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沥干器

文档序号:28167511发布日期:2021-12-24 22:5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厨余垃圾沥干器

1.本发明属于厨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厨余垃圾沥干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相关部门对垃圾的排放及分类处理有明确的规定。许多家庭会采用厨余垃圾处理器处理厨余垃圾,将剩饭剩菜粉碎再排入下水管道。但是,厨余垃圾处理器不能将垃圾完全粉碎,尤其一些油脂粉碎后容易凝结黏附在下水管道内,导致排水管道堵塞。因此,一些地区不鼓励家庭使用湿垃圾粉碎机。
3.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很多老人都是独自居住,行动也不方便,每顿吃完饭后下楼扔垃圾也不实际,特别是夏天,剩饭剩菜易腐坏产生异味。另外,在居民下楼扔垃圾时,湿的剩饭剩菜体积、重量都很大;而且垃圾袋破裂时,会造成垃圾袋中有水流出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从以上需求出发,提供一种厨余垃圾沥干器,在厨房直接对厨余垃圾进行挤压除水,既可降低厨房垃圾重量和体积,也可避免垃圾腐烂,又能降低堵塞下水道的风险。
5.该厨余垃圾沥干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所述厨余垃圾沥干器,包括压箱、沥干仓和压板,所述压箱为上、下开口的长方体状结构,压箱一侧板开口,内置可水平抽拉的沥干仓,所述沥干仓上方开口,沥干仓能伸入压箱内的左、右、后侧板及底板上均开设有若干贯通的沥水孔,沥干仓位于压箱外的前侧板为仓门板,仓门板上设置有把手,所述压板自压箱的上方开口伸入压箱内部,且能沿沥干仓高度方向活动置于沥干仓内。
7.进一步的,所述压箱上设置有按压结构,所述按压结构包括压杆和立杆,所述压杆一端铰接于压箱侧板上端部,所述立杆垂直固定于压板上,压杆中部与立杆上端部相铰接。
8.进一步的,沿沥干仓高度方向,所述沥干仓左、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柱,相应地,所述压板上设置有与限位凸柱相匹配的限位槽。
9.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下端面设置有弹性隔板。
10.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与弹性隔板之间设置有气囊层。
11.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隔板为双层网状结构。
12.进一步的,沿沥干仓左侧板指向右侧板的方向,所述弹性隔板下端面上开设有若干贯通导流槽。
13.进一步的,沿沥干仓左侧板指向右侧板的方向,沥干仓底板的下端面上相邻两个沥水孔之间开设有连通沟槽。
14.进一步的,所述压箱侧板上设置有支架。
15.进一步的,所述压箱内设置有支撑框,沥干仓自压箱侧板开口处伸入,置于支撑框上。
16.本厨余垃圾沥干器置于水盆中,使用时将沥干仓抽出,把干湿未分离的厨余垃圾倒入沥干仓,然后将沥干仓推入压箱内,通过压板施压,对沥干仓中的厨余垃圾进行挤压,挤压出的水分自沥水孔流出至水盆中,反复若干次,直至厨余垃圾中水分被充分挤出,最后抽出沥干仓,将处理过的厨余垃圾倒入垃圾袋中。本厨余垃圾沥干器在沥干仓底板上开设有若干沥水孔,排出挤压厨余垃圾所产生的水分,而且在沥干仓左、右、后侧板不同高度位置也开设有若干沥水孔,在压板挤压厨余垃圾时,不同高度位置厨余垃圾所产生的水分均可通过侧板上的相应沥水孔及时排出,相较于仅仅在底板上开设沥水孔,除水效果优良。此外本厨余垃圾沥干器还具有结构简单、清洁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能够在城乡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7.