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高效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5962发布日期:2022-03-16 14:0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雨污高效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雨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雨污高效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的:现有的雨水处理装置通常采用雨水过滤罐;虽然雨水过滤罐能够对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但是其利用雨水的自然流动进行过滤,因此过滤效率较差,并且过滤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过滤装置进行维护,否则过滤效果将降低。由于雨水过滤罐为一体罐,因此不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过滤效率,并且便于维护的雨污高效净化系统。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雨污高效净化系统,包括上罐体和下罐体;所述上罐体上方设置有入水腔;所述上罐体与下罐体可拆卸连接;
5.所述入水腔的上方设置有与入水腔连通的喇叭型的雨水收集器;所述雨水收集器的开口设置有向外侧倾斜的滤网;
6.所述入水腔内设置有横向挡板;所述横向挡板一端与入水腔一侧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侧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7.所述横向挡板下方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竖向挡板;所述竖向挡板位于横向挡板下方;
8.所述第一隔板下方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入水口位于横向挡板下方;且位于竖向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隔板下方设置有与增压泵连通的布水器;
9.所述下罐体底部具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上方设置有布水板;所述布水板上方设置有过滤层;
10.所述布水器位于过滤层上方;所述出水腔一侧的设置有出水管;另一侧设置有反洗进水管;
11.所述反洗进水管连接有反洗泵;所述反洗泵的入水管与入水腔连通;所述上罐体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补水管;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间隙的一侧设置有反洗排水管。
12.进一步的,所述入水腔一侧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位于横向挡板与入水腔侧壁之间的间隙下方。
13.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生物棉过滤层、珊瑚石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以及第二生物棉过滤层。
14.进一步的,所述下罐体上端设置有环形插槽;所述上罐体下端插入到环形插槽内。
15.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器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雨污高效净化系统,由于将雨水过滤罐体设置为上下分体式,因此便于实现对设备的维护,能够保证设备的过滤效果;提高使用寿命。
17.其次,由于在净化设备中设置有增压泵能够使得雨水快速的实现过滤,从而提高过滤效果;
18.最后由于在下罐体的一侧设置有反洗泵,因此便于实现过滤层的反洗,便于实现对净化设备的清洗。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雨污高效净化系统的立体图;
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雨污高效净化系统的主视图;
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雨污高效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示:1-上罐体,2-下罐体,3-雨水收集器,4-补水管,5-横向挡板,6-第一隔板,7-竖向挡板,8-增压泵,9-布水器,10-第二隔板,11-过滤层,12-出水管,13-排污管,14-反洗泵,15-入水管,16-布水板,17-反洗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4.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雨污高效净化系统,包括上罐体1和下罐体2;所述上罐体1上方设置有入水腔100;所述上罐体1与下罐体2可拆卸连接;
25.所述入水腔100的上方设置有与入水腔100连通的喇叭型的雨水收集器3;所述雨水收集器3的开口设置有向外侧倾斜的滤网31;
26.所述入水腔100内设置有横向挡板5;所述横向挡板5一端与入水腔100一侧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侧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27.所述横向挡板5下方设置有第一隔板6;所述第一隔板6上设置有竖向挡板7;所述竖向挡板7位于横向挡板5下方;
28.所述第一隔板6下方设置有第二隔板10;所述第二隔板10上设置有增压泵8;所述增压泵8入水口位于横向挡板5下方;且位于竖向挡板7的一侧;所述第二隔板10下方设置有与增压泵8连通的布水器9;
29.所述下罐体2底部具有出水腔200;所述出水腔200上方设置有布水板16;所述布水板16上方设置有过滤层11;
30.所述布水器9位于过滤层11上方;所述出水腔200一侧的设置有出水管12;另一侧设置有反洗进水管;
31.所述反洗进水管连接有反洗泵14;所述反洗泵14的入水管15与入水腔100连通;所述上罐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补水管4;所述第一隔板6与第二隔板10之间的间隙的一侧设置有反洗排水管17。
