括第一物料传输子管路和第二物料传输子管路,所述第二物料传输管路包括第三物料传输子管路和第四物料传输子管路,所述第三物料传输管路包括第五物料传输子管路和第六物料传输子管路,所述空气传输管路包括第一空气传输管路和第二空气传输管路;所述均质泵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一物料传输子管路与所述第一储罐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均质泵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二物料传输子管路与所述第二储罐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储罐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三物料传输子管路与所述第一增压泵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储罐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四物料传输子管路与所述第二增压泵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增压泵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五物料传输子管路与所述第一喷枪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增压泵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六物料传输子管路与所述第二喷枪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一空气传输管路与所述第一喷枪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二空气传输管路与所述第二喷枪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喷枪设置在所述水泥窑的窑尾,所述第二喷枪设置在所述水泥窑的窑头。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泥处理系统还包括分析处理装置,所述分析处理装置与所述燃烧信息获取装置、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一流量检测元件以及所述第二流量检测元件均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