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水体底泥的原位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3002发布日期:2021-12-22 15:3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臭水体底泥的原位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黑臭水体底泥的原位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进展,使得人们乃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现象得不到及时处理就会引发升级,进一步的会给人们带来财产损失,因此针对黑臭水体需要进行全面的捕捞,历经多次的反复打捞配合着环境自我的缓慢修复,使得黑臭水体得到复原。
3.目前市场上,有关黑臭水体的捕捞,采用人工配合着打捞器具进行聚集杂物处理,这种打捞方式不仅效率较低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成本,因此需要一种黑臭水体底泥的原位修复装置,具备在对黑臭水体进行处理时,通过搅拌杆转动缠绕水底杂物,紧接着进行集中卸除处理的功能。
4.电机转动配合着转轴带动着聚物搅拌杆转动,针对黑臭水体底端污染物进行缠绕聚集,当缠绕物达到一定程度后,人工踩踏压板带动着清洁环移动,最终卸去杂物维持黑臭水体底泥洁净。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实现上述黑臭水体原位修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臭水体底泥的原位修复装置,包括船体和压板,所述船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压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滑垫,所述导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导杆的底端背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节杆,所述节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清洁环,所述导杆的底端正面铰接有负压杆,所述负压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辅助弧板,所述辅助弧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承重球,所述辅助弧板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圆弧板,所述清洁环的内壁滚动连接有聚物搅拌杆,所述聚物搅拌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轴。
6.作为优化,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输出轴,所述压板的内壁与船体的内壁滑动连接,为了实现转轴的正常转动,随后带动着聚物搅拌杆转动聚集杂物。
7.作为优化,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与压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所述节杆的顶端与船体的内壁固定安装,为了实现压板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随着压力的卸除压板能够及时复位。
8.作为优化,所述节杆的底端外壁与船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圆弧板的顶部外壁与船体的内壁固定安装,为了实现节杆带动着清洁环稳定移动,同时保证了清洁环在卸去聚物搅拌杆附着的杂物时。
9.作为优化,所述衔接杆的外壁与圆弧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聚物搅拌杆的外壁与船体的内壁转动连接,为了实现负压杆随着导杆的移动带动着辅助弧板沿着圆弧板的内壁稳定滑动。
10.作为优化,所述辅助弧板的外壁与船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外壁与圆弧
板的内壁滑动连接,为了实现辅助弧板在转动时配合着圆弧板组成短暂闭合状态。
11.作为优化,所述复位弹簧、导杆、连接杆以及节杆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复位弹簧、导杆、连接杆以及节杆以转轴的垂直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分布,保证了压板移动的稳定性,当压板受力下移时,不会出现倾斜的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黑臭水体底泥的原位修复装置,通过电机转动配合着转轴带动着聚物搅拌杆转动,此时聚物搅拌杆开始缠绕黑臭水体底泥附着的杂物,当杂物缠绕在聚物搅拌杆达到一定程度时,停止电机转动,人工脚踏防滑垫带动着压板移动,压板的移动逐步挤压复位弹簧带动着导杆移动,导杆的移动配合着连接杆带动着节杆移动,节杆的移动带动着清洁环沿着聚物搅拌杆的外壁下移,同时配合着负压杆带动着辅助弧板沿着圆弧板的内壁滑动,最终圆弧板整体处于闭合状态,从而实现了在对黑臭水体进行处理时,通过搅拌杆转动缠绕水底杂物,紧接着进行集中卸除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船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轴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船体;2、压板;3、防滑垫;4、复位弹簧;5、导杆;6、连接杆;7、节杆;8、清洁环;9、负压杆;10、衔接杆;11、推杆;12、圆弧板;13、辅助弧板;14、承重球;15、转轴;16、聚物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4,一种黑臭水体底泥的原位修复装置,包括船体1和压板2,船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杆5,压板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滑垫3,导杆5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4,导杆5的底端背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节杆7,节杆7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清洁环8,导杆5的底端正面铰接有负压杆9,负压杆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衔接杆10,衔接杆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推杆11,推杆1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辅助弧板13,辅助弧板1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承重球14,辅助弧板13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圆弧板12,清洁环8的内壁滚动连接有聚物搅拌杆16,聚物搅拌杆1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轴15,为了实现在对黑臭水体进行漂浮物大打捞时,利用聚物搅拌杆16转动缠绕周围污染物,紧接着人工按压配合着清洁环8移动针对聚物搅拌杆16缠绕物进行卸除,最终保证了聚物搅拌杆16能够重复使用的效果。
21.请参阅图1

