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4154发布日期:2021-12-01 11:1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用生物填料,具体是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


背景技术:

2.水处理中往往要用到生物填料,使用时,生物填料悬浮于水中,为微生物提供附着

固定的动态场所,作为微生物挂膜的载体。常见的生物填料为蜂窝状和网状,虽然微生物可附着生长,但使用后形成的生物膜不易脱落,影响了新旧更替,不利于新的生物膜的生长,且随着生物膜的增厚,生物填料会下沉,不利于挂膜,影响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该生物填料一方面通过增加微生物与载体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更利于微生物附着形成生物膜,另一方面通过剪切力帮助生物膜脱落,达到控制生物膜的厚度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水处理的处理效率,从而保证长期水处理效果。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包括密度为0.8

1.3g/cm3的填料本体,所述的填料本体为弯翘的叶片状,所述的填料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多条凸筋,多条所述的凸筋纵横交错,从而将所述的填料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划分为多个挂膜区域。
5.本实用新型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将填料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计为具有多个挂膜区域的形式,比表面积大,便于微生物附着,形成生物膜,同时也可起到调控生物膜厚度的作用。
6.填料本体的密度为0.8

1.3g/cm3,且填料本体为弯翘的叶片状,可保证生物填料能够悬浮在水中,并能够在水中自由翻转,通过填料在水中翻转形成的剪切力,可以在两片填料或多片填料接触的过程中,将高出凸筋的生物膜给“切掉”,从而保证生物膜的活性,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水处理的降解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生物膜的脱落,保证长期水处理效果。
7.作为优选,所述的多条凸筋包括主筋、辅筋和外围筋,所述的主筋沿所述的填料本体的中部设置,所述的外围筋沿所述的填料本体的外周缘设置,所述的辅筋连接设置在所述的主筋与所述的外围筋之间。
8.作为优选,所述的填料本体的表面凹凸不平,目的是进一步增大比表面积,从而增加微生物与载体间的有效接触面积。
9.作为优选,所述的填料本体的最大长度为8

10cm,最大宽度为4

5cm,该填料本体的大小与常规树叶的大小相当,相比于传统的活性砂、颗粒滤料、陶粒等传统生物填料而言,可有效避免生物填料随水进入后续水处理环节的现象发生。
10.作为优选,所述的填料本体为塑料制成的填料本体。填料本体可以选用含有炭黑、碳酸钙、淀粉等亲生物性添加物的pp或pvc塑料,以利于挂膜。
11.作为优选,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填料本体的厚度为1.0
±
0.5mm,每条所述的
凸筋的厚度为200
±
50μm。这种尺寸的生物填料的整体厚度相对较薄,在曝气的条件下更易于在水中翻转,适于作为仿生硝化生物填料,应用于好氧反应中。
12.进一步地,所述的填料本体的外周缘设置有一圈锯齿。本实用新型生物填料作为好氧填料使用时,在填料本体的外周缘设置一圈锯齿后,生物填料在水中翻转运动的过程中,锯齿可对水中的气泡进行切割,提高氧的利用率,并且,在生物填料之间相互碰撞接触时,有利于相互之间剥离过剩的生物膜,起到进一步调控生物膜厚度的作用。
13.作为优选,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填料本体的厚度为1.0
±
0.5mm,每条所述的凸筋的厚度为500
±
50μm。这种尺寸的生物填料的整体厚度相对较厚,翻转性欠佳,适于作为仿生反硝化生物填料,应用于厌氧或者缺氧反应中,以匹配水体相对静止、期望生物膜更厚的厌氧或者缺氧环境的水处理需要。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比表面积大,便于微生物附着,形成生物膜,同时也可起到调控生物膜厚度的作用;该仿生生物填料能够悬浮在水中,并能够在水中自由翻转,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水处理的降解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生物膜的脱落,保证长期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中仿生生物填料的外观示意图;
16.图2为实施例中仿生生物填料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8.实施例1的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如图所示,包括密度为0.8

1.3g/cm3的填料本体1,填料本体1为弯翘的叶片状,填料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多条凸筋,多条凸筋纵横交错,从而将填料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划分为多个挂膜区域3。
19.实施例1中,多条凸筋包括主筋21、辅筋22和外围筋23,主筋21沿填料本体1的中部设置,外围筋23沿填料本体1的外周缘设置,辅筋22连接设置在主筋21与外围筋23之间。
20.实施例1中,填料本体1为塑料制成的填料本体1,其表面凹凸不平。
21.实施例1中,填料本体1的最大长度为9cm、最大宽度为4.5cm、厚度为1.0
±
0.5mm,每条凸筋的厚度为200
±
50μm,填料本体1的外周缘设置有一圈锯齿4。
22.实施例1的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的整体厚度相对较薄,在曝气的条件下更易于在水中翻转,适于作为仿生硝化生物填料,应用于好氧反应中。作为好氧填料使用时,生物填料在水中翻转运动的过程中,填料本体1的外周缘的一圈锯齿4可对水中的气泡进行切割,提高氧的利用率,并且,在生物填料之间相互碰撞接触时,有利于相互之间剥离过剩的生物膜,起到进一步调控生物膜厚度的作用。
23.实施例2的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填料本体1的厚度为1.0
±
0.5mm,每条凸筋的厚度为500
±
50μm。
24.实施例2的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的整体厚度相对较厚,翻转性欠佳,适于作为仿生反硝化生物填料,应用于厌氧或者缺氧反应中,以匹配水体相对静止、期望生物膜更厚的厌氧或者缺氧环境的水处理需要。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度为0.8

1.3g/cm3的填料本体,所述的填料本体为弯翘的叶片状,所述的填料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多条凸筋,多条所述的凸筋纵横交错,从而将所述的填料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划分为多个挂膜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条凸筋包括主筋、辅筋和外围筋,所述的主筋沿所述的填料本体的中部设置,所述的外围筋沿所述的填料本体的外周缘设置,所述的辅筋连接设置在所述的主筋与所述的外围筋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本体的表面凹凸不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本体的最大长度为8

10cm,最大宽度为4

5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本体为塑料制成的填料本体。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本体的厚度为1.0
±
0.5mm,每条所述的凸筋的厚度为200
±
50μ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本体的外周缘设置有一圈锯齿。8.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本体的厚度为1.0
±
0.5mm,每条所述的凸筋的厚度为500
±
50μ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包括密度为0.8


技术研发人员:俞建德 曹霞 张挺 徐艳勤 胡兴桥 周幼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德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5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