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BR专用菌种投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92670发布日期:2021-12-15 06:3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ABR专用菌种投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abr专用菌种投加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abr专用菌种投加装置。


背景技术:

2.abr(advanced biological reactor)高效生物反应器是一种世界最新型的用于去除污水中极难降解的有机物的好氧生物反应器,主要去除指标为cod,同时对高盐等污染物有极强的耐受性,适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其出色的效率和产水质量,顺应污水提标提质提效要求,得以在中石化范围内推广。abr具有如下特点:超快速的启动,培养驯化7

10天即可通生产水;极佳的稳定性,耐高盐、耐杀菌、抗冲击;超低运维费用,特效菌群不需定期补加,高效载体补充量低于2%/年,紧凑化的布局,无氧化、吸附单元,占地面积小。
3.随着abr(advanced biological reactor)高效生物反应器的广泛使用,其中最重要的环节:菌种投加显得尤为重要。abr专用菌种投加前需要充分的溶解,并与一定比例的各类营养物充分拌和。
4.目前,没有固定、成型的菌种投加专用装置,一般采用现场临时拌和,临时加药装置,经常出现拌合不均匀现象,同时由于现场投加跨距大,经常出现投加流量变化大的问题,不利于菌种的投加和培育。
5.因此需要实用新型出一种满足现场场地变化、操作方便灵活、安全性高、工作效率高、成本优化的abr(advanced biological reactor)专用菌种投加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abr专用菌种投加装置。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8.一种abr专用菌种投加装置,包括配菌桶、搅拌装置和离心泵组,所述搅拌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配菌桶的顶部和所述配菌桶的内部,所述离心泵组通过设置在所述配菌桶的出口处。
9.优选地,所述配菌桶顶部的所述搅拌装置为搅拌器。
10.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配菌桶内部的所述搅拌装置为布气管。
11.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布气管与罗茨风机相连。
12.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离心泵组包括包括第一离心泵、第二离心泵、泵一开关阀、泵二开关阀、回流调节阀和出口调节阀,所述第一离心泵与所述配菌桶通过第一管路相连,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所述泵一开关阀,所述第二离心泵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所述泵二开关阀,所述第一离心泵与所述第二离心泵通过出液管路与总出口相连,所述出液管路靠近所述总出口处设有出口调节阀,所述出液管路上设有回流管的一端,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配菌桶相连,所述出液管路上设有所述回流调节阀。
13.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配菌桶的外壁设有磁翻板液位计。
14.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配菌桶上还设有残液排出口。
15.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配菌桶为pe材质一体成型。
16.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配菌桶外部设有整体撬装框架。
17.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整体撬装框架上设有所述平台护栏,所述平台护栏的地面上设有钢格板。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实用新型将各装置集于一体,采用整体撬装框架,结构紧凑,功能齐全,流程顺畅,操作方便,有利于整套设备的吊装运输;
20.本实用新型的平台护栏上设有钢格板,有效的解决了加菌过程中菌种洒漏造成的粘脚现象,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21.本实用新型的双拌合系统极大的提高了菌种拌和速度和拌和效率,提高了项目整体进度,罗茨风机的选用减少了罐底布气管堵塞问题;
22.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成型pe储罐,提高了整套设备的严密性,增强了设备强度,防止设备多次运输过程对罐体的损坏;
23.本实用新型使用离心泵组与阀组组合使用,有效解决了出口管程变化大的难题,简单的实现了出口扬程、流量的稳定。
附图说明
24.图1是一种abr专用菌种投加装置主视图;
25.图2是一种abr专用菌种投加装置俯视图;
26.图3是一种abr专用菌种投加装置左视图;
27.图4是一种abr专用菌种投加装置布气管图;
28.图中:
29.1、整体撬装框架;2、平台钢格板;2

1、平台护栏;3、踏步钢格板;4、罗茨风机;
[0030]5‑
1、第一离心泵;5

2、第二离心泵;6

1、泵一开关阀;6

2、泵二开关阀;
[0031]6‑
3、回流调节阀;6

4、出口调节阀;7

1、菌种投加口;7

2、布气管入口;
[0032]7‑
3、回流管;8、搅拌器;9、配菌桶;10、残液排空口;
[0033]
11、电气仪表配电箱;12、总出口;13、磁翻板液位计;14、出口压力表;
[0034]
15、针型阀;16

1、罐底布气主管;16

2、罐底布气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6]
如图1、图2所示一种abr专用菌种投加装置,包括配菌桶9、搅拌装置和离心泵组,所述搅拌装置分别设置在配菌桶9的顶部和配菌桶9的内部,离心泵组通过设置在配菌桶9的出口处;配菌桶9上设有菌种投加口7

1。
[0037]
配菌桶9顶部的所述搅拌装置为搅拌器8;配菌桶9内部的所述搅拌装置为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与罗茨风机4相连。
[0038]
如图3所示,布气管由罐底布气主管16

