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集并处理路面雨水的混凝装置

文档序号:27794767发布日期:2021-12-04 11:1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集并处理路面雨水的混凝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集并处理路面雨水的混凝装置,进一步涉及一种可收集路面雨水的蓄水池和可调控参数进行混凝处理的反应罐装置。


背景技术:

2.雨水是来源于自然界水循环的优质资源,我国具有丰富的雨水资源,年均总量超过6万亿立方米,然而雨水资源分布不均,使用雨水效率低。若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雨水资源,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集中式供水系统的依赖、缓解城市的缺水压力、削减城市面源污染负荷,处理路面雨水具有可行性和很高的实际价值。路面径流雨水的污染物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为颗粒物质、需氧量物质、富营养化物质和重金属。
3.处理路面雨水的混凝装置采用混凝沉淀法。它是雨水回用处理中重要的一道工序,也是常用的水处理技术之一。采用无机混凝剂加有机助凝剂的强化混凝处理工艺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混凝沉淀法具有无相变、操作简单、成本低和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在去除路面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cod、总悬浮物tss、浊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雨水达到回用水的水质要求。具有快速高效、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
4.很多国内外学者开展混凝沉淀处理雨水中污染物的相关研究,通过批式实验表明:应用混凝技术处理雨水径流效果明显。很多雨水处理工艺已成功商业化,混凝沉淀以及各种高效装置相继被开发出来。多种工艺利用化学絮凝和物理沉淀来处理路面雨水等受污染雨水,分“混合—反应—沉淀”三个操作单元。这种工艺水力表面负荷都很高、装置紧凑、占地面积小、启动速度快、出水水质较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快速高效地去除路面雨水中多种污染物,提供一种可收集路面雨水的蓄水池和可调控参数进行混凝处理的反应罐装置。主要的创新点在于路面雨水经管道和沟渠流入蓄水池,直接使用可调节参数的混凝反应罐快速高效处理路面雨水,处理后的雨水用于补给河道。
6.一种收集并处理路面雨水的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雨水收集单元和混凝处理单元;所述雨水收集单元主体为蓄水池(1),所述混凝处理单元主体为混凝反应罐(2);混凝反应罐(2)置于蓄水池(1)内,混凝反应罐(2)配有药剂进口(3)、电机(4)、传动杆(5)、搅拌桨(6)、雨水进口(7)、雨水出口(8)、ph传感器(9);药剂进口(3)固定嵌到混凝反应罐(2)上部盖体上且伸入到混凝反应罐(2)的罐体内;电机(4)置于混凝反应罐(2)上部盖体上,电机(4)通过下方的连接传动杆(5)与搅拌桨(6)固定连接;雨水进口(7)位于混凝反应罐(2)的侧面且伸入罐体,用于加入储蓄的雨水;雨水出口(8)位于混凝反应罐(2)的底部且向下伸出混凝反应罐(2)和蓄水池(1),用于排出处理过的雨水;ph传感器(9)置于混凝反应罐(2)的内侧壁。
7.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1)置于地平线以下,连接连通收集路面雨水的管道和沟
渠,混凝反应罐(2)放置于蓄水池(1)内部,底部为v形沉淀段,便于沉淀物的累积与排放。
8.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反应罐(2)采用不锈钢金属材质,具有较强的耐酸耐碱和耐腐蚀性。
9.进一步地,所述雨水进口(7)第一端连接蓄水池(1)收集的储存雨水,第二端连接混凝反应罐(2)。
10.进一步地,传动杆(5)连接电机(4)和搅拌桨(6),用于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控制反应速速。传动杆(5)和搅拌桨(6)为不锈钢金属材质,可以防止试剂和污染物腐蚀。
11.进一步地,所述药剂进口(3)用于投加液态混凝试剂、酸液、碱液,控制处理雨水的条件。
12.进一步地,所述ph传感器(9)能够实时显示酸碱度,且可从罐体外直接读取数据,有助于及时调节ph值保证处理雨水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药剂入口可投加液态的聚合氯化铝混凝剂、聚丙烯酰胺助凝剂和调控混凝反应ph条件的盐酸和氢氧化钠试剂。根据前期实验室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结论:初始ph范围为:6

7、聚合氯化铝混凝剂的合理投加范围为:80

100mg
·
l
‑1。
14.上述所述的处理路面雨水的混凝装置的运行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15.安装装置并调试设备,路面雨水等受污染雨水经管道和沟渠流入蓄水池(1),在蓄水池(1)存储,当雨水量达到雨水进口(7)水位时,雨水自动流入混凝反应罐(2),启动电机(4)通过连接传动杆(5)控制搅拌桨(6)速度,通过药剂进口(3)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ph传感器(9)实时显示酸碱度,从罐体外读取数据继续投加酸碱试剂控制处理条件,处理过的雨水通过v型沉淀段后经雨水出口(8)流出罐体。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可快速高效地处理路面雨水,可同时去除路面雨水中的多种污染物,可快速启动设备,节省处理时间和成本。采用本实用新型处理实际路面雨水,处理后雨水可达到入河水质标准,直接用于补给河道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为蓄水池,2为混凝反应罐,3为药剂进口,4为电机,5为传动杆,6为搅拌桨,7为雨水进口,8为雨水出口,9为ph传感器。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村镇污水处理厂进行联合具体实施的工艺流程图(图2中的字有的不清楚)。
20.具体实施方法:
21.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
22.如图1所示的一种收集并处理路面雨水的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3.步骤1、安装收集并处理路面雨水的混凝装置
24.将混凝反应罐(2)放置于蓄水池(1)内,药剂进口(3)固定嵌到混凝反应罐(2)上部盖体上且伸入到罐体内,电机(4)置于蓄水池(1)上部盖体和混凝反应罐(2)上部盖体间,连接传动杆(5)和搅拌桨(6),雨水进口(7)伸入罐体,雨水出口(8)伸出罐体,ph传感器(9)置于罐壁左侧。
25.步骤2、运行收集并处理路面雨水的混凝装置
26.按照所述步骤1安装装置并调试设备,当降雨强度大时,路面雨水等受污染雨水经管道和沟渠流入蓄水池(1),在蓄水池(1)存储;当雨水量达到雨水进口(7)水位,雨水自动流入混凝反应罐(2),立即启动电机(4)通过连接传动杆(5)控制搅拌桨(6)速度,通过药剂进口(3)投加液态的聚合氯化铝混凝剂、聚丙烯酰胺助凝剂,ph传感器(9)实时显示酸碱度,从罐体外读取数据继续投加盐酸和氢氧化钠试剂,控制ph为6

7,处理过的雨水通过v型沉淀段后经雨水出口(8)流出罐体。
27.利用本实用新型处理路面雨水,具体工艺如图2所示:
28.本装置可以与村镇污水处理厂(站)联合运行,为处理面源污染提供混凝

沉淀法处理地表雨水径流技术方案。路面雨水等受污染雨水处理模块流程为:雨水经过智能弃流井识别后,通过流入蓄水池进入反应罐,在罐中加速处理地表雨水径流,对总悬浮物tss、浊度、总磷tp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通过检测化学需氧量cod,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达到70%左右,可以达到地表水3类标准。当降雨强度过大时,地表雨水径流受污染程度降低,雨水量超过蓄水池处理量,溢流直接排入水体。通过装置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补给河道。
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技术方案进行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前述具体实施例所表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