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耗低碳少污泥高效智能化印染污水生物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99210发布日期:2022-03-02 04:20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耗低碳少污泥高效智能化印染污水生物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低耗低碳少污泥高效智能化印染污水生物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前污水处理的常规工艺主要以物化加生化工艺为主,物化特点是加药成本偏高,形成的污泥又是二次污染。另外由于生化池偏浅,风机的溶解氧由于水的深度有限,使水中气泡内的溶解氧还未完全被水吸收就自然释放入大气之中,从而降低了溶氧效果,同时加大了用电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低耗低碳少污泥高效智能化印染污水生物反应装置。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耗低碳少污泥高效智能化印染污水生物反应装置,具有厌氧腔、储水腔和好氧腔,厌氧腔侧壁底部设置有污水进管,厌氧腔侧壁上部设有厌氧腔出水管,厌氧腔出水管将废水通入储水腔,厌氧腔出水管上安装有抽水泵;好氧腔侧壁底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储水腔连通;
5.所述好氧腔内腔设有曝气装置和膜反应器,曝气装置和膜反应器间隔设置,膜反应器顶端出水口均通过管路连接有出水管,曝气装置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接有鼓风机,鼓风机对曝气装置供气;好氧腔敞口处设有多个吸风口,吸风口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与进气管连通,排气管上设有抽气泵。
6.进一步地,所述曝气装置包括立柱,立柱为中空管,立柱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曝气杆,曝气杆上开设有曝气孔,两侧的曝气杆交错分布。
7.进一步地,所述厌氧腔和进水管的进水口分别安装有推流搅拌机。
8.进一步地,所述厌氧腔、储水腔和好氧腔底部分别设有锥形沉淀池,锥形沉淀池底部设有污泥出口。
9.进一步地,所述曝气杆上曝气孔的孔径为0.01毫米。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具有以下优点:
11.(1)、好氧腔敞口处设有多个吸风口,收集刚离开水面的余氧,经过排气管重新进入进气管,使得刚离开水面的余氧得以回收利用,降低能耗,节约电费;
12.(2)、本发明不需要另外加药,可以避免污泥二次污染,有利于后续污泥的处理,
13.(3)、好氧腔内曝气装置和膜反应器间隔设置,使得曝气装置产生的溶解氧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曝气效率,进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厌氧腔,2.储水腔,3.好氧腔,4.污水进管,5.推流搅拌机,6. 曝气装置,7.膜反应器,8.进水管,9.进气管,10.鼓风机,11.抽水泵,12.抽气泵,13.吸风口,14.出水管,15.排气管,61.立柱,62.曝气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19.如图1~2所示的一种低耗低碳少污泥高效智能化印染污水生物反应装置,具有厌氧腔1、储水腔2和好氧腔3,厌氧腔1侧壁底部设置有污水进管4,厌氧腔1侧壁上部设有厌氧腔出水管,厌氧腔出水管将废水通入储水腔2,厌氧腔出水管上安装有抽水泵11;好氧腔3侧壁底部设有进水管8,进水管8与储水腔2连通;
20.好氧腔3内腔设有曝气装置6和膜反应器7,曝气装置6和膜反应器7间隔设置,膜反应器7顶端出水口均通过管路连接有出水管14,曝气装置6连接有进气管9,进气管9连接有鼓风机10,鼓风机10对曝气装置6供气;好氧腔3敞口处设有多个吸风口13,吸风口13连接有排气管15,排气管15与进气管9连通,排气管15上设有抽气泵12。
21.曝气装置6包括立柱61,立柱61为中空管,立柱61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曝气杆62,曝气杆62上开设有曝气孔,两侧的曝气杆62交错分布;曝气杆62 上曝气孔的孔径为0.01毫米,产生小气泡,使得气泡内的氧得到充分利用。
22.厌氧腔1和进水管8的进水口分别安装有推流搅拌机5,对污水进行搅拌。
23.厌氧腔1、储水腔2和好氧腔3底部分别设有锥形沉淀池,锥形沉淀池底部设有污泥出口。
24.这种低耗低碳少污泥高效智能化印染污水生物反应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25.污水经污水进管4进入厌氧腔1,在厌氧腔1利用厌氧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厌氧腔1排出的污水进入储水腔2,在储水腔2汇集;储水腔2汇集的污水从进水管8进入好氧腔3,利用好氧菌进一步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26.好氧腔3内曝气装置6和膜反应器7间隔设置,使得曝气装置6产生的溶解氧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曝气效率。好氧腔3敞口处设有多个吸风口13,收集刚离开水面的余氧,经过排气管15重新进入进气管9,使得刚离开水面的余氧得以回收利用,降低能耗。
