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解除臭型隔油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1084发布日期:2022-01-12 07:2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解除臭型隔油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解除臭型隔油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2.城市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家庭厨房废水中的废油含量也逐年上升,多数含有废水都是直接排放进入城市水网中,带来了一系列诸如水管堵塞、污染土壤等问题,而将废油分离出来不仅可以降低废水处理难度利于环保,还可以对废油再利用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此外,厨房废水中往往混杂着大小不一的固体废物,这些固体废物容易带来水管堵塞的问题。此外,废物废油等堆积在管中腐烂时散发的臭味会影响厨房的使用体验,危害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分离厨房废水中固体废物并完成水油分离的分解除臭型隔油提升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分解除臭型隔油提升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长方体,所述壳体顶部右端设有通向内部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放有形状相符的过滤筒,所述安装槽的顶部侧边设有凹槽,所述过滤筒顶部的侧边设有外延板且所述外延板搭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外延板和凹槽上设有相互对应的螺纹通孔,在所述螺纹通孔穿有固定螺丝将所述过滤筒固定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过滤筒下部伸入所述壳体,所述过滤筒的底部和侧壁下部均均匀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壳体内设有挡液板,所述挡液板由下部的斜板部分和上部的竖直部分组成,所述挡液板的下部挡在所述过滤筒底部的下方,所述挡液板下部右侧边与所述壳体内壁间留有空间,所述壳体内左侧设有引液板,所述引液板由左侧的平板部分和右侧的斜板部分组成,所述引液板的右部斜指向所述壳体内底部,所述挡液板和引液板的前后侧边与所述壳体内壁相连;所述壳体顶部左侧设有抽油泵,所述抽油泵的进油口连有通向所述引液板的平板部分上方的抽油管,所述抽油泵的出油口连有通向存油处的输油管,所述壳体左侧底部设有连通内外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有阀门a;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空气处理器和抽气泵,所述空气处理器出气口与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空气处理器的进气口连着通向所述壳体内顶部的抽气管;所述壳体内后壁上设有液位感应器a、液位感应器b和液位感应器c,所述液位感应器a与所述抽油管在所述壳体内开口平齐,所述液位感应器b的高度低于所述引液板右部斜板的最低处且高于所述排液管,所述液位感应器c的高度与所述引液板右部斜板的最低处平齐;所述壳体外前部设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通过导线与所述液位感应器a、液位感情器b、液位感应器c、抽油泵、空气处理器、抽气泵和阀门a电性连接。
6.所述壳体内底部的右部设有若干气泡管,所述气泡管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微气泡
孔,所述气泡管的前部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壳体前部的输气装置相连,所述输气装置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供气源相连,所述输气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台电性相连。
7.所述壳体后部设有落液管,所述落液管连通所述壳体内外两端,所述落液管在所述壳体内的部分在所述挡液板下部的上方,所述落液管在所述壳体外的部分上设有阀门b,所述落液管的外端通向洗漱废水处,所述阀门b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台电性相连。
8.所述壳体的右部设有维修口,所述维修口上铰接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设有观察窗,所述维修口低于所述挡液板。
9.所述过滤筒内设有若干弹性缓冲带,所述弹性缓冲带的左右两端与所述过滤筒内的左右侧壁相连。
