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厂PAM全自动泡药机加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63158发布日期:2022-11-04 23:56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危废厂PAM全自动泡药机加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危废厂pam全自动泡药机加料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危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危废厂pam全自动泡药机加料结构。


背景技术:

2.危废物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这些危废物在过去都是直接排放,哪里有河流往哪里排放,但是现在国家非常重视环保的问题,哪家企业再乱排放就会重重惩罚,所以企业不进行危废处理是不能随意排放了,现在的危废水都是使用 pam药粉与废水反应净化废水,现有的泡药机在添加pam药粉时,因pam药粉不易溶于水,所以导致悬浮在废水的顶部,或附着在位于废水顶部的泡药机内壁上,导致净化效率较慢,且药粉消耗量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危废厂pam全自动泡药机加料结构,循环使用泡药机内的废水对附着在泡药机侧壁上的药粉进行冲洗。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危废厂pam全自动泡药机加料结构,包括泡药机,所述泡药机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将废水和pam药粉加入到所述泡药机内的进料组件,所述泡药机内设置有用于将废水和所述pam药粉进行混合的搅拌组件,所述泡药机左壁的下端安装有将所述泡药机底部的混合液重新注入到所述泡药机内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抽液泵,所述泡药机的侧壁上环绕有喷淋管,所述循环管的顶部与所述喷淋管连接,所述喷淋管上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对所述泡药机内壁上附着的pam药粉进行喷射的喷淋头。
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药仓和混合仓,所述混合仓设置在所述进药仓的后方,所述进药仓的底部设置有输送仓,所述进药仓通过所述输送仓与所述混合仓连接,所述输送仓内设置有用于输送pam药粉的计量螺杆,所述计量螺杆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混合仓的顶部设置有入水管,所述混合仓的底部开设有将混合液加入到所述泡药机内的进水口。
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泡药机右壁的下端安装有出水管,所述泡药机与所述出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泡药机的右方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泡药机通过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沉淀池左侧壁的上端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抽水泵。
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
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泡药机的前侧开设有液位显示窗。
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泡药机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入到所述泡药机内,所述转动轴的下端等距离设置有多片搅拌叶。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危废厂pam全自动泡药机加料结构,通过抽液泵将泡药机底部的废水抽回到泡药机内,对附着在泡药机内壁的pam 药粉进行冲洗,
将药粉冲洗到废水中通过搅拌器进行进一步搅拌,加快pam药粉的融合速率,搅拌完成后,通过出水管排入到沉淀池中沉淀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难度低,能够提高净化效率,同时可以减少pam药粉的消耗。
附图说明
11.图1是危废厂pam全自动泡药机加料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12.图2是图1的a-a处剖面图。
13.图3是图2的b-b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5.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危废厂pam全自动泡药机加料结构,包括泡药机1,所述泡药机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将废水和pam药粉加入到所述泡药机1内的进料组件2,所述泡药机1内设置有用于将废水和所述pam药粉进行混合的搅拌组件3,所述泡药机1左壁的下端安装有将所述泡药机1底部的混合液重新注入到所述泡药机1内的循环管4,所述循环管4上设置有抽液泵41,所述泡药机1的侧壁上环绕有喷淋管42,所述循环管4的顶部与所述喷淋管42连接,所述喷淋管42上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对所述泡药机1内壁上附着的pam药粉进行喷射的喷淋头43,通过抽液泵41将泡药机1m底部的废水抽回,通过循环管4 和喷淋管42将废水重新喷入到废水的顶部,同时将废水表面上漂浮的pam粉末以及泡药机1侧壁上的pam粉末浸入到废水中,通过搅拌组件3对其进行充分混合。
16.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所述进料组件2包括进药仓21和混合仓22,所述混合仓22设置在所述进药仓21的后方,所述进药仓21的底部设置有输送仓23,所述进药仓21通过所述输送仓23与所述混合仓22连接,所述输送仓23 内设置有用于输送pam药粉的计量螺杆24,所述计量螺杆24由第一电机25驱动,所述混合仓22的顶部设置有入水管(未图示),所述混合仓22的底部开设有将混合液加入到所述泡药机1内的进水口(未图示),通过计量螺杆24将pam 药粉输送到混合仓22内,排入到泡药机1内与废水进行混合。
