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BAF)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9992发布日期:2021-12-22 16:23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BAF)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种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baf)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生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baf)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中,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等作用,其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流悬浮固体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二沉池),因此较传统的生化处理工艺,具有基建投资小、运行费用低等优势。伴随着环保要求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企业和工厂在升级生化处理系统时,会选择使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来取代原有的活性污泥法。而在升级和替代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企业或工厂都是通过清空原有活性污泥池,在此基础上修建曝气生物滤池。
3.这样操作会有如下一些问题和缺点:原有的传统活性污泥池可能设施完好且运行顺畅,只是因为处理量不足而进行拆除拆除,较为浪费,且处理池中存留的污泥,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生化池需要停工整改,短则几周、长则几个月,生产停滞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baf工艺也同样存在一些缺陷,譬如对进水水质要求高,悬浮物不可过多,且需要相对稳定的进水水质,生化系统如果完全采用baf工艺,进水各项指标的浓度稍加波动,整个系统就容易崩溃;无论是新建还是整改曝气生物滤池,改建的时间周期长,且投资成本高;baf工艺相对较为复杂,若污水企业或工厂的升级或整改者不够专业,工艺为达到预期效果,容易造成返工的风险。
4.综上所述,若污水处理企业或工厂在选择通过baf工艺来优化生化系统时,并不建议直接拆除原有的活性污泥池。最好的方式是,在原有生化系统的基础上,外接一套一体化baf设备,它具备更加灵活、投资小、不影响生产,不浪费工厂原生化系统和随接随用等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实现上述能够快速连接企业或工厂原生化系统,既不用浪费企业或工厂原生化系统的价值,又提升来生化系统的效率,具有灵活度高、成本低、专业性强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baf)设备,包括滤池,所述滤池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滤池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反冲洗进水管,所述滤池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曝气盘,所述第一曝气盘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滤池底层进气管,所述滤池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滤板层,所述滤板层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曝气盘,所述第二曝气盘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滤板层进气管,所述滤板层的顶端固定安装有abs排水帽,所述滤板层的顶端右侧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滤池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安装有鹅卵石层,所述滤池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陶粒填料层,所述滤池的内壁右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
6.作为优化,所述进水管与反冲洗进水管均为z字形,两者左侧均延伸至滤池顶端左侧,且两者底端均位于第一曝气盘顶端与滤板层底端之间,使其能够连接原有的生化系统。
7.作为优化,所述滤池底层进气管与滤板层进气管均固定安装于滤池的内壁正面,且滤池底层进气管位于滤板层进气管的左侧,使得第一曝气盘与第二曝气盘能够正常运行。
8.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曝气盘与第二曝气盘的安装密度均为3个/平方米,且第一曝气盘的面积大于第二曝气盘的面积,使得滤池内部的污水与空气接触充氧。
9.作为优化,所述滤板层的顶端开设有通孔,其通孔直径约为3厘米,通孔之间的间距约为10厘米,所述abs排水帽的底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滤板层的底端,使得滤板层无死水角区,且不会积泥。
10.作为优化,所述活动门大小为60厘米*60厘米,所述鹅卵石层的厚度为20

30厘米,所述鹅卵石层位于滤板层的顶端,活动门能够便于工人进入滤池底层作业。
11.作为优化,所述陶粒填料层位于鹅卵石层的顶端,所述出水管的底端位于陶粒填料层的内部,出水管的右侧延伸至滤池的顶端右侧。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baf)设备,通过滤池内壁正面安装滤池底层进气管与滤板层进气管,滤池底层进气管与第一曝气盘连接,滤板层进气管与第二曝气盘连接,且滤池内壁左侧安装进水管与反冲洗进水管,其两者底端均位于第一曝气盘顶端,再通过滤池内壁安装滤板层,滤板层上安装abs排水帽,滤板层顶端安装鹅卵石层,鹅卵石层顶端安装陶粒填料层,且出水管底端位于陶粒填料层内部,使得该设备能够快速与企业或工厂原生化系统连接,使其不会浪费企业或工厂原生化系统的价值,且能够提升生化系统的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池底层立体结构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板层立体结构剖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正面剖视图。
17.图中:1、滤池;2、进水管;3、反冲洗进水管;4、滤池底层进气管;5、滤板层进气管;6、陶粒填料层;7、出水管;8、第一曝气盘;9、滤板层;10、第二曝气盘;11、abs排水帽;12、活动门;13、鹅卵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