10.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很方便的处理家庭厨房废水中的固体废物和废油,同时可以处理装置内可能存在的因废物腐烂产生的臭味,可以有效减轻排放的废水对城市管网的压力,且使用清理方便。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13.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4.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5.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位于过滤筒下方的部分的俯视图。
16.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筒内的俯视图。
17.附图6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18.图中:1-壳体,2-安装槽,3-过滤筒,4-凹槽,5-外延板,6-螺纹通孔,7-固定螺丝,8-过滤孔,9-挡液板,10-引液板,11-抽油泵,12-抽油管,13-输油管,14-排液管,15-阀门a,16-空气处理器,17-抽气泵,18-抽气管,19-液位感应器a,20-液位感应器b,21-液位感应器c,22-控制台,23-气泡管,24-微气泡孔,25-输气装置,26-落液管,27-阀门b,28-维修口,29-封盖,30-观察窗,31-弹性缓冲带。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0.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分解除臭型隔油提升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为中空长方体,壳体1顶部右端设有通向内部的安装槽2,安装槽2内放有形状相符的过滤筒3,安装槽2的顶部侧边设有凹槽4,过滤筒3顶部的侧边设有外延板5且外延板5搭在凹槽4内,外延板5和凹槽4上设有相互对应的螺纹通孔6,在螺纹通孔6穿有固定螺丝7将过滤筒3固定在安装槽2上,过滤筒3下部伸入壳体1,过滤筒3的底部和侧壁下部均均匀设有若干过滤孔8;壳体1内设有挡液板9,挡液板9由下部的斜板部分和上部的竖直部分组成,挡液板9的下部挡在过滤筒3底部的下方,挡液板9下部右侧边与壳体1内壁间留有空间,壳体1内左侧设有引液板10,引液板10由左侧的平板部分和右侧的斜板部分组成,引液板10的右部斜指向壳体1内底部,挡液板9和引液板10的前后侧边与壳体1内壁相连;壳体1顶部左侧设有抽油泵11,抽油泵11的进油口连有通向引液板10的平板部分上方的抽油管12,抽油泵11的
出油口连有通向存油处的输油管13,壳体1左侧底部设有连通内外的排液管14,排液管14上设有阀门a15;壳体1顶部设有空气处理器16和抽气泵17,空气处理器16出气口与抽气泵17的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空气处理器16的进气口连着通向壳体1内顶部的抽气管18;壳体1内后壁上设有液位感应器a19、液位感应器b20和液位感应器c21,液位感应器a19与抽油管12在壳体1内开口平齐,液位感应器b20的高度低于引液板10右部斜板的最低处且高于排液管14,液位感应器c21的高度与引液板10右部斜板的最低处平齐;壳体1外前部设有控制台22,控制台22通过导线与液位感应器a19、液位感情器b、液位感应器c21、抽油泵11、空气处理器16、抽气泵17和阀门a15电性连接。
21.壳体1内底部的右部设有若干气泡管23,气泡管23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微气泡孔24,气泡管23的前部穿过壳体1与壳体1前部的输气装置25相连,输气装置25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供气源相连,输气装置25通过导线与控制台22电性相连。
22.壳体1后部设有落液管26,落液管26连通壳体1内外两端,落液管26在壳体1内的部分在挡液板9下部的上方,落液管26在壳体1外的部分上设有阀门b27,落液管26的外端通向洗漱废水处,阀门b27通过导线与控制台22电性相连。
23.壳体1的右部设有维修口28,维修口28上铰接有封盖29,封盖29上设有观察窗30,维修口28低于挡液板9。
24.过滤筒3内设有若干弹性缓冲带31,弹性缓冲带31的左右两端与过滤筒3内的左右侧壁相连。
25.本实例工作原理如下:
26.将厨房废水槽的落水管接到过滤筒3顶部开口上,废水经过过滤筒3时,固体废料被过滤筒3拦下并留住,混合着油的废水被挡液板9遮挡减速后再落到壳体1内下方,由于油比水轻,油水混合物在静置时会出现油水分层的现象,控制台22可以通过导线接收三个液位感应器的信号,当水面达到或漫过液位感应器c21时,控制台22接收到液位感应器c21的信号时打开抽油泵11通过抽油管12抽油,当水面达到或漫过液位感应器a19时,控制台22收到液位感应器a19的信号时打开阀门a15向外排水同时关闭抽油泵11,当水面低于液位感应器b20使控制台22接收不到其发出的信号时,控制台22关闭阀门a15并打开阀门b27,将没有混合废油的洗漱废水引入壳体1内来抬高水面,间接抬高油层至可被抽油管12吸油的高度,反复进行除油操作。
27.气孔管在输气装置25的作用下不断在壳体1内的混合液中制造从下往上升起的微气泡,把废水中的油脂顶至水面顶部,提高油水分离的速度。
28.在抽气泵17的作用下,壳体1的废气被抽入抽气管18内,经空气处理器16净化后从抽气管18出气口离开,可以避免壳体1内腐败产生的废气大量堆积,实现废气无害化排放。
29.维修口28方便消费者方便清理维护壳体1内装置,观察窗30便于消费者观察壳体1内情况。
30.弹性缓冲带31用于避免一些形状较大的固体废物直接冲击过滤筒3底部造成损伤,提高过滤筒3使用寿命。
31.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