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初期雨水絮凝-超滤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65496发布日期:2021-11-10 09:5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初期雨水絮凝-超滤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初期雨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初期雨水就是降雨初期时的雨水,一般指降雨初期30min左右形成的降雨径流。由于是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这部分初期雨水引起城市面源污染,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
3.在未实施初期雨水处理的城市,大量的城市初期雨水裹挟着城市面源污染所带来的污染物,排入河道,给城市河道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为此,初期雨水的处理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两种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箱、絮凝桶、超滤膜池和产水箱,所述原水箱用于盛放初期雨水,所述絮凝桶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絮凝桶与原水箱相连,所述絮凝桶的出水口与超滤膜池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超滤膜池内设置有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组件上设置有出水管线,在该出水管线上设置有出水泵,所述出水泵与产水箱相连,所述超滤膜池内设置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通过曝气管与曝气泵相连。
6.初期雨水经过格栅过滤去除大的杂物和泥沙后进入原水箱,采用过程絮凝,不需要沉淀池,絮凝反应后直接采用超滤膜处理,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质》的要求,可以实现对初期雨水处理后回用。絮凝—超滤工艺相比直接超滤工艺,能减轻超滤膜的膜污染,延长超滤膜组件的使用周期。
7.上述方案中:所述产水箱上还设置有反冲洗管与超滤膜组件出水管线相连,所述反冲洗管上设置有反冲洗泵。采用出水对超滤膜组件进行反冲洗。
8.上述方案中:所述超滤膜组件出水管线上设置有阀门和真空压力表。
9.上述方案中:所述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为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原水箱、絮凝桶、超滤膜池和产水箱通过隔板依次在箱体内隔设而成,在所述箱体内还通过隔板隔设有设备间,用于放置曝气泵、出水泵和反冲洗泵,所述搅拌器设置在絮凝桶上方,所述产水箱上还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絮凝桶上设置有加药口。采用一体化装置,占地面积小。
10.上述方案中:所述超滤膜池上还设置有排污管,在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阀门。
11.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为:一种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箱、管式混合器、超滤膜池和产水箱,所述原水箱用于盛放初期雨水,所述管式混合器上设置有絮凝剂加入口,所述管式混合器的进口与原水箱相连,所述管式混合器的出口与超滤膜池相连,所述超滤膜池内设置有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组件上设置有出水管
线,在该出水管线上设置有出水泵,所述出水泵与产水箱相连,所述超滤膜池内设置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通过曝气管与曝气泵相连。采用管式混合器混合原水和絮凝剂,体积小。
12.上述方案中:所述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为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原水箱、超滤膜池和产水箱通过隔板依次在箱体内隔设而成,在所述箱体内还通过隔板隔设有设备间,用于放置曝气泵、出水泵和反冲洗泵,所述产水箱上还设置有出水管。
13.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处理成本低,出水水质能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质》的要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18.实施例1
19.一种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原水箱1、搅拌器2、絮凝桶3、超滤膜池4、超滤膜组件5、阀门6、真空压力表7、出水泵8、产水箱9、反冲洗泵10、曝气泵11、曝气头12、排污管13组成。
20.原水箱1用于盛放初期雨水,初期雨水经过格栅拦截大杂物和泥沙后进入原水箱1,絮凝桶3内设置有搅拌器2,絮凝桶3与原水箱1相连,原水进入絮凝桶3后加入絮凝剂,然后搅拌混合。絮凝桶3的出水口与超滤膜池4的进水口相连,超滤膜池4内设置有超滤膜组件5,超滤膜组件5上设置有出水管线,在该出水管线上设置有出水泵8,出水泵8与产水箱9相连,超滤膜池4内底部设置有曝气头12,曝气头12通过曝气管与曝气泵11相连。
21.产水箱9上还设置有反冲洗管与超滤膜组件5出水管线相连,反冲洗管上设置有反冲洗泵10。超滤膜组件5出水管线上设置有阀门6和真空压力表7。超滤膜池4上还设置有排污管13,排污管13上设置有阀门,反冲洗管上设置有阀门。
22.实施例2
23.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为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14,原水箱1、絮凝桶3、超滤膜池4和产水箱9通过隔板依次在箱体14内隔设而成,在箱体14内还通过隔板隔设有设备间15,用于放置曝气泵11、出水泵8和反冲洗泵10等设备,搅拌器2设置在絮凝桶3上方,产水箱9上还设置有出水管,絮凝桶3上设置有加药口(加絮凝剂)。采用一体化装置,占地面积小。
24.实施例3
25.一种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括原水箱1、管式混合器16、超滤膜池4和产水箱9,原水箱1用于盛放初期雨水,管式混合器16上设置有絮凝剂加入口,管式混合器16的进口与原水箱1相连,管式混合器16的出口与超滤膜池4相连,超滤膜池4内设置有超滤膜组件5,超滤膜组件5上设置有出水管线,在该出水管线上设置有出水泵8,出水泵8与产水箱9相连,超滤膜池4内底部设置有曝气头12,曝气头12通过曝气管与曝气泵11相连。采用管式混
合器混合原水和絮凝剂,体积小。超滤膜池4上还设置有排污管13,排污管13上设置有阀门,反冲洗管上设置有阀门。
26.为了减少占地面积,也可以采用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14,原水箱1、超滤膜池4和产水箱9通过隔板在箱体内依次隔设而成,在箱体14内还通过隔板隔设有设备间,用于放置曝气泵、出水泵和反冲洗泵,产水箱上还设置有出水管。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箱、絮凝桶、超滤膜池和产水箱,所述原水箱用于盛放初期雨水,所述絮凝桶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絮凝桶与原水箱相连,所述絮凝桶的出水口与超滤膜池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超滤膜池内设置有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组件上设置有出水管线,在该出水管线上设置有出水泵,所述出水泵与产水箱相连,所述超滤膜池内设置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通过曝气管与曝气泵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水箱上还设置有反冲洗管与超滤膜组件出水管线相连,所述反冲洗管上设置有反冲洗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组件出水管线上设置有阀门和真空压力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为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原水箱、絮凝桶、超滤膜池和产水箱通过隔板依次在箱体内隔设而成,在所述箱体内还通过隔板隔设有设备间,用于放置曝气泵、出水泵和反冲洗泵,所述搅拌器设置在絮凝桶上方,所述产水箱上还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絮凝桶上设置有加药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池上还设置有排污管,在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阀门。6.一种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箱、管式混合器、超滤膜池和产水箱,所述原水箱用于盛放初期雨水,所述管式混合器上设置有絮凝剂加入口,所述管式混合器的进口与原水箱相连,所述管式混合器的出口与超滤膜池相连,所述超滤膜池内设置有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组件上设置有出水管线,在该出水管线上设置有出水泵,所述出水泵与产水箱相连,所述超滤膜池内设置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通过曝气管与曝气泵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雨水絮凝

超滤净化装置为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原水箱、超滤膜池和产水箱通过隔板依次在箱体内隔设而成,在所述箱体内还通过隔板隔设有设备间,用于放置曝气泵、出水泵和反冲洗泵,所述产水箱上还设置有出水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初期雨水絮凝


技术研发人员:雷晓玲 杨程 魏泽军 牛佳伟 杜安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02
技术公布日:202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