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61876发布日期:2021-12-03 23:5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氢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


背景技术:

2.氢氧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了电解水技术,通电后从水中提取氢氧气体的能源设备,可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装置,例如,氢氧发生器分为氢氧分离型和氢氧混合型,其中氢氧分离型的氢氧发生器又称为氢气发生器,氢氧混合型的氢氧发生器简称为氢氧机。其中,如果单一的从工业用途分析,氢气作为燃料,氧气用于助燃,可取代乙炔、煤气、液化气等含碳气体,具有热值高、火焰集中、零污染,生产效率高,节能方便等优点。
3.然而,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已经不能仅从工业范畴来限制氢氧机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氢氧机已经走进医疗机构以及千家万户,例如,家用氢氧机所产生氢气和氧气的纯度相对较高,氢气和氧气可随着呼吸快速进行入血液中,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康复、延缓衰老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从氢氧机的工业应用研发开始逐步扩展。
4.通过氢氧设备能够衍生不同类别的产品,加之不同厂家的各自命名,给客户的选择和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客户在选购时,往往不清楚自己需要购买的氢氧机到底是什么名称、什么功效的最为规范,例如,从功率、体积、配件、应用范畴等方面进行区分。
5.无论用于医疗机构还是家用,主要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氢氧机毕竟还是利用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设备,所产生的氢气与氧气各有用途,氧气固然可用于病患或吸氧人群用于呼吸,鉴于氢氧机所产生氢气和氧气的纯度相对较高,而氢气随着呼吸快速进行入血液中,因而,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康复、延缓衰老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其二,如果将所产生的氢气与氧气另外打入水中,让水中富含氢氧分子,再由人体饮用吸收含有氢氧分子的饮用水,也可带给人体消化系统健康及养生。显然,作为基本功能,对于氢氧机所制造的产物的应用,其既能够以气体的方式加以运用如呼吸,又能够以入水的方式加以运用如形成氢氧水供饮用。
6.本发明技术方案之研发人员通过对以往氢氧机原理进行分析之后发现诸多缺陷,主要集中以下几点:
7.(1)现有的氢氧机不具备同时应用于供呼吸与供饮用,也就无法为使用者同时提供两种功能,若研发人员根据该应用需求设计出一台氢氧机设备可同时实现上述两种功能,则可适应多个应用场景的同时使用,对氢氧机的功能限制无疑是一种突破。
8.(2)研发人员最初发现,使氢氧机同时应用于供呼吸与供饮用的有效途径是采用多组电解制氢核心同时运行,从而产生更大的氢氧混合气的气量,然后将出气口一分为二,一个出口可接导管鼻吸管,经由人体呼吸道进入人体,另一出口经出气导管加压出气到装饮用水容器中,将氢氧气打入水中让水中含氢氧分子,但是,若多组电解槽同时运行则需要让各电解槽所用的电解水全部一致,进而均衡电压、电流,而现有技术中的水箱无法实现一
个受压出气而另一个不出气或者实现均衡地分流出气,因此,对于氢氧机水箱的优化与改进势在必行。
9.(3)若利用现有的氢氧机水箱进行简单的改进,例如,施以划分水箱区域、另外开口插管等方式,则无法形成系统性的结构设计,无法确保密闭性以及结构的合理性,经过反复应用之后,仍然无法发挥上述提及的双重功能,应用时受到较大的限制,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10.本发明技术方案之研发人员通过对以往研发经验的总结,对传统的氢氧机水箱结构进行优化,以实现双重功能为基础,提出一种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其无需因实现双重功能而将水箱设计为双补水的构造,而是对水箱内部构造设计与水箱盖体优化设计之后,仅需要通过单补水方式来达到双重出气的目的。当然,本发明技术方案之研发人员是将每一个研发阶段所采取的中间方案进行多次性能测试,最终才得到趋于最佳优化的技术方案,同时,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解缓、部分解决或完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也能够满足氢氧机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11.为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其无需因实现双重功能而将水箱设计为双补水的构造,而是对水箱内部构造设计与水箱盖体优化设计之后,仅需要通过单补水方式来达到双重出气的目的。
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3.一种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其带有水箱本体并且装配于应用其的氢氧装置,水箱本体外围带有相应的装配组件,该水箱包括:
14.于水箱本体内腔中心位置处设置的分隔部,其将内腔分为两个内槽,分隔部上部开设至少两个相互连通且分别面向两个内槽的出水口,并且使设置于分隔部上端的单一的加水口同时经由两个出水口而分别对两个内槽补水;
15.于加水口旋入的旋盖,旋盖下端带有轴部并且于该轴部外围套入一硅胶套圈,以便当旋盖旋紧于加水口内部之后,使硅胶套圈同时封住两个出水口;
