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头杯水TDS值偏高的复合滤芯及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14039发布日期:2021-11-16 01:01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头杯水TDS值偏高的复合滤芯及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一种防止头杯水tds值偏高的复合滤芯及净水机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净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头杯水tds值偏高的复合滤芯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2.ro净水机即使用反渗透技术原理进行水过滤的净水机。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原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透过ro膜,从而使一部分水透过ro膜分离出来,未透过的水因溶质增加形成浓缩水。
3.ro滤芯一般包括中心管,中心管外侧设有透过ro膜,原水从ro膜的端面进入,过滤后的纯净水进入中心管,从中心管流出。ro滤芯原水一侧的浓水,其所含高浓度的离子,可以缓慢地扩散到纯水一侧,如果时间足够长,可以使得两侧的浓度达到平衡。如果通过一夜的扩散,纯水一侧中纯水的tds值就会明显升高,如果原水中重金属离子较多,那么纯水中的重金属也会超标,水质、口感都会大受影响。
4.净水机在工作时,纯水端的tds处于正常状态。净水机静置时,ro滤芯原水一侧的离子会渗透到纯水一侧,使纯水的总溶解固体tds上升。当再次启动净水机时,前期出来的纯水tds值偏高,形成通常所说的净水机
ꢀ“
头杯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头杯水tds值偏高问题的复合滤芯及净水机。
6.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头杯水tds值偏高的复合滤芯,包括滤瓶和滤瓶盖,两者固定连接,滤瓶内设有前置滤芯和ro滤芯,ro滤芯置于前置滤芯内,ro滤芯包括ro膜,ro膜内设有中心管;
7.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内部通过一隔板分隔出支撑部和纯水部,中心管外侧设有多条流道,流道位于支撑部外侧;所述中心管朝向滤瓶盖一侧为纯水部,纯水部外侧设有连通流道和纯水部的第一通水孔,纯水部内设有单向阀。
8.优选地,所述单向阀包括阀座,阀座外侧与纯水部内壁紧密结合,阀座朝向滤瓶盖一端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中间设有通孔,阀座另一端内部设有台阶面;所述阀座内设有活塞,活塞为t型结构,一端抵在阀座的台阶面上,另一端置于定位柱的通孔内,并可沿通孔移动;阀座内还设有弹簧,弹簧一端套在定位柱上,另一端抵在活塞上。
9.优选地,所述前置滤芯内部设有第二骨架,第二骨架上端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骨架外侧依次设有第二pp棉层、活性炭层和第一pp棉层;所述ro滤芯置于第二骨架内,ro滤芯还包括一上端盖,上端盖与第二骨架之间设有一套管,套管下端与第二骨架紧密配合,第二通孔均位于套管外侧。
10.优选地,所述ro滤芯的上端盖向上延伸出一空腔,后置滤芯置于该空腔内,所述后置滤芯包括第一骨架和后置过滤层,后置过滤层位于第一骨架内,第一骨架下端设有连接
柱,连接柱与ro滤芯的中心管紧密连接,并与单向阀相抵接;后置过滤层下方设有分隔件,分隔件与第一骨架之间设有第一流水通道,连通中心管与后置过滤层外侧。
11.优选地,所述前置滤芯外侧与滤瓶内壁之间为第一进水通道,第二骨架与套管之间为第一出水通道;所述ro滤芯外侧为第二进水通道,后置滤芯内部为第二出水通道,第一骨架上方设有出水柱,出水柱与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ro滤芯的上端盖与第一骨架之间为废水通道,废水通道与ro膜顶部相连通。
12.优选地,所述滤瓶盖上设有5个进出水接口,滤瓶盖内部还固定有水路转换件,水路转换件上设有5个进出水孔,与进出水接口相连通。