1和罐底布气支管16

2组成,罐底布气支管16

2设置在配菌桶9的罐体内,多个罐底布气主管16

1排布在罐底布气支管16

2上。
[0039]
abr(advanced biological reactor)专用菌种投加时要求菌种搅拌均匀,同时投加的各类营养物具有粘性高的特点,单一顶部搅拌器8或者底部曝气管均不能满足要求,容易造成菌种结块,溶解不均匀,该复合双重搅拌设计极大提高了专用菌种的拌和效率;
[0040]
罗茨风机4的选用,避免了离心风机出口压力小,气量不均匀的缺点,abr(advanced biological reactor)专用菌种投加时要求菌种搅拌均匀,同时投加的各类营养物具有粘性高的特点,受现场场地的限制,菌种与营养物同时由菌种投加口7

1投加到配菌桶9内,投加初期筒体底部将堆积大量粘稠状物质,如采用普通离心风机,极易产生布气管堵塞的情况,不利于菌种拌和,罗茨风机的高出口压力,有效避免了布气管堵塞的隐患。
[0041]
配菌桶9的外壁设有磁翻板液位计13;配菌桶9上还设有残液排出口10;配菌桶9上还设有布气管入口7

1。
[0042]
配菌桶9采用pe材质一次性成型,整体没有二次焊接接缝,罐体预留法兰接口,菌种投加口7

1等,均为筒体成型后二次钻孔,整体成型的罐体强度更高,泄露性更小;一次性成型区别于市面上常见的在罐体钻孔后二次焊接、丝接的接管法兰,该筒体在热熔浇筑时连同预留的法兰一同浇筑,成型后采用打孔器将实心法兰接管与管壁打通,从而提高罐体整体强度与严密性。
[0043]
配菌桶9外部设有整体撬装框架1;所述整体撬装框架1便于整体地吊装运输(宽度小于2400mm便于汽车运输),整套设备集成在框架之上,框架采用316l材质焊接而成,满足现场高含盐污水的腐蚀问题。
[0044]
整体撬装框架1上设有平台护栏2

1,平台护栏2

1的地面上设有平台钢格板2,平台护栏2

1的楼梯上设有踏步钢格板3。采用玻璃钢格板铺设,满足现场防腐要求,同时起到防滑作用;镂空的玻璃钢格板对育菌过程中粘性较大的菌种残液洒漏导致的粘脚、行动不便也有很好的解决;同时平台设有护栏,在加菌时起到人员防护作用。
[0045]
整体撬装框架1上还设有电气仪表配电箱11,电气仪表配电箱11与各个元器件相连。
[0046]
所述离心泵组包括包括第一离心泵5

1、第二离心泵5

2、泵一开关阀6

1、泵二开关阀6

2、回流调节阀6

3和出口调节阀6

4,第一离心泵5

1与配菌桶9通过第一管路相连,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泵一开关阀6

1,第二离心泵5

2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泵二开关阀6

2,第一离心泵5

1与第二离心泵5

2通过出液管路与总出口12相连,所述出液管路靠近总出口12处设有出口调节阀6

4,所述出液管路上设有回流管7

3的一端,回流管7

3的另一端与配菌桶9相连,所述出液管路上设有所述回流调节阀。第一离心泵5

1、第二离心泵5

2上分别设有出口压力表14和针型阀15。
[0047]
离心泵组5为一用一备,与气动隔膜泵相比降低了整套设备费用,同等参数的气动隔膜泵价格是离心泵的5到10倍,气动隔膜泵具有脉冲式的出口压力与流量变化,同样不适合现场abr(advanced biological reactor)专用菌种投加要求,同时,现场变化极大的出口管程(根据现场使用数据,出口管程在30

130米范围内变化)也是制约气动隔膜泵选择的因素。
[0048]
泵一开关阀6

1、泵二开关阀6

2、回流调节阀6

3、出口调节阀6

4组合使用解决abr育菌现场条件多变(出口管程在30

130米范围内变化),abr(advanced biological reactor)专用菌种与各类营养物质充分拌和后具有粘性较大的特点,加菌现场施工条件不
允许频繁移动整套设备。
[0049]
工作过程:
[0050]
接菌种首先将菌种及组分和营养物,按照比例投放在配菌桶9中,所有菌种和营养物投加进配菌桶9内前,配菌桶9内注入定量清水。先开启搅拌器8,再开启罗茨风机4和所述布气管,该步骤可以极大减少各类菌种搅拌过程中的杨尘和飞灰,保障施工人员健康,通过出口压力表14读数初步判断出口管程压力,当出口管程小时,关小出口调节阀6

4,适度打开回流调节阀6

3,使部分液体通过回流管7

3流回配菌桶9,从而减小总出口12的流量,并起到保护第一离心泵5

1、第二离心泵5

2的功能;当出口管程大时,打开出口调节阀6

4,适度关闭回流调节阀6

3,使小部分液体通过回流管7

3流回配菌桶9,从而增加总出口12流量,以此达到简单快速的控制出口流量需求。
[0051]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