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1016发布日期:2022-01-05 12:4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土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2.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

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污染土壤修复时需要使用到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
3.现有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不具备主动散热功能,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长时间运行会产生高温,很容易造成性能下降,严重的话会导致设备损坏,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包括机座和给药组件,所述机座的内部固定有轴承,且轴承的内壁设置有中空螺旋杆,所述中空螺旋杆的内壁固定有渗透网,且中空螺旋杆的外部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外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外部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硅脂贴片、铜座、铜片和风机,且硅脂贴片的外部贴合有铜座,所述铜座的外部固定有铜片,且铜片的外部设置有风机,所述给药组件固定于机座的外部上方,所述给药组件包括给药料斗、电磁阀和流量计,且给药料斗的外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电磁阀和流量计。
6.优选的,所述中空螺旋杆通过轴承与机座呈旋转连接,且中空螺旋杆与渗透网之间为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硅脂贴片的左表面与铜座右表面相贴合,且铜座与铜片之间为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给药料斗与电磁阀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给药料斗的中轴线与中空螺旋杆的中轴线相重合。
9.优选的,所述抓地组件包括杆套和球头杆,且杆套的内壁设置有球头杆。
10.优选的,所述抓地组件还包括凹球头座和抓地钉,所述球头杆的下方安装有凹球头座,且凹球头座的下方固定有抓地钉。
11.优选的,所述球头杆与凹球头座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抓地钉沿凹球头座的水平方向等距分布。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具备了主
动散热功能,避免高温损坏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能够实现精准给药,避免给多或给少,提升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给药效率,可以在不平整的地面上将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调整至水平状态,稳定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硅脂贴片、铜座、铜片和风机的设置,硅脂贴片作为导致介质贴合在铜座和电机之间,铜座和铜片吸收电机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风机启动后快速散热,使得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具备了主动散热功能,避免高温损坏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给药料斗、电磁阀和流量计的设置,流量计可以实时测试药剂输出的流量,配合启闭电磁阀精准控制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给药的流量,能够实现精准给药,避免给多或给少,提升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给药效率;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杆套、球头杆、凹球头座和抓地钉的设置,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钻入地底时,球头杆沿杆套内壁伸缩,辅助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稳定上下移动,将抓地钉钉入土壤,使得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与地面固定,使用时有着良好的稳定性,松懈凹球头座前端的螺栓,凹球头座与球头杆多角度活动,可以在不平整的地面上将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调整至水平状态,稳定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机座;2、轴承;3、中空螺旋杆;4、渗透网;5、皮带;6、电机;7、散热组件;701、硅脂贴片;702、铜座;703、铜片;704、风机;8、给药组件;801、给药料斗;802、电磁阀;803、流量计;9、抓地组件;901、杆套;902、球头杆;903、凹球头座;904、抓地钉。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

2所示,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包括机座1和给药组件8,机座1的内部固定有轴承2,且轴承2的内壁设置有中空螺旋杆3,中空螺旋杆3通过轴承2与机座1呈旋转连接,且中空螺旋杆3与渗透网4之间为固定连接,中空螺旋杆3的内壁固定有渗透网4,且中空螺旋杆3的外部设置有皮带5,皮带5的外部设置有电机6,且电机6的外部安装有散热组件7,散热组件7包括硅脂贴片701、铜座702、铜片703和风机704,且硅脂贴片701的外部贴合有铜座702,铜座702的外部固定有铜片703,且铜片703的外部设置有风机704,硅脂贴片701的左表面与铜座702右表面相贴合,且铜座702与铜片703之间为固定连接,硅脂贴片701作为导致介质贴合在铜座702和电机6之间,铜座702和铜片703吸收电机6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风机704启动后快速散热,使得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具备了主动散热功能,避免高温损坏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给药组件8固定于机座1的外部上方,给药组件8包括给药料斗801、电磁阀802和流量计803,且给药料斗801的外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电磁阀802和流量计803,给药料斗801与电磁阀80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给药料斗801的中轴线与中空螺旋杆3的中轴线相重合,流量计803可以实时测试药剂输出的流量,配合启闭电磁阀802精准控制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给药的流量,能够实现精准给药,避免给多或给少,提升该污染土
壤原位修复装置给药效率。
21.如图3所示,抓地组件9包括杆套901和球头杆902,且杆套901的内壁设置有球头杆902,抓地组件9还包括凹球头座903和抓地钉904,球头杆902的下方安装有凹球头座903,且凹球头座903的下方固定有抓地钉904,球头杆902与凹球头座903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抓地钉904沿凹球头座903的水平方向等距分布,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钻入地底时,球头杆902沿杆套901内壁伸缩,辅助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稳定上下移动,将抓地钉904钉入土壤,使得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与地面固定,使用时有着良好的稳定性,松懈凹球头座903前端的螺栓,凹球头座903与球头杆902多角度活动,可以在不平整的地面上将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调整至水平状态,稳定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22.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时,首先松懈凹球头座903前端的螺栓,凹球头座903与球头杆902多角度活动,凹球头座903需与地面贴合,将抓地钉904钉入土壤,启动电机6,电机6通过皮带5驱动中空螺旋杆3旋转,硅脂贴片701作为导致介质贴合在铜座702和电机6之间,铜座702和铜片703吸收电机6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风机704启动后快速散热,中空螺旋杆3钻入地底,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钻入地底时,球头杆902沿杆套901内壁伸缩,辅助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稳定上下移动,这时往给药料斗801内添加药剂,流量计803可以实时测试药剂输出的流量,配合启闭电磁阀802精准控制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给药的流量,药剂流入中空螺旋杆3内通过渗透网4渗出,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这就是该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的工作原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