16.用于封闭水箱本体的上盖体,其表面设置至少两个出气口,两个出气口各自所在的上盖体位置处依次分别对应左、右内槽,并且使两个出气口各自保持独立出气;
17.泄压结构,其设置于上盖体表面。
18.针对以上技术方案,技术人员若形成相应的水箱结构,则可进一步实施,具体技术手段包括:
19.对于水箱构造,其采用仅一个加水口向两个出水口同时补水且配合双出气口独立出气的方式;
20.对于两个出气口,其中一个出气口接鼻吸导管,经由人体呼吸道进入人体,其中一个出气口经出气导管加压出气到装饮用水容器中。
21.对于泄压结构,其包括泄气阀,两个泄气阀的位置依次分别处于左、右内槽上方的上盖体。
22.对于旋盖,其外围增设一硅胶密封圈;同时,每个内槽上边缘分别设置一圈密封
圈,以使上盖体与水箱本体紧固后而封住水箱内槽。
23.针对以上技术方案,在同一构思的基础上,还可针对各个组件进一步实施,得到相应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手段包括:
24.首先,技术人员可在水箱本体内腔增设一水位传感器;
25.其次,技术人员还可在水箱本体内腔或上盖体适当位置处增设一温度传感器。
26.本发明对水箱内部、水箱盖体优化设计之后,采用仅一个加水口向两个出水口同时补水以及左、右内槽各自出气口独立出气的方式,从而通过单补水方式来达到双重出气的目的,应用时,一个出气口可接鼻吸导管,经由人体呼吸道进入人体,另一出气口经出气导管加压出气到装饮用水容器中,供使用者饮用;同时,所采用的硅胶套圈能够同时封住两个出水口,操作方便;另外,由于可在旋盖处以及内槽边缘处增设密封组件,有利于提升水箱的整体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27.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图1是本发明所实施的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其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发明所实施的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其箱盖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发明所实施的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其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31.图4是本发明所实施的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其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32.图5是本发明所实施的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其硅胶套圈示意图;
33.图6是本发明所实施的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其箱盖反面示意图。
34.图中:
35.1、水箱本体;
36.2、内槽一;
37.3、内槽二;
38.4、出水口;
39.5、加水口;
40.6、旋盖;
41.7、硅胶套圈;
42.8、上盖体;
43.9、槽口密封圈一;
44.10、槽口密封圈二;
45.11、硅胶密封圈;
46.12、出气口一;
47.13、出气口二;
48.14、泄气阀一;
49.15、泄气阀二;
50.16、水位传感器;
51.17、温度传感器;
52.18、分隔部。
具体实施方式
53.本发明拟实施的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所实施的技术手段要达到的目的在于,克服以往氢氧机因水箱构造单一或必须将水箱设计为双补水的结构才能实现双重出气的弊端,这导致水箱应用受到较大限制、以及氢氧机使用时无法同时有效地发挥供呼吸与供饮用的双重效果。
54.本发明所实施之技术方案,主要是以氢氧机水箱内部构造设计与水箱盖体优化设计为基础,来实现仅需要通过单补水方式即可达到双重出气的目的,便于令技术人员根据不同需求通过进一步实施相应技术手段来形成一种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然而,在应用过程中,虽然是以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为主题,但由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到的范围有限,不涉及到技术人员实施电路部分、氢氧机其它相关机构、以及氢氧机设备型号等,因而,无需详细限制相关组件的型号、相关机构的配置以及电路部分的设计方式等,凡是能够适合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组件或元件均可采用,技术人员都可以依据本发明所实施的技术方案来轻易地装配,因而,这些均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或常见技术知识,根据市面产品或以往的技术都可以选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对于不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之内的这些常规技术手段,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无必要将每一个细节都细化出来,若要全部列举出来是不现实的。显然,本发明所实施的技术方案实际上是一种能够让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常规技术手段参照及实施的氢氧机水箱结构,而并非机械机构或电路模块的设计,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的应用条件以及使用需求,按照本发明技术方案形成的产品进行实际应用与测试,能够实际获得其带来的一系列优势,这些优势将会在以下对结构的解析中逐步体现出来。
55.如图1

