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车洗管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20406发布日期:2022-01-29 15:01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车洗管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车洗管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泵车,也称为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泵车是在载重汽车底盘上进行改造而成的,它是在底盘上安装有运动和动力传动装置、泵送和搅拌装置、布料装置以及其它一些辅助装置。 混凝土泵车的动力通过动力分动箱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给液压泵组或者后桥,液压泵推动活塞带动混凝土泵工作。然后利用泵车上的臂架和输送管等,将混凝土输送到一定的高度和距离。
3.为了便于混凝土的输出,泵车的输送管的末端会连接有一根泵车软管,虽然称为泵车软管,但是该管道由具有一定强度和硬度的橡胶管道制成,内部还填充有钢丝,也即泵车软管具有一定的防变形能力。
4.泵车在输送完混凝土后需要对输送管进行清洗,也即所说的泵车洗管,以清理输送管内残留的混凝土。现有的泵车洗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往泵斗内填充大量的水,并通过液压泵将水从泵斗内通过输送管排出,水在排出过程中会带走输送管内残留的混凝土,以实现清洗,该方式具有耗水量大的缺点;二是,通过吸水的方式,通过输送管吸水将输送管内残留的混凝土带入泵斗内再排出,以实现清洗,但由于臂架很长,吸水时为了便于输送管端部的泵车软管吸水,臂架基本是伸直横放的形式,使得需要大量的吸水才能实现倾斜干净;三是,通过增加泵车洗管专用的海绵球,吸水时在泵车软管端部内塞入一个海绵球,通过海绵球与内部混凝土的作用,来提高清洗效率,但是受限于伸直横放的形式,且由于输送管结构的限制,依然需要一定的水量才能倾斜干净以及将海绵球从输送管冲出到泵斗内;四是,在使用海绵球的情景下,通过拆管的方式将海绵球取出,该方式用水量能够相应减少,但是需要进行拆管,不仅麻烦,而且经常拆管会使得输送管密封性变差,影响输送。
5.综上所述,现有的泵车洗管方式,基本存在着耗水量大、费时费力、浪费水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车洗管辅助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泵车洗管时耗水量大的问题。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泵车洗管辅助装置,包括有储水容器和软管配合部,所述储水容器和软管配合部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软管配合部用于临时固定在泵车软管上,所述储水容器开设有用于给泵车软管的端部进入的开口。
9.进一步地,所述软管配合部为抱箍,所述软管配合部包括有左箍体和右箍体,所述左箍体和右箍体在一端处相铰接,另一端处通过锁紧件锁紧。
10.进一步地,所述左箍体的内侧上部设置有第一凸条,所述右箍体的内侧下部设置
有第二凸条。
11.进一步地,所述左箍体和右箍体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纹。
12.进一步地,所述左箍体和右箍体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的高度小于第一凸条或第二凸条的高度。
13.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为收口结构。
14.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容器上设置有防掉绳,所述防掉绳的一端与储水容器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泵车的臂架。
15.进一步地,所述防掉绳与储水容器的一侧相连接,防掉绳处于一种绷紧或者是接近绷紧的状态。
16.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容器的容腔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泵车软管的端口堵住的防堵兜,所述防堵兜包括有兜本体,所述兜本体内部中空、顶部敞口,所述兜本体的底部和侧壁镂空设置,所述兜本体的底部边缘向下设置有底部凸沿。
