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装置

文档序号:27172166发布日期:2021-10-30 10:3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处理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丧失了原来使用功能的水简称为污水。按照污水来源,污水可以分为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等,工业废水来自制造采矿和工业生产活动的污水;生活污水来自住宅、写字楼、机关或相类似的污水。
3.移动酒席提供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灶台以及其他做饭用具,为人们提供一条龙的酒席服务,由于移动酒席的便利性,近年来,广受农村地区的欢迎。但是,移动酒席在酒席结束后,往往需要对餐厨垃圾进行丢弃,还需要涮洗锅碗瓢盆等,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若随意倾倒将会造成环境污染。但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大多为固定设置,而移动酒席的工作地点无法固定,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满足移动酒席等临时对生活污水处理需求的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便于移动和运输,适用于临时污水处理的水处理装置。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沿横向或纵向分隔地设置有第一过滤箱、絮凝处理箱和第二过滤箱;所述第一过滤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且中部横隔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箱的底部与所述絮凝处理箱连通,所述絮凝处理箱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絮凝处理箱的上部与所述第二过滤箱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箱的中部横隔设置有第二过滤板,且底部连有排水口;所述主箱体的一侧连接有推拉把手,且底部均布有万向轮。
7.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主箱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且一侧连接有推拉把手,就可以通过推拉把手推动和拉动主箱体,利用主箱体底部的万向轮移动到不同位置,比如搬上车运到需要临时处理污水的地方。污水处理时,将污水从进水口倒入第一过滤箱内,污水经过第一过滤箱内的第一过滤板时,污水中体积较大的固体颗粒物会被第一过滤板截留,从而完成第一道过滤;然后污水从第一过滤箱的底部流入絮凝处理箱内,在外加絮凝剂(不属于本机构的结构)和搅拌机构的搅拌作用形成絮凝,然后污水从絮凝处理箱的上端溢流到第二过滤箱内,经过第二过滤板后,污水中的絮凝被第二过滤板截留,从而完成污水的处理并从排水口排出。
8.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竖向朝下地设置在所述絮凝处理箱顶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具有多个沿周向均布设置的搅拌臂。
9.这样,电机转动过程中,就能够带动连接杆上的搅拌臂在絮凝处理箱内的污水中搅动,使得污水与加入的絮凝剂充分接触而产生絮凝,保证处理效果。
10.进一步的,所述絮凝处理箱上方设置有用于放置絮凝剂的药剂箱,所述药剂箱的底部与所述絮凝处理箱的上端连通,所述药剂箱的顶部开口处可开启地盖合有盖板。
11.这样,打开盖板就可以将絮凝剂放入药剂箱内,同时,絮凝剂可以从药剂箱与絮凝处理箱之间的连通处进入絮凝处理箱内,混合到絮凝处理箱的污水中。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板包括边框和设置在所述边框上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上方,且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孔径。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网包括边框和至少两层设置在边框上的滤网,所述滤网之间均布有麦饭石。
14.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对应设置的开口,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可抽拉地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内,且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朝外的一侧均设置有把手。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网在所述第二过滤箱内并排地设置有两个。
16.进一步的,所述絮凝处理箱和第二过滤箱之间还设置有抽水机构,所述抽水机构包括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抽水管与所述絮凝处理箱相连,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二抽水管与所述第二过滤箱连通。
17.溢流需要絮凝处理箱装满污水后才发生,这样就会延迟第二过滤箱进行过滤的时间,增大第二过滤箱后期的处理量,而通过抽水泵进行抽水,可以尽快将污水抽入第二过滤箱内进行过滤,提高工作效率。
18.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主箱体上端面,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过滤箱上端连通;所述进水口上还具有呈漏斗状的接收罩。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底部连通地设置有储水箱,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储水箱上;所述储水箱与所述第二过滤箱之间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并塞装有橡皮塞。