17.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述泡药机1右壁的下端安装有出水管11,所述泡药机1与所述出水管11的连接处设置有电磁阀12,所述泡药机1的右方设置有沉淀池5,所述泡药机1通过所述出水管11与所述沉淀池5左侧壁的上端连接,所述出水管11上设置有抽水泵13,混合反应过后的混合液通到沉淀池5后进行沉淀。
18.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沉淀池5的底部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51,对反应过后的废水进行消毒。
19.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泡药机1的前侧开设有液位显示窗6,方便观测泡药机1内部的液位情况。
20.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搅拌组件3包括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设置在所述泡药机1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32,所述转动轴32穿入到所述泡药机1内,所述转动轴32的下端等距离设置有多片搅拌叶 33,第二电机31驱动转动轴32转动,从而通过转动轴32上的搅拌叶33对泡药机1内的混合液进行搅拌。
2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工作原理:废水通过入水管(未图示)和混合仓22进入到泡药
机1内,将pam药粉加入到进药仓21内,通过输送仓23内的计量螺杆 24排入到混合仓22内,通过混合仓22进入到泡药机1中,通过搅拌组件3对其进行搅拌,加快pam药粉与废水的融合,因pam药粉不易溶于水,导致其添加到泡药机1内容易浮在废水的水面上或附着在泡药机1的内壁上,所以需要通过抽液泵41和循环管4将泡药机1底部的废水抽入到喷淋管42内,通过喷淋头 43对泡药机1侧壁上的附着的pam药粉进行喷射,将其重新喷入到废水和pam 药粉所形成的混合液内,搅拌完成后,通过抽水泵13和出水管11引入到沉淀池5内进行沉淀,完成废水的净化。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危废厂pam全自动泡药机加料结构,包括泡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药机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将废水和pam药粉加入到所述泡药机内的进料组件,所述泡药机内设置有用于将废水和所述pam药粉进行混合的搅拌组件,所述泡药机左壁的下端安装有将所述泡药机底部的混合液重新注入到所述泡药机内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抽液泵,所述泡药机的侧壁上环绕有喷淋管,所述循环管的顶部与所述喷淋管连接,所述喷淋管上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对所述泡药机内壁上附着的pam药粉进行喷射的喷淋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厂pam全自动泡药机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药仓和混合仓,所述混合仓设置在所述进药仓的后方,所述进药仓的底部设置有输送仓,所述进药仓通过所述输送仓与所述混合仓连接,所述输送仓内设置有用于输送pam药粉的计量螺杆,所述计量螺杆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混合仓的顶部设置有入水管,所述混合仓的底部开设有将混合液加入到所述泡药机内的进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厂pam全自动泡药机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药机右壁的下端安装有出水管,所述泡药机与所述出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泡药机的右方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泡药机通过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沉淀池左侧壁的上端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抽水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废厂pam全自动泡药机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厂pam全自动泡药机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药机的前侧开设有液位显示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厂pam全自动泡药机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泡药机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入到所述泡药机内,所述转动轴的下端等距离设置有多片搅拌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废厂PAM全自动泡药机加料结构,包括泡药机,所述泡药机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将废水和PAM药粉加入到所述泡药机内的进料组件,所述泡药机内设置有用于将废水和所述PAM药粉进行混合的搅拌组件,所述泡药机左壁的下端安装有将所述泡药机底部的混合液重新注入到所述泡药机内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抽液泵,所述泡药机的侧壁上环绕有喷淋管,所述循环管的顶部与所述喷淋管连接,所述喷淋管上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对所述泡药机内壁上附着的PAM药粉进行喷射的喷淋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难度低,能够提高净化效率,同时可以减少PAM药粉的消耗。同时可以减少PAM药粉的消耗。同时可以减少PAM药粉的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恺 林建 林丰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市福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2
技术公布日:2022/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