17.进一步地,所述兜本体的顶部部边缘向外设置有顶部凸沿。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车洗管辅助装置,主要包括有储水容器和软管配合部,储水容器和软管配合部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接,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泵车洗管辅助装置,仅需要使用较少的水即可完成泵车洗管,耗水量少,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泵车洗管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软管配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软管配合部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实用新型中防堵兜位于储水容器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实用新型中防堵兜的结构示意图。
25.其中,图中所示标记为:10-储水容器;11-开口;20-软管配合部;21-左箍体;22-右箍体;23-锁紧件;30-连接部;41-第一凸条;42-第二凸条;43-防滑纹;50-防掉绳;60-防堵兜;61-兜本体;62-底部凸沿;64-顶部凸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泵车洗管辅助装置,主要包括有储水容器10和软管配合部20。
28.如图1所示,储水容器10为圆桶状结构,内部具有容腔用于临时存储水,储水容器10的容腔的容积优选为十几到几十升,主要是根据泵车的输送管规格、混凝土残留量等综
合选择,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水量越多清洗越干净。为了减少储水容器10的重量,储水容器10优选使用顶部敞口设置的薄壁圆桶,材质选用塑料。储水容器10开设有用于给泵车软管的端部进入的开口11,实施时,泵车软管的端部从开口11进入并位于储水容器10的容腔内,以便于泵车软管吸水。本优选的实施例中,储水容器10为顶部敞口设置的薄壁圆桶,顶部敞口即可作为开口11使用。进一步地,开口11为收口结构,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储水容器10的容腔内部的水因储水容器10倾斜或其他情况意外流出而影响使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由于储水容器10为顶部敞口设置的薄壁圆桶结构,则储水容器10相应设计为一种顶部敞口处的内径小于桶身的桶径的结构以便于开口11形成收口结构,从而可有效防止储水容器10的容腔内部的水的意外流出。
29.储水容器10和软管配合部20之间通过连接部30相连接,连接部30优选使用绳索、锁链,如塑料绳、铁锁链等,为绳索或锁链的连接部30一端与储水容器10的顶部相连接,另一端与软管配合部20的底部相连接。本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部30为两个,相对设置,分别位于储水容器10和软管配合部20的两侧。绳索、锁链等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以随着软管配合部20的提升而能够保持储水容器10平稳竖向提升,可有效防止储水容器10过于倾斜而造成储水容器10内的水倾倒出来而影响洗管。
30.软管配合部20用于临时固定在泵车软管上,也即在实施时,软管配合部20会被固定安装在泵车软管上,从而通过软管配合部20与泵车软管的临时固定作用,使得整个泵车洗管辅助装置,包括储水容器10,能够随着泵车软管的向上提升而向上提升。
31.实施时,将软管配合部20临时固定在泵车软管上,此时将一个海绵球塞入泵车软管的端口处,然后将泵车软管的端部从开口11送入并位于储水容器10的容腔内,储水容器10的容腔内装盛有水,泵车软管的端部位于储水容器10的容腔内从而可以从储水容器10内吸水;然后调节泵车的臂架,使得臂架伸直并向上,也即臂架及其上的输送管处于一种伸直向上的倾斜形式,此时软管配合部20随着臂架和泵车软管向上而向上提升,当然储水容器10也随之向上提升,此时操作液压泵吸水,海绵球以及储水容器10内的水经泵车软管的端口吸入输送管内,而由于此时臂架及其上的输送管处于一种伸直向上的倾斜形式,也即相比较现有的横放的形式,被吸入的海绵球以及水在输送管为倾斜向下的传送方式,传送更为方便,因此,仅需要较少的水即可实现将海绵球从泵车软管吸入并传送到泵斗内,同时也仅需要较少的水即可实现对输送管内的残留混凝土进行冲洗并通过倾斜的输送管而将被清洗的混凝土顺利地送到泵斗内,从而实现泵车洗管,洗管完成后将软管配合部20从泵车软管上拆下,整个泵车洗管辅助装置从泵车软管上拆下,以待下一次使用。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泵车洗管辅助装置,仅需要使用较少的水即可完成泵车洗管,耗水量少,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节约水资源。
32.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软管配合部20为抱箍,通过抱箍形式的软管配合部20将泵车软管箍住从而实现将泵车洗管辅助装置临时固定在泵车软管上。进一步地,软管配合部20包括有左箍体21和右箍体22,左箍体21和右箍体22分别为半圆弧形,左箍体21和右箍体22在一端处相铰接,另一端处通过锁紧件23锁紧,锁紧件23可以为卡扣、锁扣、锁紧螺栓等,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锁紧件23选用锁紧螺栓,左箍体21和右箍体22在设置锁紧件23的一端处开设有相对应的螺栓孔,通过锁紧螺栓来实现左箍体21和右箍体22在该端部处的临时锁紧,从而通过左箍体21和右箍体22箍住泵车软管并通过锁紧件23锁紧的方