1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头杯水tds值偏高的净水机,包含上述复合滤芯。
14.优选地,所述复合滤芯包含第一进水接口、第一出水接口、第二进水接口,纯水接口和废水接口,第一进水接口连接原水进口,第一出水接口依次连接进水电磁阀和增压泵,增压泵连接第二进水接口,纯水接口连接至出水龙头,废水接口通过组合冲洗阀连接至废水出口。
15.当净水机开始制水时,原水通过滤瓶盖进入滤瓶内的第一进水通道,从前置滤芯侧面进水,经第一pp棉层、活性炭层和第二pp棉层过滤后,沿第二骨架的第二通水孔进入第一出水通道,并从滤瓶盖流出;
16.经前置滤芯初滤后的水按照水路设计流动,流经进水电磁阀、增压泵,经过增压泵加压后的水进入套管内,由于ro膜外侧无法进水,水沿着第二进水通道流动到ro膜底部,从ro膜底部端面进入;
17.水流经过ro膜过滤后,产生的纯水经过中心管外侧的流道汇聚至第一通水孔处,并从第一通水孔流入纯水部,纯水部内的单向阀受纯水作用自动导通,纯水通过单向阀、连接柱、分隔件与第一骨架之间的第一流水通道进入后置滤芯外侧,纯水从后置滤芯外侧向内流出,经后置滤芯过滤后的纯水从第一骨架的出水柱流出;ro膜产生的废水经由ro滤芯的上端盖与第一骨架之间的废水通道排出。
18.当净水机停止制水时,增压泵和进水电磁阀停止工作后,组合冲洗阀继续导通若干秒,对ro膜原水一侧进行泄压,当ro膜原水一侧无压力时,则ro膜原水一侧没有向纯水一侧渗透的动力。同时,净水机停止制水后,中心管内的单向阀自动断开,可以有效阻止ro膜纯水一侧与ro膜原水一侧互相渗透。
19.本实用新型在ro滤芯的中心管内设置单向阀,制水时,单向阀自动导通,ro滤芯正常工作,停止制水时,单向阀能自动断开,利用单向阀的阻隔作用,保持ro膜纯水一侧的压力,避免ro膜原水一侧的高浓度水会继续与ro纯水一侧的纯水互相渗透交换,并且利用组合冲洗阀对ro膜原水一侧进行泄压,使得ro膜纯水一侧压力大于原水一侧压力,达到阻止原水一侧向纯水一侧渗透的目的,从而解决头杯水tds值偏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与图1的剖切方向垂直);
23.图3为中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中心管的结构剖视图;
25.图5为第一单向阀的断开状态图;
26.图6为第一单向阀的导通状态图;
27.图7为后置滤芯的结构剖视图;
28.图8为第二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10为水路转换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的水路原理图。
31.图中标记为:滤瓶1、滤瓶盖2、第二骨架31、第二通孔32、第一pp棉层33、活性炭层34、第二pp棉层35、底盖36、水沟37、第一连接柱38、ro膜41、上端盖42、中心管43、第一通水孔44、第三连接柱45、隔板46、流道47、套管5、第二连接柱51、第一骨架61、后置过滤层62、连接柱63、分隔件64、第一流水通道65、出水柱66、第一单向阀7、阀座71、定位柱72、台阶面73、活塞74、弹簧75、水路转换件8、第一进水孔81、第一出水孔82、第二进水孔83、废水孔84、纯水孔85、第一护壁86、第二护壁87、第三护壁88、第四护壁89、第一进水通道91、第一出水通道92、第二进水通道93、废水通道94、第二出水通道95、进水电磁阀10、增压泵11、第二单向阀12、高压开关13、出水龙头14、组合冲洗阀15。
32.原水a、初滤水b、纯水c、废水d。
具体实施方式
33.参见附图。本实施例所述的复合滤芯,包括滤瓶1和滤瓶盖2,两者固定连接,为方便描述,将滤瓶盖所在位置视为上方,滤瓶底部视为下方。
34.所述滤瓶1内设有前置滤芯、ro滤芯和后置滤芯,所述前置滤芯内部设有第二骨架31,第二骨架为空心圆柱结构,第二骨架外侧设有多道水沟37,水沟上端设有第二通孔32,使得前置滤芯内的水顺着水沟留着第二通孔处,从第二通孔流出;第二骨架31外侧依次设有第二pp棉层35、活性炭层34和第一pp棉层33;第二骨架31下端设有底盖36,底盖与ro膜底部端面之间留有间隙,供水流从ro膜底部端面进入ro膜。
35.所述ro滤芯置于第二骨架31内,ro滤芯包括ro膜41和上端盖42,ro膜41内设有中心管43;所述中心管43内部通过一隔板46分隔出支撑部和纯水部,中心管43外侧设有多条流道47,流道位于支撑部外侧,起到汇聚纯水的作用;所述中心管43朝向滤瓶盖一侧为纯水部,中心管外侧设有第一通水孔44,中心管上的第一通水孔只设置在同一高度,且位于纯水部外侧,可以连通中心管外侧的流道47和纯水部的内部,纯水部内设有第一单向阀7。
