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举反气举组合式过滤方法及其过滤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03303发布日期:2021-07-30 18: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举反气举组合式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安装过程:将气举装置和反气举装置放置在鱼缸内,所述气举装置通过横管(6)连接反气举装置,所述横管(6)位于鱼缸的液面下方7cm处,反气举装置的塑料桶(7)的上方采用敞口的结构,敞口的顶部延伸出鱼缸的液面,上端敞口与大气相通;气举装置包含进水管(1),所述进水管(1)铺设在鱼缸的底部;

s2:气举过程:利用气举装置的一号气泵(4)使立管(5)内的一号气石(3)打出气泡,带动立管(5)内的水体向上运动,在立管(5)内形成负压,通过进水管(1)上的进水孔(2)来吸收鱼便和鱼缸赃物的混合液体,将混合液压入气举装置的立管(5)内,气泡带动混合液体沿着立管(5)向上运动,后通过横管(6)进入反气举装置的塑料桶(7)中;

s3:气液一起从横管(6)出来,到达装有过滤棉(11)和滤材(12)的塑料桶(7)中;从横管(6)出来的第一路气泡继续向上,到达塑料桶(7)敞口并爆破在大气中,从横管(6)出来的水则向下运动进入塑料桶(7)内,由于横管(6)位于过滤棉(11)的上方,所以气液先经过过滤棉(11)物理过滤,在经过滤材(12)的生物过滤,鱼粪停留在过滤棉(11)和滤材(12)上,与此时塑料桶(7)底部的二号气石(8)通过二号气泵(9)将水打散成无数微小水滴在滤材(12)之间的间隙中来回窜动,形成水气两相对流,小水滴窜动过程中增加了水滴与滤材(12)接触的时间,所以水中的颗粒物被滤材(12)充分吸附,小水滴中包含的第二路气泡经过塑料桶(7)在滤材(12)间隙中向上,到达塑料桶(7)敞口并爆破在大气中,小水滴中的水从出水孔(10)流出的水就是极其清澈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举反气举组合式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所述滤材(12)上铺设有过滤棉(11),所述过滤棉(11)位于横管(6)的下方,所述气液由横管(6)流出先经过过滤棉(11)物理过滤,再经过滤材(11)的生物过滤,鱼粪停留在滤材(11)和滤棉(12)上。

3.一种气举反气举组合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举装置和反气举装置;所述气举装置包括立管(5),所述立管(5)上设有进水管(1),所述进水管(1)上设有若干个进水孔(2);所述立管(5)内设有一号气石(3),所述一号气石(3)与立管(5)外的一号气泵(4)连接;所述立管(5)通过横管(6)与反气举装置连接;

所述反气举装置包括塑料桶(7),所述塑料桶(7)上采用敞口的结构,所述敞口延伸出鱼缸的液面与大气相通;所述塑料桶(7)的桶底圆周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孔(10);所述塑料桶(7)内设有二号气石(8),所述二号气石(8)与塑料桶(7)外的二号气泵(9)连接,所述塑料桶(7)内设有若干滤材(12),所述滤材(12)大部分均匀设置在二号气石(8)上方,少部分均匀设置在二号气石(8)下方,且所述横管(6)设置在滤材(12)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举反气举组合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材(12)上铺设有过滤棉(11),所述过滤棉(11)位于横管(6)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举反气举组合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上若干个进水孔(2)采用并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举反气举组合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进水孔(2)在进水管(1)上采用向两旁双侧开口分布,亦可向下单侧开口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举反气举组合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2)的孔径和相邻的进水孔(2)的间距根据鱼缸的尺寸设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举反气举组合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材(12)采用生化球、陶瓷环、玻璃环、珊瑚砂。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举反气举组合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均匀设置在鱼缸的底部,所述进水管(1)的数量根据鱼缸的尺寸设定。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举反气举组合式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气石(3)位于立管(5)内的进水管(1)入口的下方,所述二号气石(8)位于塑料桶(7)内的出水孔(10)出口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举反气举组合式过滤方法及其过滤装置,利用气举装置先通过将进水管遍布鱼缸底部,收集鱼便混合液,并用气举气泡抬升,注入反气举装置中,混合液体经过过滤棉和滤材的物理和生物过滤后,鱼粪停留在过滤棉和滤材上,反气举中的气石产生大量气泡减缓横管出来的水流下泄,形成了气液对流,使得好氧条件下的硝化作用更充分。将气举反气举结合在一起,通过物理过滤和生物过滤在一个装置中完成,整个装置无需将带电设备浸入液体中,而且非常静音,也不影响鱼类的欣赏。

技术研发人员:楼逸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楼逸铭
技术研发日:2021.04.23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