式,来实现将软管配合部20临时固定在泵车软管上。
33.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左箍体21的内侧上部设置有第一凸条41,右箍体22的内侧下部设置有第二凸条42。第一凸条41和第二凸条42分别为弧形并固定设置在左箍体21或第二凸条42上,第一凸条41和第二凸条42凸起设置并在高度上具有一个错位,以使得当通过左箍体21和右箍体22箍住泵车软管时,第一凸条41和第二凸条42分别在相向的两侧上顶住泵车软管,且顶住的高度不同,因此能够在箍住泵车软管的同时,能够使得泵车软管稍微变形并在箍住的部位稍微扭曲,通过这种变形能够增大泵车软管与左箍体21和右箍体22的摩擦,以提高软管配合部20临时固定在泵车软管的稳固性和牢固性,防止软管配合部20意外从泵车软管上脱离、掉落而影响洗管。
34.进一步地,左箍体21和右箍体22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纹43,防滑纹43为固定设置在左箍体21和右箍体22的内侧的弧形凸起,优选为横向设置的条纹,通过设置防滑纹43,能够增加左箍体21和右箍体22与泵车软管的摩擦力,防止软管配合部20意外从泵车软管上脱离、掉落而影响洗管。值得注意的是,当左箍体21和右箍体22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纹43,且左箍体21设置有第一凸条41、右箍体22设置有第二凸条42时,防滑纹43的高度小于第一凸条41或第二凸条42的高度,以实现保持通过设置第一凸条41和第二凸条42能够使得泵车软管稍微变形并在箍住的部位稍微扭曲的作用,而提高软管配合部20临时固定在泵车软管的稳固性和牢固性,防止软管配合部20意外从泵车软管上脱离、掉落而影响洗管。
35.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储水容器10上设置有防掉绳50,防掉绳50为绳索或者锁链等,防掉绳50的一端与储水容器10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泵车的臂架。实施时,防掉绳50的一端捆绑在储水容器10的顶部上,另一端捆绑在泵车的臂架的末端处,通过设置防掉绳50,能够在软管配合部20意外从泵车软管上脱离、掉落时,起到一个临时替代的作用,此时在防掉绳50的作用下,泵车洗管辅助装置不会掉落,可有效防止泵车洗管辅助装置的意外掉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一种优选的使用方式中,当软管配合部20正常固定在泵车软管上时,防掉绳50处于一种绷紧或者是接近绷紧的状态,以使得即使软管配合部20有意外滑落,也能在防掉绳50的作用下,使得泵车软管的端部不会滑出储水容器10,从而能够继续实行吸收,且防掉绳50与储水容器10的一侧相连接,当依靠防掉绳50来吊挂储水容器10时,储水容器10相应地具有一定的倾斜,此时倾斜的储水容器10带动软管配合部20受力倾斜,也即对泵车软管的摩擦作用力是不均的,该不均匀的作用力会造成泵车软管稍微变形,从而能够增加软管配合部20与泵车软管的摩擦力,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软管配合部20持续地滑落。
36.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储水容器10的容腔内放置有用于防止泵车软管的端口堵住的防堵兜60,而在不使用时,防堵兜60又可以从储水容器10的容腔内拿出来。考虑到为了尽量减少储放在储水容器10的水的量,以减少重量,因此应尽可能地利用完储放在储水容器10的水,所以泵车软管的端口应尽可能地接近储水容器10的容腔的底部。但是如果泵车软管的端口与储水容器10的容腔的底部或侧壁很靠近或者是相接触时,由于不断的吸收,且吸力较大,因此会出现泵车软管的端口吸附住储水容器10的底部或侧壁的情况,而无法持续吸水,也即无法进行正常洗管。因此,设置防堵兜60,防堵兜60包括有兜本体61,兜本体61内部中空、顶部敞口,兜本体60的底部和侧壁镂空设置,镂空网格小于泵车软管的端部而使得泵车软管无法通过,兜本体61的底部边缘向下设置有底部凸沿62。实施时,在底部凸沿62的作用下,兜本体61的底部与储水容器10的底部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
而即使泵车软管的端部抵接在兜本体61的底部上,也能够通过兜本体61的底部与储水容器1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以及兜本体61的底部镂空,来防止泵车软管的端口被堵住,以保证泵车软管正常吸水。兜本体61的顶部部边缘向外设置有顶部凸沿64,顶部凸沿64能够与储水容器10的侧壁相接触,以使得兜本体61的侧壁与储水容器10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在泵车软管的端口抵接在兜本体61的侧壁上时,也能够防止泵车软管的端口被堵住,以保证泵车软管正常吸水。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