4,转轴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输出轴,压板2的内壁与船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为了实现转轴15的正常转动,随后带动着聚物搅拌杆16转动聚集杂物,同时保证了压板2垂直移动的稳定性,复位弹簧4的顶端与压板2的底端固定安装,节杆7的顶端与船
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为了实现压板2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随着压力的卸除压板2能够及时复位,同时保证了节杆7稳定伸缩,节杆7的底端外壁与船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圆弧板12的顶部外壁与船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为了实现节杆7带动着清洁环8稳定移动,同时保证了清洁环8在卸去聚物搅拌杆16附着的杂物时,圆弧板12保证了整体内腔处于封闭状态,避免杂物再次落入水体中。
22.请参阅图1

4,衔接杆10的外壁与圆弧板12的内壁滑动连接,聚物搅拌杆16的外壁与船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为了实现负压杆9随着导杆5的移动带动着辅助弧板13沿着圆弧板12的内壁稳定滑动,同时保证了聚物搅拌杆16能够转动缠绕杂物的效果,辅助弧板13的外壁与船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推杆11的外壁与圆弧板12的内壁滑动连接,为了实现辅助弧板13在转动时配合着圆弧板12组成短暂闭合状态,同时保证推杆11带动着辅助弧板13稳定移动的效果,复位弹簧4、导杆5、连接杆6以及节杆7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复位弹簧4、导杆5、连接杆6以及节杆7以转轴15的垂直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分布,保证了压板2移动的稳定性,当压板2受力下移时,不会出现倾斜的效果,从而实现了清洁环8清洁状态的平稳性。
23.在使用时,请参阅图1

5,通过使用者驾驶船体1抵达黑臭水体表面,随后给电机通电,电机的输出轴转动配合着转轴15带动着聚物搅拌杆16转动,此时针对黑臭水体泥地附着的物体进行搅拌缠绕,当聚物搅拌杆16外壁缠绕的物体达到一定程度后,船体1移动至卸物区域,人工踩踏防滑垫3使得压板2在船体1的限制下移动,压板2的移动带动着导杆5移动,导杆5的移动逐步挤压复位弹簧4,紧接着导杆5配合着连接杆6使得节杆7伸长,节杆7开始延伸后带动着清洁环8沿着聚物搅拌杆16的外壁移动,同时导杆5带动着负压杆9移动,鉴于前期辅助弧板13在承重球14的协助下维持平衡,随后负压杆9的移动配合衔接杆10带动着推杆11沿着圆弧板12的内壁移动,推杆11的移动带动着辅助弧板13移动,最终清洁环8抵到聚物搅拌杆16的底端,此时圆弧板12短暂闭合,杂物置入圆弧板12的内壁中,从而实现了在对黑臭水体进行处理时,通过搅拌杆转动缠绕水底杂物,紧接着进行集中卸除处理的效果。
24.综上所述,该黑臭水体底泥的原位修复装置,通过电机转动配合着转轴15带动着聚物搅拌杆16转动,此时聚物搅拌杆16开始缠绕黑臭水体底泥附着的杂物,当杂物缠绕在聚物搅拌杆16达到一定程度时,停止电机转动,人工脚踏防滑垫3带动着压板2移动,压板2的移动逐步挤压复位弹簧4带动着导杆5移动,导杆5的移动配合着连接杆6带动着节杆7移动,节杆7的移动带动着清洁环8沿着聚物搅拌杆16的外壁下移,同时配合着负压杆9带动着辅助弧板13沿着圆弧板12的内壁滑动,最终圆弧板12整体处于闭合状态,从而实现了在对黑臭水体进行处理时,通过搅拌杆转动缠绕水底杂物,紧接着进行集中卸除处理的效果。
25.以上,仅为本实用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