20.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1、通过将水处理结构设置在一个可移动的小型箱体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放置时不占用空间,灵活性高,便于进行移动,同时能实现污水处理效果。
22.2、多个抽拉式过滤板的设置使水的处理效果更好,同时通过利用两个抽拉式过滤板的设置,实现过滤板清洗的便捷性,需要清洗时利用把手将抽拉式过滤板拉出,实现过滤板的清洗,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不会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抽拉式过滤板剖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抽拉式过滤板剖视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抽水机构立体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机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0.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6所示,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主箱体4,所述主箱体4内沿横向或纵向分隔地设置有第一过滤箱1、絮凝处理箱2和第二过滤箱3;所述第一过滤箱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5,且中部横隔设置有第一过滤板7;所述第一过滤箱1的底部与所述絮凝处理箱2连通,所述絮凝处理箱2内设置有搅拌机构8;所述絮凝处理箱2的上部与所述第二过滤箱3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箱3的中部横隔设置有第二过滤板10,且底部连有排水口15;所述主箱体4的一侧连接有推拉把手401,且底部均布有万向轮402。
31.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主箱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且一侧连接有推拉把手,就可以通过推拉把手推动和拉动主箱体,利用主箱体底部的万向轮移动到不同位置,比如搬上车运到需要临时处理污水的地方。污水处理时,将污水从进水口倒入第一过滤箱内,污水经过第一过滤箱内的第一过滤板时,污水中体积较大的固体颗粒物会被第一过滤板截留,从而完成第一道过滤;然后污水从第一过滤箱的底部流入絮凝处理箱内,在外加絮凝剂(不属于本机构的结构)和搅拌机构的搅拌作用形成絮凝,然后污水从絮凝处理箱的上端溢流到第二过滤箱内,经过第二过滤板后,污水中的絮凝被第二过滤板截留,从而完成污水的处理并从排水口排出。
32.实施时,所述搅拌机构8包括竖向朝下地设置在所述絮凝处理箱2顶部的电机801,所述电机80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连接杆802,所述连接杆802上具有多个沿周向均布设置的搅拌臂803。
33.这样,电机转动过程中,就能够带动连接杆上的搅拌臂在絮凝处理箱内的污水中搅动,使得污水与加入的絮凝剂充分接触而产生絮凝,保证处理效果。
34.实施时,所述絮凝处理箱2上方设置有用于放置絮凝剂的药剂箱12,所述药剂箱12的底部与所述絮凝处理箱2的上端连通,所述药剂箱12的顶部开口处可开启地盖合有盖板13。
35.这样,打开盖板就可以将絮凝剂放入药剂箱内,同时,絮凝剂可以从药剂箱与絮凝处理箱之间的连通处进入絮凝处理箱内,混合到絮凝处理箱的污水中。
36.实施时,所述第一过滤板7包括边框和设置在所述边框上的第一过滤网701和第二过滤网702,所述第一过滤网701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702上方,且所述第一过滤网70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网702的孔径。
37.实施时,所述第二过滤网10包括边框和至少两层设置在边框上的滤网,所述滤网之间均布有麦饭石17。
38.实施时,所述主箱体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过滤板7和第二过滤板10对应设置的开口,所述第一过滤板7和第二过滤板10可抽拉地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箱1和第二过滤箱3内,且所述第一过滤板7和第二过滤板10朝外的一侧均设置有把手18。
39.实施时,所述第二过滤网10在所述第二过滤箱3内并排地设置有两个。
40.实施时,所述絮凝处理箱2和第二过滤箱3之间还设置有抽水机构9,所述抽水机构9包括抽水泵901,所述抽水泵901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抽水管902与所述絮凝处理箱2相连,所述抽水泵901的出水端通过第二抽水管903与所述第二过滤箱3连通。
41.溢流需要絮凝处理箱装满污水后才发生,这样就会延迟第二过滤箱进行过滤的时
间,增大第二过滤箱后期的处理量,而通过抽水泵进行抽水,可以尽快将污水抽入第二过滤箱内进行过滤,提高工作效率。
42.实施时,所述进水口5设置在所述主箱体4上端面,所述进水口5通过进水管501与所述第一过滤箱1上端连通;所述进水口5上还具有呈漏斗状的接收罩。
43.实施时,所述第二过滤箱3的底部连通地设置有储水箱11,所述排水口15设置在所述储水箱11上;所述储水箱11与所述第二过滤箱3之间设置有支撑块14,所述排水口15位于所述储水箱11的底部,并塞装有橡皮塞16。
44.具体使用时,如移动酒席的污水处理,就可以将本技术的水处理装置搬运到车上后,运送到移动酒席的宴会处,待酒席结束后,将产生的生活污水从进水口5倒入第一过滤箱1内,污水经过第一过滤板7的第一步杂质过滤,将体积较大的固体垃圾截留,杂质过滤后的污水进入带絮凝处理箱2内,将药剂箱12内的絮凝剂加入到絮凝处理箱2内后,利用电机801带动连接杆上的搅拌臂在絮凝处理箱内的污水中搅动,使得污水与加入的絮凝剂充分接触而产生絮凝,絮凝处理后的水源通过抽水机构9进入到第二过滤箱3内,进入到第二过滤箱3内的水源经过两个第二过滤板10进行水源的进一步过滤,过滤后的水源进入到储水箱11,通过排水口15排出,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处理,相比污水的直接排放,更加有利于保护环境。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