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破氰药剂处理含氰废水回型管式处理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1869发布日期:2021-12-11 13:1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CG破氰药剂处理含氰废水回型管式处理站的制作方法
cg破氰药剂处理含氰废水回型管式处理站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g破氰药剂处理含氰废水回型管式处理站。


背景技术:

2.cg101高效药剂脱氰处理法为黄金矿山高效破氰技术,针对不同组分的含氰废水或尾矿浆,开发出一系列高效破氰药剂,可快速对含氰废水或尾矿浆进行深度治理,其配套的可移动应急处理装置,可实现泄漏事故短时间应急处置,灵活性实用性较强,也可长期工业化应用于企业生产配套环保处理工艺,解决了企业氰渣存储难题,氰渣浸出毒性达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标准,处理后的氰化工艺废水全部循环使用,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小,效益显著。但目前可移动应急处理装置主要是以电机减速机搅拌桨混合式处理设备为主,设备结构复杂,投资与运行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是一种用于黄金矿山环保行业采用cg系列破氰药剂处理含氰污泥、废水的可移动高效环保处理装站,进一步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设备投资与运行能耗,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的集成式无电机驱动搅拌桨混合的新型无害化处理设备,以实现cg系列高效破氰处理药剂无害化处理含氰废水、尾矿浆工艺为目的,以模块化可移动高效环保处理装站为对象,采用泵混动力与回型管道无害化反应处理的方法,将cg破氰药剂处理含氰废水技术在装备上得到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拓展。
4.cg破氰药剂处理含氰废水回型管式处理站,是由cg系列药剂配置器1、储液罐2、多级混药器3、初混动力泵4、回型管反应模块5、沉降吸附缓冲柱6和集成基础架7构成;其中cg系列药剂配置器1、储液罐2、多级混药器3、初混动力泵4、回型管反应模块5和沉降吸附缓冲柱6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在集成基础架7上;
5.cg系列药剂配置器1包括配置器主体11、混合搅拌系统12和计量泵13,其中混合搅拌系统12穿过配置器主体11并伸入配置器主体11内,且固定在配置器主体11上,计量泵13固定在配置器主体11顶端,且与配置器主体11内部连通;
6.多级混药器3上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且在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的多级混药器3上还设有cg系列药剂投加口31和ph药剂投加口32;
7.其中多级混药器3的进液口与出液口分别与储液罐2的含氰废液出口23和初混动力泵4的进液口连通,且计量泵13与多级混药器3的cg系列药剂投加口31连接,初混动力泵4的出液口与回型管反应模块5的进液口连通,回型管反应模块5的出液口与沉降吸附缓冲柱6的进液口61连通。
8.所述储液罐2上设置液位计21。
9.所述回型管反应模块5是由一根管道56经过多次弯折形成的多层回型管道51,管道56的一端作为回型管反应模块5的进液口,且在进液口端的管道56上设有ph检测仪52,另
一端作为回型管反应模块5的出液口,且在每层回型管道51上设有可视观察管53,在每层回型管道51内设置混合器54。
10.所述多层回型管道51通过回形管支架55固定在集成基础架7上。
11.所述沉降吸附缓冲柱6的主体上设置进液口61、出液口62、观察窗63、排污口64和支腿65,其中沉降吸附缓冲柱6的主体通过支腿65固定在集成基础架7上。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cg系列破氰药剂处理含氰废水,还适用于酸化法处理含氰尾矿浆,该设备采用泵为核心动力一回型管道为无害化反应处理单元,替代传统搅拌槽式反应器,满足无害化处理指标要求的同时能耗降低制造成本低,设备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其中:1—cg系列药剂配置器;11—配置器主体;12—混合搅拌系统;13—计量泵;2—储液罐;21—液位计;22—含氰废液进口;23—氰废液出口;3—多级混药器;31—cg系列药剂投加口;32—ph药剂投加口;4—初混动力泵;5—回型管反应模块;51—回型管道;52—ph检测仪;53—可视观察管;54—多级混合器;55—回形管支架;56—管道;6—沉降吸附缓冲柱;61—进液口;62—出液口;63—观察窗;64—排污;65—支腿;7—集成基础架。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1