6所示,本发明之技术方案正是先分析问题而再针对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分析进行实施,在设计所实施的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时,其基本构造包括用于盛装水的水箱本体1、设置于其上端用于封闭的上盖体8、以及于水箱本体1内腔中心位置处设置的形状可为圆柱体的分隔部18,并且该分隔部18将内腔分为两个内槽,即可按照左、右次序参照设置的内槽一2、内槽二3。
56.相应地,对于所实施的分隔部18上部开设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分别用于向两个内槽注水的出水口4,此两个出水口分别面向两个左、右内槽;
57.进一步地,处于两个出水口4上方的分隔部18顶部则增设一加水口5,并且该加水口5与两个出水口4均保持连通,当外部由仅此一个加水口5补水时,能够同时对两个内槽进行补水并且有利于保持两个内槽的水位均衡。
58.如图3

5所示,本发明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技术人员可在所实施的加水口5装入一旋盖6,此旋盖6带有轴部并且于轴部外围套入
一硅胶套圈7,当旋盖6旋紧于加水口5内部之后,其中的硅胶套圈7能够同时封住两个出水口4,由于采用同一个组件来封堵两个出水口,能够避免因采用两个组件分别启闭出水口而带来的繁琐,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提高密封性。
59.同时,为了提升内槽以及水箱本体1与上盖体8之间的整体密封性,首先,可于旋盖6外围增设一圈硅胶密封圈11,然后,于每个内槽上边缘分别设置一圈密封圈,即依次为槽口密封圈一9、槽口密封圈二10,从而当上盖体8与水箱本体1紧固后,不仅可封住水箱内槽,还有利于提高上盖体8与水箱本体1之间相结合的密封性能。
60.如图1

2所示,本发明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为实现利用单口补水而双出气的功能,所实施的上盖体8表面增设至少两个出气口,两个出气口所在盖体位置处依次分别对应内槽一2、内槽二3所在区域,即每个左、右内槽上方分别设置出气口一12、出气口二13,因水箱内槽密封独立,两个出气口能够克服气压不均等问题的限制而保持各自正常独立出气;当然,结合本发明技术方案,未必仅可设置两个出气口,技术人员还可另外在适当位置处增设若干出气口,以利于进一步拓展应用。
61.相应地,所实施的上盖体8表面增设泄压结构,包括两个泄气阀,两个泄气阀所在盖体位置处依次分别对应内槽一2、内槽二3所在区域,即左、右内槽上方分别设置泄气阀一14、泄气阀二15,结合应用其的氢氧机设备,当气压超过设定时,所实施的泄气阀可用于泄气减压,以利于保护水箱。
62.如图4所示,本发明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技术人员根据不同设计需求或应用需求,还可在水箱本体1内腔增设一水位传感器16,此水位传感器16根据设置可显示水位高度,并控制水位最高点及最低点;当然,对于水位传感器16如何控制水位以及感应器件型号的选择则不包括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之内,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常规技术手段或本领域常见技术知识来予以实施,此处不应作另外赘述。
63.如图2所示,本发明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技术人员根据不同设计需求或应用需求,还可在水箱本体1内腔或上盖体8适当位置处增设一温度传感器17,用于显示工作温度,或控制温度最高点;当然,对于温度传感器17如何控制温度以及感应器件型号的选择则不包括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之内,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常规技术手段或本领域常见技术知识来予以实施,此处不应作另外赘述。
64.以上本发明所实施的用于实现氢氧机单补水双出气功能的水箱,由于采用仅一个加水口、两个出水口实现独立的双出气口的水箱构造,两个出气口能够克服气压不均等问题的限制而保持各自正常独立出气,应用于设计同时供呼吸与供饮用的氢氧设备时,能够利用一台氢氧机设备同时实现两种功能,即两个出气口一分为二,一个出气口可接鼻吸导管,经由人体呼吸道进入人体,另一出气口经出气导管加压出气到装饮用水容器中,有利于使氢氧气打入水中让水中含氢氧分子,供使用者饮用;同时,该技术方案所形成的氢氧机设备可适应多个应用场景的使用,对氢氧机的功能限制无疑是一种突破。
6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具体实施”等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或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所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恰当的方式结合。
6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设置”、“具有”等均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在不影响部件关系与技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中间组件间接进行,也可以是一体连接或部分连接,如同此例的情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7.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对于以下几种情形的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基础并结合现有公知常识所实施的新的技术方案,该新的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并没有超出本发明技术效果之外,例如,采用一个加水口、两个出水口配合至少两个独立出气的出气口而形成的用于双重功能氢氧机的水箱构造的技术方案,并且该技术方案没有实现超出本发明之外的预期效果;

采用公知技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部分特征的等效替换,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技术效果相同,例如,对于箱体具体尺寸、感应器件型号等进行等效替换;

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基础进行拓展,拓展后的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没有超出本发明技术方案之外;

利用本发明文本记载内容或说明书附图所作的等效变换,将所得技术手段应用在其它相关技术领域的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