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用PP活性炭复合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4294发布日期:2022-04-02 09:4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处理用PP活性炭复合滤芯的制作方法
一种水处理用pp活性炭复合滤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的滤芯,尤其是一种水处理用pp活性炭复合滤芯。


背景技术:

2.滤芯是为了净化原生态的资源和资源的再利用,而需要的净化设备。传统的滤芯其净化水的效率和净化后净化水的水质不高,在使用过程中滤芯在水流的冲击下会产生松动,而且由于水流不能均匀的进入滤芯,也会导致滤芯的利用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处理用pp活性炭复合滤芯。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处理用pp活性炭复合滤芯,包括筒状的壳体、对应密封安装在壳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净水出水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安装在进水口内的芯管,所述芯管沿轴向等间隔设置有在径向上的用于透水的径向狭缝,所述芯管的外壁上从内向外依次包裹有第一pp棉过滤层、椰壳活性炭层、第二pp棉过滤层、ro反渗透膜、载银活性炭层,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废水出口,所述椰壳活性炭层、载银活性炭层均是由基体多层缠绕而成的层状圆筒状结构,所述基体为由多根粘胶短纤维经针刺连接为一体的多层结构。
5.作为优选,所述径向狭缝在芯管径向上对称设置。
6.作为优选,所述芯管在轴向上还设置有与径向狭缝不相连通的轴向狭缝。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pp棉过滤层和第二pp棉过滤层的孔径均不大于5 微米。
8.作为优选,所述ro反渗透膜是孔径为0.0001微米的反渗透膜。
9.作为优选,所述载银活性炭层中的活性炭也是椰壳活性炭。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壳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11.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内安装有流量调节阀。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pp棉过滤层和芯管之间还设置有包裹在芯管外壁的用于引导水流的导流网。
13.作为优选,所述废水出口中安装有止回阀。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利用芯管上的径向狭缝,使得水能缓慢均匀的进入过滤层,不会对过滤层进行大力的冲击,保持过滤层结构稳定的同时,水的均匀进入又能充分的利用过滤层,确保的净化效率和净化效果,两个活性炭层的结构也使得它们在方便生产的同时,在使用中也不易松动,提高吸附净化能力,有效提高水的净化效率和净化水的水质。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壳体10-废水出口100-止回阀2-第一端盖20
‑ꢀ
进水口200-流量调节阀3-第二端盖30-净水出水口4-芯管40-径向狭缝41
‑ꢀ
轴向狭缝42-密封圈5-第一pp棉过滤层50-导流网6-椰壳活性炭层7-第二pp 棉过滤层8-ro反渗透膜9-载银活性炭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本实用新型必须具有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中所示,一种水处理用pp活性炭复合滤芯,包括筒状的壳体1、对应密封安装在壳体1两端的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两个端盖分别密封安装在壳体1的两端,一端安装第一端盖2,另一端就安装第二端盖3,密封安装就避免水从两者之间的连接处泄漏,此时对于第一端盖2 和壳体1之间、第二端盖3和壳体1之间的密封来说,在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3和壳体1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42,通过密封圈42来进行密封,结构简单,方便生产组装也方便使用和日常的维护,所述第一端盖2上设置有进水口20,所述第二端盖3上设置有净水出水口30,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安装在进水口 20内的芯管4,此时进水水管也就是源水水管就连接在第一端盖2的进水口 20,出水水管就连接在第二端盖3的净水出水口30,水从进水口20流入壳体 1中的芯管4内,净化后的水经过净水出水口30流出供人们饮用,所述芯管4 沿轴向等间隔设置有在径向上的用于透水的径向狭缝40,也就是说径向狭缝 40从进水口开始沿芯管4轴向依次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就使得芯管4距离进水口不同远近的位置都能有水通过径向狭缝40进入各个过滤层,通过狭缝就使得进入芯管4的水慢慢渗入各个过滤层,减慢水通过各个过滤层的速度,避免水流对过滤层的冲击,提高各过滤层的利用效率和过滤净化效果。所述芯管 4的外壁上从内向外依次包裹有第一pp棉过滤层5、椰壳活性炭层6、第二pp 棉过滤层7、ro反渗透膜8、载银活性炭层9,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废水出口10,第一pp棉过滤层5和第二pp棉过滤层7可以依据不同使用需求选择相同或不同孔径的pp棉,pp棉的孔径紧密均匀、流量大、耐腐蚀能有效的去除水中大颗粒物质,此时选择第一pp棉过滤层5和第二pp棉过滤层7的孔径均不大于5微米,就能有效的过滤掉水中的直径大于5微米的颗粒;椰壳活性炭层6,炭体空隙发达,强度高,吸附能力强,能高效的吸附水中的余氯、消毒副产物、有机物等,还能消除异味、颜色;ro反渗透膜8则进一步除去水中的细菌、病毒、重金属、盐分,以及一些水中添加的化学药剂等物质,其孔径为0.0001微米,就可滤除0.0001微米的水垢、重金属、细菌等有害物质,出水可以直饮;载银活性炭层9,则通过纳米合金工艺在活性炭上附着银离子,载银活性炭层中的活性炭也是椰壳活性炭,方便生产,这样在抑制细菌再生的情况下,还可以去除异味,调节水的口感,使得净化后的水更利于人体的健康,在水净化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废水,若废水在壳体1内过多,也就会
影响到水净化的效果,此时就使得废水出口连通在废水水管上,通过废水出口将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排出,保证对水的净化效果,为了避免废水的回流,在废水出口10中安装有止回阀100,所述椰壳活性炭层6、载银活性炭层9均是由基体多层缠绕而成的层状圆筒状结构,所述基体为由多根粘胶短纤维经针刺连接为一体的多层结构,基体的多层网状结构中网孔有序、有方向的排列,这样的结构使得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更强,增强其净化水的能力。
19.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中所示,所述径向狭缝40在芯管4径向上对称设置,对称设置就避免水流集中朝向某一方向,而是能均匀的分散到不同方向,更利于水流平稳的进入各过滤层。所述芯管4在轴向上还设置有与径向狭缝 40不相连通的轴向狭缝41,这样进入芯管4的水流就能从不同位置进入各过滤层,提高过滤净化效率。
20.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中所示,所述进水口20内安装有流量调节阀200,这样就可以通过流量调节阀200来调节水进入滤芯中的速度,进而就调节了过滤速度,提高其净化效率,因地制宜的使用净水系统,提高其使用效率,保证了净水效果。
21.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中所示,所述第一pp棉过滤层5和芯管4之间还设置有包裹在芯管4外壁的用于引导水流的导流网50,这样从径向狭缝40流出的水就首先进入导流网50,然后通过导流网50上的网孔,就均匀的扩散至第一pp棉过滤层5的各个位置,进而均匀扩散至各过滤层中,提高净化效率。
22.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