36.所述第一单向阀7包括阀座71,阀座外侧与纯水部内壁紧密结合,阀座朝向滤瓶盖一端设有定位柱72,定位柱中间设有通孔,阀座另一端内部设有台阶面73;所述阀座内设有活塞74,活塞为t型结构,活塞大头端抵在阀座的台阶面上,小头端置于定位柱的通孔内,并可沿通孔移动;阀座内还设有弹簧75,弹簧一端套在定位柱上,另一端抵在活塞上。
37.正常制水时,纯水通过中心管外侧流道47汇聚,从第一通水孔44进入纯水部内部,从而给予活塞朝向滤瓶盖方向的力,使得活塞的大头端离开阀座的台阶面73,第一单向阀7自动导通,纯水正常流出。停止制水时,活塞收到的水压减小,弹簧使得活塞复位,活塞的大头端抵在阀座的台阶面73上,第一单向阀7自动断开。
38.所述上端盖42向上延伸出一空腔,后置滤芯置于该空腔内;所述上端盖42与第二骨架31之间设有一套管5,套管5下端与第二骨架31紧密配合,第二通孔32均位于套管5外侧,使得前置滤芯过滤后的水仅从套管外侧流出,且套管长度远远短于第二骨架整体长度,仅与第二通孔所在位置相匹配即可。
39.所述后置滤芯包括第一骨架61和后置过滤层62,后置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层,位于第一骨架内,第一骨架61下端设有连接柱63,连接柱63与ro滤芯的中心管43紧密连接,后置过滤层下方设有分隔件64,分隔件封闭后置过滤层下端面,分隔件64与第一骨架61之间设有第一流水通道65,连通ro滤芯的中心管与后置过滤层外侧。
40.所述前置滤芯外侧与滤瓶1内壁之间为第一进水通道91,第二骨架31与套管5之间为第一出水通道92。所述套管与第二骨架紧密贴合,使得ro滤芯外侧为第二进水通道93。所述后置滤芯内部为第二出水通道95,第一骨架61上方设有出水柱66,出水柱与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ro滤芯的上端盖与第一骨架之间为废水通道94,废水通道与ro膜顶部相连通。
41.所述滤瓶盖2上设有5个进出水接口,包括第一进水接口、第一出水接口、第二进水接口、废水接口、纯水接口,进出水接口内均设有自封水组件;所述滤瓶盖2内部还固定有水路转换件8,水路转换件上设有5个进出水孔,与进出水接口相连通。
42.所述水路转换件上的5个进出水孔分别为第一进水孔81、第一出水孔82、第二进水孔83、废水孔84和纯水孔85,与凸台内的进出水接口相连通。所述水路转换件8朝向ro膜一侧设有4圈同心的圆环护壁,由内及外分为第一护壁86、第二护壁87、第三护壁88和第四护壁89,第一进水孔81与第四护壁89外部相连通,第一出水孔82与第三、第四护壁之间相连通,第二进水孔83与第二、第三护壁之间相连通,废水孔84与第一、第二护壁之间相连通,纯水孔85与第一护壁86内部相连通。
43.前置滤芯的第二骨架31上端设有第一连接柱38,套管5上端设有第二连接柱51,ro滤芯的上端盖42上方设有第三连接柱45,第一骨架61上方设有出水柱66,四者依次套装在一起,由内向外依次是出水柱66、第三连接柱45、第二连接柱51和第一连接柱38,与水路转换件8的4圈圆环护壁分别紧密配合。
44.原水a从滤瓶盖的第一进水接口、水路转换件的第一进水孔81进入滤瓶内的第一进水通道91,从前置滤芯侧面进水,经第一pp棉层33、活性炭层34和第二pp棉层35过滤后,沿第二骨架31的第二通水孔32进入第一出水通道92,第一出水孔82、滤瓶盖的第一出水接口流出初滤水b;
45.初滤水b按照水路设计流动,流经进水电磁阀10、增压泵11,而经过增压泵11加压后的水从滤瓶盖的第二进水接口、水路转换件的第二进水孔83进入套管5内,由于ro膜外侧无法进水,水沿着第二进水通道93流动到ro膜底部,从ro膜底部端面进入;
46.水流经过ro膜41过滤后,产生的纯水经过中心管外侧的流道47汇聚至第一通水孔44处,并从第一通水孔44流入纯水部,纯水部内的第一单向阀7受纯水作用自动导通,纯水通过第一单向阀7、第一骨架61下方的连接柱63、分隔件与第一骨架之间的第一流水通道65进入后置滤芯外侧,纯水c从后置滤芯外侧向内流出,经后置滤芯过滤后的纯水从第二出水通道95、第一骨架的出水柱66、纯水接口流出;ro膜产生的废水d经由ro滤芯的上端盖与第一骨架之间的废水通道94、废水接口后,最后通过组合冲洗阀15从废水出口排出。
47.当净水机停止制水时,增压泵11和进水电磁阀10停止工作后,组合冲洗阀15继续导通若干秒,对ro膜原水一侧进行泄压,当ro膜原水一侧无压力时,则ro膜原水一侧没有向纯水一侧渗透的动力。同时,净水机停止制水后,中心管内的第一单向阀7自动断开,可以有效阻止ro膜纯水一侧与ro膜原水一侧互相渗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