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厨余垃圾沥干器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厨余垃圾沥干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图中:1.压杆、2.立杆、3.压箱、4.支架、5.沥干仓、6.压板、7.气囊层、8.弹性隔板、9.沥水孔、10.支撑框、11.限位槽、12.限位凸柱、13.水盆、14.仓门板、1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24.本发明所述的厨余垃圾沥干器,参照附图1、2所示,包括压箱3、沥干仓5和压板6,压箱3为上、下开口的长方体状结构,压箱3一侧板开口,内置可水平抽拉的沥干仓5,具体的,压箱3内设置有支撑框10,沥干仓5自压箱3侧板开口处伸入,置于支撑框10上,支撑框10后部还设置有一挡板,防止沥干仓5与压箱3内壁碰撞。沥干仓5上方开口,沥干仓5能伸入压箱3内的左、右、后侧板及底板上均开设有若干贯通的沥水孔9,沥干仓5位于压箱3外的前侧板为仓门板14,仓门板14上设置有把手15,所述压板6自压箱3的上方开口伸入压箱3内部,且能沿沥干仓高度方向活动置于沥干仓5内。所述压箱3上设置有按压结构,所述按压结构包括压杆1和立杆2,所述压杆1一端铰接于压箱3侧板上端部,所述立杆2垂直固定于压板6上,压杆1中部与立杆2上端部相铰接。通过操纵按压结构,带动压板6向沥干仓5内的厨余垃圾施压。所述压箱3侧板上设置有支架4。使用本厨余垃圾沥干器时,可以通过支架4将其架在水盆13边缘。
25.本厨余垃圾沥干器置于水盆13中,使用时将沥干仓5抽出,把干湿未分离的厨余垃圾倒入沥干仓5,然后将沥干仓5推入压箱3内,通过压板6施压,对沥干仓5中的厨余垃圾进行挤压,挤压出的水分自沥水孔9流出至水盆13中,反复若干次,直至厨余垃圾中水分被充分挤出,最后抽出沥干仓5,将处理过的厨余垃圾倒入垃圾袋中。本厨余垃圾沥干器在沥干仓底板上开设有若干沥水孔9,排出挤压厨余垃圾所产生的水分,而且在沥干仓左、右、后侧
板不同高度位置也开设有若干沥水孔9,在压板6挤压厨余垃圾时,不同高度位置厨余垃圾所产生的水分均可通过侧板上的相应沥水孔9及时排出,相较于仅仅在底板上开设沥水孔,除水效果优良。此外本厨余垃圾沥干器还具有结构简单、清洁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能够在城乡大范围推广使用。
26.本厨余垃圾沥干器中,沿沥干仓高度方向,所述沥干仓左、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柱12,相应地,所述压板6上设置有与限位凸柱12相匹配的限位槽11。通过限位凸柱12和限位槽11的导向限位,压板6在下压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能够保证挤压效果。
27.本厨余垃圾沥干器中,如附图2所示,所述压板6下端面设置有弹性隔板8。弹性隔板8能够发生形变,与沥干仓5内的厨余垃圾充分接触,保证压板所施加的压力能达到所有厨余垃圾,对之进行充分挤压排水。压板6与弹性隔板8之间还可以设置有气囊层7。气囊层7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弹性隔板8与沥干仓5内的厨余垃圾充分接触。
28.在以上结构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具体结构,所述弹性隔板8为双层网状结构,网状结构能够加强对沥干仓5内厨余垃圾的固定,将厨余垃圾的某一部分限定在网状格中,防止垃圾在挤压过程中随意移动,使挤压作用更加充分;或者,作为另一种具体结构,所述弹性隔板8下端面上开设有若干贯通导流槽,导流槽方向沿沥干仓左侧板指向右侧板的方向,导流槽能及时将沥干仓5内厨余垃圾上表面靠近中部位置处挤压所产生的水分导流至左、右侧板附近的沥水孔9,并顺利排出,且能防止水分外溢到压板6上,不便清理。
29.本厨余垃圾沥干器中,沿沥干仓左侧板指向右侧板的方向,沥干仓底板的下端面上相邻两个沥水孔9之间开设有连通沟槽。连通沟槽截面呈三角形状,沟槽的存在能够破坏水分子之间的张力,使沥干仓5内厨余垃圾挤压而出的水分充分滴落至水盆中,防止水滴凝聚在沥干仓底板的下端面上。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