4:一种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baf)设备,包括滤池1,滤池1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2,滤池1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反冲洗进水管3,滤池1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曝气盘8,第一曝气盘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滤池底层进气管4,滤池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滤板层9,滤板层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曝气盘10,第二曝气盘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滤板层进气管5,滤板层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abs排水帽11,滤板层9的顶端右侧活动连接
有活动门12,滤池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安装有鹅卵石层13,滤池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陶粒填料层6,滤池1的内壁右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7。
20.根据图1

4:将工厂原生化系统处理的污水经过进水管2排放至滤池1内,同时打开第一曝气盘8与第二曝气盘10,使其对污水进行充氧处理,并将清水通过反冲洗进水管3排放至滤池1内,且由abs排水帽11与滤板层9的作用,使其对污水进行处理,并由鹅卵石层13与陶粒填料层6进一步处理,再通过出水管7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出。
21.根据图2

4进一步的:进水管2与反冲洗进水管3均为z字形,两者左侧均延伸至滤池1顶端左侧,且两者底端均位于第一曝气盘8顶端与滤板层9底端之间,滤池底层进气管4与滤板层进气管5均固定安装于滤池1的内壁正面,且滤池底层进气管4位于滤板层进气管5的左侧,第一曝气盘8与第二曝气盘10的安装密度均为3个/平方米,且第一曝气盘8的面积大于第二曝气盘10的面积,滤板层9的顶端开设有通孔,其通孔直径约为3厘米,通孔之间的间距约为10厘米,abs排水帽11的底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滤板层9的底端,活动门12大小为60厘米*60厘米,鹅卵石层13的厚度为20

30厘米,鹅卵石层13位于滤板层9的顶端,陶粒填料层6位于鹅卵石层13的顶端,出水管7的底端位于陶粒填料层6的内部,出水管7的右侧延伸至滤池1的顶端右侧。
22.通过滤板层9顶端右侧安装活动门12,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进入滤池1底层作业,再通过安装有第一曝气盘8与第二曝气盘10,使得污水能够充分与空气接触进行充氧,同时滤池1的尺寸可以根据进水水质、出水要求、流量以及场地等参数进行定制化的设计,灵活调整设备的用地需求。
23.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安装,先将工厂原生化系统的出水口与设备的进水管2的左侧连接,并将清水水管与设备的反冲洗进水管3的左侧连接,同时将工厂原生化系统的气管接到设备的滤板层进气管5与滤池底层进气管4,再将设备的出水管7与排放管连接,即完成安装,工作人员在调试完成后即投入使用,将污水通过进水管2排放至滤池1的底层,并启动第一曝气盘8与第二曝气盘10,使其对滤池1内部的污水与空气接触进行充氧,同时将清水通过反冲洗进水管3排放至滤池1底层,由于滤池1内壁安装滤板层9,滤板层9顶端开设通孔,且abs排水帽11与通孔内壁连接,进而使得污水得到处理,并使其进入滤板层9上方,并经过鹅卵石层13与陶粒填料层6的处理,再由出水管7与排放管将处理过后的污水排放至指定区域。
24.综上所述,该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baf)设备,通过滤池1内壁正面安装滤池底层进气管4与滤板层进气管5,滤池底层进气管4与第一曝气盘8连接,滤板层进气管5与第二曝气盘10连接,且滤池1内壁左侧安装进水管2与反冲洗进水管3,其两者底端均位于第一曝气盘8顶端,再通过滤池1内壁安装滤板层9,滤板层9上安装abs排水帽11,滤板层9顶端安装鹅卵石层13,鹅卵石层13顶端安装陶粒填料层6,且出水管7底端位于陶粒填料层6内部,使得该设备能够快速与企业或工厂原生化系统连接,使其不会浪费企业或工厂原生化系统的价值,且能够提升生化系统的效率。
2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