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31760发布日期:2021-11-22 20: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池体(1)和设于池体(1)中的水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跌水曝气装置(3)和接水装置(4),所述跌水曝气装置(3)设于所述池体(1)内,所述跌水曝气装置(3)能够循环将部分水体抬至高于水体(2)表面后倒下,所述接水装置(4)包括接水箱(41)和导管(42),所述接水箱(41)设于所述池体(1)内,所述接水箱(41)用于承接自所述跌水曝气装置(3)倒出的水体,所述导管(42)一端与所述接水箱(41)底部连通,所述导管(42)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池体(1)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曝气装置(3)包括支撑柱(31)、筒车(32)、电机(33)和拨杆(34),所述支撑柱(31)一端固定在所述池体(1)底部,所述支撑柱(31)另一端伸出至所述水体(2)表面以上,所述筒车(32)包括转盘(321)、挂杆(322)和水桶(323),所述转盘(321)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柱(31)位于所述水体(2)表面上方的部分,且所述转盘(321)下部设于所述水体(2)表面以下,所述挂杆(322)于所述转盘(321)周侧间隔设置有多根,且均与所述转盘(321)转轴平行,所述水桶(323)挂接在所述挂杆(322)上,并能够绕所述挂杆(322)转动,所述电机(33)固设在支撑柱(31)上,且所述电机(33)输出轴与所述转盘(321)转轴同轴连接,所述电机(33)用于带动所述转盘(321)转动,所述拨杆(34)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1)上,所述拨杆(34)的另一端在所述水桶(323)运行轨迹上,所述拨杆(34)用于拨动所述水桶(323)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34)包括横杆(341)和竖杆(342),所述横杆(341)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1)上,所述竖杆(342)设置在横杆(341)远离支撑柱(31)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42)远离所述接水箱(4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池体(1)底部,且所述导管(42)靠近所述池体(1)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2)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42)靠近所述池体(1)底部一侧设置至少一根导水管(43),所述导水管(43)通过通孔与导管(42)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底部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包括两隔离网(5)和设置在两隔离网(5)之间的活性炭层(5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网(5)之间还设有第一泥层(52),所述第一泥层(52)设置在所述活性炭层(51)下方,所述第一泥层(52)上种植有沉水植物(5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开口侧壁连接有浮框(6),所述浮框(6)开口朝上,所述浮框(6)底壁设置为网状栅栏,所述网状栅栏上设有第二泥层(61),所述第二泥层(61)上种植有挺水植物。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尤其涉及水体修复的领域,其包括池体、设于池体中的水体、跌水曝气装置和接水装置,所述跌水曝气装置设于所述池体内,所述跌水曝气装置能够循环将部分水体抬至高于水体表面后倒下,所述接水装置包括接水箱和导管,所述接水箱设于所述池体内,所述接水箱用于承接自所述跌水曝气装置倒出的水体,所述导管一端与所述接水箱底部连通,所述导管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池体底部。本申请具有改善池底下部水体溶解氧含量不足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镇文 李颖 吴晓舟 赵福光 陈瑶 郑小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银广厦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5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