17.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cg破氰药剂处理含氰废水回型管式处理站,是由cg系列药剂配置器1、储液罐2、多级混药器3、初混动力泵4、回型管反应模块5、沉降吸附缓冲柱6和集成基础架7构成;其中cg系列药剂配置器1、储液罐2、多级混药器3、初混动力泵4、回型管反应模块5和沉降吸附缓冲柱6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在集成基础架7上,
18.cg系列药剂配置器1包括配置器主体11、混合搅拌系统12、计量泵13,其中混合搅拌系统12穿过配置器主体11的顶盖并伸入配置器主体11内,且固定在配置器主体11的顶盖上,计量泵13固定在配置器主体11顶端,且与配置器主体11内部连通;
19.多级混药器3上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且在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的多级混药器3上还设有cg系列药剂投加口31和ph药剂投加口32;
20.其中多级混药器3的进液口与出液口分别与储液罐2的含氰废液出口23和初混动力泵4的进液口连通,且计量泵13与多级混药器3的cg系列药剂投加口31连接,初混动力泵4的出液口与回型管反应模块5的进液口连通,回型管反应模块5的出液口与沉降吸附缓冲柱6的进液口61连通。
21.所述储液罐2上设置液位计21。
22.所述回型管反应模块5是由一根管道56经过多次弯折形成的多层回型管道51,管道56的一端作为回型管反应模块5的进液口,且在进液口端的管道56上设有ph检测仪52,另一端作为回型管反应模块5的出液口,且在每层回型管道51上设有可视观察管53,在每层回型管道51内设置混合器54。
23.所述多层回型管道51通过回形管支架55固定在集成基础架7上。
24.所述沉降吸附缓冲柱6的主体上设置进液口61、出液口62、观察窗63、排污口64和支腿65,其中沉降吸附缓冲柱6的主体通过支腿65固定在集成基础架7上。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26.首先向cg系列药剂配置器1投加配置水和cg系列破氰药剂,启动混合搅拌系统12完成cg系类破氰药剂溶液配制,然后向储液罐2内供给含氰废水,根据液位计21检测结果当液位达到所需位置时,启动初混动力泵4,将含氰废水开始泵入多级混药器3,启动计量泵13将cg系列破氰溶液通过cg系列药剂投加口31进入多级混药器3内与含氰废水混合,通过ph药剂投加口32向多级混药器3内加入ph值调节药剂,调节好ph值的混合液进入初混动力泵4,在初混动力泵4内cg破氰药剂与含氰废水初步高速混合并在初混动力泵4的作用下进入回型管反应模块5,ph检测仪52检测含氰废水反应ph值,并根据该ph调整向多级混药器3内加入的ph调节剂用量,通过可视观察管53查看物料流动混匀反应状态,含氰废水在回型管道51内流动在每层管道的混合器54的作用下不断充分混合完成含氰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含氰废水由回型管反应模块5处理完成后由沉降吸附缓冲柱6进液口61进入沉降吸附缓冲柱6内进行沉降或加活性炭吸附除重金属,沉降或吸附后的水由沉降吸附缓冲柱出液口62排出,沉降的重金属或吸附附后的活性炭由排污口64排出,观察窗63观察沉降或吸附状态。
27.实施例2
28.储液罐2上设置液位计21、含氰废液进口22、含氰废液出口23;
29.多级混药器3除进出口外设置cg系列药剂投加口31、ph药剂投加口32;
30.回型管反应模块5包括回型管道51、ph检测仪52、可视观察管53、多级混合器54、回形管支架55;
31.沉降吸附缓冲柱6主体设置进液口61、出液口62、观察窗63、排污口64和支腿65;
32.所述cg系列药剂配置器1、储液罐2、多级混药器3、初混动力泵4、回型管反应模块4和沉降吸附缓冲柱6依次如图固定在集成基础架7上,多级混药器3进液端与出液端分别连接储液罐2的含氰废液出口23与初混动力泵4的进液口,cg系列药剂配置器1的计量泵13与多级混药器3的cg系列药剂投加口31连接,初混动力泵4出液口与回型管反应模块5进液口连接,回型管反应模块5出液口与沉降吸附缓冲柱6进液口61连接;
33.所述回型管反应模块5的回型管道51由一根管道横竖多层多列往复构成,进出液方式由上到下,进液端设置ph检测仪52和可视观察管53,回型管反应模块5每层次管道分别设置一个混合器54,回型管道51的直径、长度和容积满足废水无害化处理反应时间,回型管道51通过回形管支架55固定在集成基础架7上。
34.所述沉降吸附缓冲柱6可根据废水性质作为沉降固液分离设备,也可以填装活性炭等吸附材料进行重金属吸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