32.在应用过程中,通过雨水收集装置3将雨水收集到入水腔100内,在竖向挡板7的作用下雨水会进行短暂的沉淀;然后通过增压泵8将雨水输入到布水器9上;补水器9可以采用喷头;布水器9将雨水喷洒到过滤层上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通过布水板16排放到出水腔
200;通过出水腔200的排水管排出。
33.当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时,可以将上下罐体拆开,对上下罐体内的部件进行清洁维护。
34.同时可以通过补水管4加入清洁水,然后通过反洗泵14将清洁水由排水腔200;进入通过反洗排水管17排出,从而实现反洗。
35.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雨污高效净化系统,由于将雨水过滤罐体设置为上下分体式,因此便于实现对设备的维护,能够保证设备的过滤效果;
36.其次,由于在净化设备中设置有增压泵能够使得雨水快速的实现过滤,从而提高过滤效果;
37.最后由于在下罐体的一侧设置有反洗泵,因此便于实现过滤层的反洗,便于实现对净化设备的清洗。
38.为了便于入水腔100的清洁,面进一步的,所述入水腔100一侧设置有排污管13;所述排污管13位于横向挡板5与入水腔100侧壁之间的间隙下方。
39.为了提高过滤效果,具体的,所述过滤层1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生物棉过滤层、珊瑚石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以及第二生物棉过滤层。
40.为了便于上下罐体的安装,进一步的,所述下罐体2上端设置有环形插槽;所述上罐体1下端插入到环形插槽内。
41.为了提高收集雨水量;便于雨水收集,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器3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技术特征:
1.雨污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罐体(1)和下罐体(2);所述上罐体(1)上方设置有入水腔(100);所述上罐体(1)与下罐体(2)可拆卸连接;所述入水腔(100)的上方设置有与入水腔(100)连通的喇叭型的雨水收集器(3);所述雨水收集器(3)的开口设置有向外侧倾斜的滤网(31);所述入水腔(100)内设置有横向挡板(5);所述横向挡板(5)一端与入水腔(100)一侧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侧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横向挡板(5)下方设置有第一隔板(6);所述第一隔板(6)上设置有竖向挡板(7);所述竖向挡板(7)位于横向挡板(5)下方;所述第一隔板(6)下方设置有第二隔板(10);所述第二隔板(10)上设置有增压泵(8);所述增压泵(8)入水口位于横向挡板(5)下方;且位于竖向挡板(7)的一侧;所述第二隔板(10)下方设置有与增压泵(8)连通的布水器(9);所述下罐体(2)底部具有出水腔(200);所述出水腔(200)上方设置有布水板(16);所述布水板(16)上方设置有过滤层(11);所述布水器(9)位于过滤层(11)上方;所述出水腔(200)一侧的设置有出水管(12);另一侧设置有反洗进水管;所述反洗进水管连接有反洗泵(14);所述反洗泵(14)的入水管(15)与入水腔(100)连通;所述上罐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补水管(4);所述第一隔板(6)与第二隔板(10)之间的间隙的一侧设置有反洗排水管(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污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腔(100)一侧设置有排污管(13);所述排污管(13)位于横向挡板(5)与入水腔(100)侧壁之间的间隙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污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1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生物棉过滤层、珊瑚石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以及第二生物棉过滤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污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罐体(2)上端设置有环形插槽;所述上罐体(1)下端插入到环形插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污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器(3)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过滤效率,并且便于维护的雨污高效净化系统。该雨污高效净化系统,包括上罐体和下罐体;所述上罐体上方设置有入水腔;所述上罐体与下罐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入水腔的上方设置有与入水腔连通的喇叭型的雨水收集器;所述下罐体底部具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上方设置有布水板;所述布水板上方设置有过滤层;所述布水器位于过滤层上方;所述出水腔一侧的设置有出水管;另一侧设置有反洗进水管;所述反洗进水管连接有反洗泵;所述反洗泵的入水管与入水腔连通;所述上罐体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补水管;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间隙的一侧设置有反洗排水管。采用该雨污高效净化系统能够提高使用寿命,提高过滤效果。滤效果。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之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4
技术公布日:2022/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