27.采用本发明,具有以下好处:
28.(1)、为行业和用户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的电耗,全国印染行业天热纤维染色量污水cod在1500mg/l以下的水量约100万吨水/天~150万吨水/天左右(全国各类针织、筒染、麻、丝等相关cod≤1500mg/l以下少油类污水)。亦有可能达到200万吨水/天,则每天可节电:如常规在1.43度/吨水,则可节省至0.471 度/吨水左右,以每天150万吨水/天计,每天节省电:70.7万度/天,全年合计: 70.7万度电
×
300天≈2.1亿度电/年;
29.(2)、减少二氧化碳排量:折合减排二氧化碳:2.1亿度电
×
0.96公斤≈ 2.01亿吨二氧化碳;
30.(3)、减少污泥:以全国每天150万吨(常规污泥量:3

计)即:4500吨泥/天。本发明减量后以0.5

吨泥量计,即750吨泥/天。小计:4500吨泥/天
ꢀ‑
750吨泥/天=3750吨泥/天。全年全国行业减污泥量:3750吨泥/天
×
300天(工作日)=112.5万吨泥/年(相当于十分之一的西湖容量)。给企业的效益:112.5 万吨泥/年
×
500元/吨泥=5.6亿元/年的污泥处置费;
31.(4)、每吨水药剂费减少约0.8元/吨水左右,以150万吨水/天计:150万吨水/天
×
0.8元/吨水=120万元/天,120万元/天
×
300天=3.6亿元/年,则每年可节省约3.6亿元药剂费。
32.以上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发明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说明书后可以对以前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发明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低耗低碳少污泥高效智能化印染污水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厌氧腔(1)、储水腔(2)和好氧腔(3),厌氧腔(1)侧壁底部设置有污水进管(4),厌氧腔(1)侧壁上部设有厌氧腔出水管,厌氧腔出水管将废水通入储水腔(2),厌氧腔出水管上安装有抽水泵(11);好氧腔(3)侧壁底部设有进水管(8),进水管(8)与储水腔(2)连通;所述好氧腔(3)内腔设有曝气装置(6)和膜反应器(7),曝气装置(6)和膜反应器(7)间隔设置,膜反应器(7)顶端出水口均通过管路连接有出水管(14),曝气装置(6)连接有进气管(9),进气管(9)连接有鼓风机(10),鼓风机(10)对曝气装置(6)供气;好氧腔(3)敞口处设有多个吸风口(13),吸风口(13)连接有排气管(15),排气管(15)与进气管(9)连通,排气管(15)上设有抽气泵(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耗低碳少污泥高效智能化印染污水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6)包括立柱(61),立柱(61)为中空管,立柱(61)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曝气杆(62),曝气杆(62)上开设有曝气孔,两侧的曝气杆(62)交错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耗低碳少污泥高效智能化印染污水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腔(1)和进水管(8)的进水口分别安装有推流搅拌机(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耗低碳少污泥高效智能化印染污水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腔(1)、储水腔(2)和好氧腔(3)底部分别设有锥形沉淀池,锥形沉淀池底部设有污泥出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耗低碳少污泥高效智能化印染污水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杆(62)上曝气孔的孔径为0.01毫米。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耗低碳少污泥高效智能化印染污水生物反应装置。这种反应装置,具有厌氧腔、储水腔和好氧腔,好氧腔内腔设有曝气装置和膜反应器,曝气装置和膜反应器间隔设置,膜反应器顶端出水口均通过管路连接有出水管,曝气装置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接有鼓风机,鼓风机对曝气装置供气;好氧腔敞口处设有多个吸风口,吸风口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与进气管连通,排气管上设有抽气泵。本发明结构简单,好氧腔敞口处设有多个吸风口,收集刚离开水面的余氧,经过排气管重新进入进气管,使得刚离开水面的余氧得以回收利用,降低能耗,节约电费。约电费。约电费。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科德生态环保水处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5
技术公布日:2022/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