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孔及斜油孔的双压力清洗喷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9207发布日期:2022-03-05 09:1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主轴孔及斜油孔的双压力清洗喷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发动机制造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发动机缸体的主轴孔及斜油孔的双压力清洗喷管装置。


背景技术:

2.如图7所示,柴油机气缸体的主轴孔是安装曲轴的部位,机油从主油道通过一组斜油孔分流到各档主轴孔,流经主轴瓦滑润曲轴各档主轴颈,然后再经另外一组斜油孔流入凸轮轴孔,润滑各档凸轮轴轴颈。另外,主油道还通过一条横油道供油给副油道。主油道、副油道及这两组斜油孔的清洁度(称为油压区清洁度)是整个气缸体清洁度最为关键的要求。如果油压区清洁度不合格,残留的颗粒超出清洁度标准要求,在柴油机运行过程中被带到主轴承孔中,导致主轴颈与主轴承瓦急剧磨损、烧瓦,严重影响柴油机的性能及寿命。
3.在现代智能化的国六气缸体生产线中,已完全摒弃人工刷洗的落后工艺。为保证油压区的清洁度要求,在最终清洗前,在自动清洗工序用插杆夹持毛刷贯通主轴孔及主、副油道孔往复多次刷洗,在最终清洗布置喷管插入主轴孔及主、副油道孔,通入高压水喷洗主轴孔及主、副油道孔壁,经过这样的多道工序安排,主轴孔及主、副油道孔的清洁度能得到了保证。但在检查整个气缸体的清洁度时,油压区的清洁度却不能100%合格,其原因在于一般的智能化生产线实施不拆盖工艺,无法布置插杆对两组斜油孔进行刷洗及冲洗,导致两组斜油孔无法得到有效的清洗。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清洗主轴孔及斜油孔的双压力喷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轴孔及斜油孔的双压力清洗喷管装置,其通过内外喷管及双压控制清洗液对气缸体的主轴孔和两组斜油孔进行彻底刷洗及冲洗。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轴孔及斜油孔的双压力清洗喷管装置,包括内喷管以及外喷管;内喷管包括多组线切割喷口及内后封堵;多组线切割喷口设置在内喷管的后端处;内后封堵封堵在内喷管的后端;外喷管套设在外喷管上,外喷管包括两组高压喷嘴、外前封堵及外后封堵;两组高压喷嘴与外喷管的轴心线垂直地设置在外喷管上;外前封堵套设在内喷管的前端上并封堵住外喷管的前端;外后封堵套设在内喷管的后端上并封堵住外喷管的后端;其中内喷管用以输送具有第一压力的清洗液,外喷管用以输送具有第二压力的清洗液。
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组线切割喷口包括设置在内喷管后端外壁上的两个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线型喷口。
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组线切割喷口均匀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组线切割喷
口相互垂直设置。
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沿外喷管的中轴线从前向后看,其中一组高压喷嘴的中轴线与水平线逆时针偏转一个角度,另一组高压喷嘴的中轴线与水平线逆时针偏转另一个角度。
1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个角度与另一个角度不相同。
1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组高压喷嘴的数量为多个,两组高压喷嘴的数量相同。
1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组高压喷嘴沿外喷管的中轴线均匀间隔设置,且两组高压喷嘴沿外喷管的中轴线的设置位置相同。
13.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喷管还包括多个不锈钢管,每个高压喷嘴内嵌设一个不锈钢管。
1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组线切割喷口露出外后封堵以外。
15.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主轴孔及斜油孔的双压力清洗喷管装置还包括内接液口以及外接液口;内接液口设置在内喷管的前端,内接液口与内喷管同轴设置;外接液口设置在外喷管的前端,外接液口的中轴线与外喷管的中轴线垂直设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主轴孔及斜油孔的双压力清洗喷管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内外喷管设计,以双压控制内外喷管的清洗液的压力,先从主轴孔依顺序,以第一压力的清洗液对各档主轴孔进行清洗,从而把主轴孔表面残留的铁屑、铁粉等颗粒清洗干净。再以第二压力的高压清洗液定点定位地对两组斜油孔进行清洗,从而把两组斜油孔表面残留的铁屑、铁粉等颗粒清洗干净,从而达到不拆盖也能把两组斜油孔清洗干净,清洁度达标的目的。进而提供工作效率降低清晰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压力清洗喷管装置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18.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压力清洗喷管装置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19.图3是图1的a—a处的剖视示意图;
20.图4是图1的b—b处的剖视示意图;
21.图5是图1的c—c处的剖视示意图;
22.图6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7是气缸体主轴孔一侧的主视示意图。
24.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25.1-内接液口,2-外前封堵,3-外喷管,4-内喷管,5-外后封堵,6-内后封堵,7-外接液口,8-高压喷嘴,801-不锈钢管,9-线切割喷口。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7.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28.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主轴孔及斜油孔的双压力清洗喷管装置,包括内喷管4以及外喷管3。内喷管4包括多组线切割喷口9及内后封堵6。多组线切割喷口9设置在内喷管4的后端处。内后封堵6封堵在内喷管4的后端。外喷管3套设在外喷管3上,外喷管3包括两组高压喷嘴8、外前封堵2及外后封堵5。两组高压喷嘴8与外喷管3的轴心线垂直地设置在外喷管3上。外前封堵2套设在内喷管4的前端上并封堵住外喷管3的前端。外后封堵5套设在内喷管4的后端上并封堵住外喷管3的后端。多组线切割喷口9露出外后封堵5以外。其中内喷管4用以输送具有第一压力的清洗液,外喷管3用以输送具有第二压力的清洗液。
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后封堵6与内喷管4的连接,外前封堵2及外后封堵5与内喷管4和外喷管3之间的连接,本技术均采用焊接密封连接,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其它例如是但不限于螺纹配合密封垫等密封连接形式均可。
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第一压力为5mpa,第二压力为12mpa,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31.请参阅图4至图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组线切割喷口9包括设置在内喷管4后端外壁上的两个对称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线型喷口。多组线切割喷口9均匀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组线切割喷口9相互垂直设置。本实施例设置了两组线切割喷口9,两组之间沿轴线方向间隔一小段距离,两组相互垂直设置,每条线切割喷口9从内喷管4的外圆周向圆心延伸4.5mm,也就是将将把内喷管4的外壁打透,以便清洗液能够喷出。不同规格气缸体的双压力清洗喷管装置的尺寸要求各有不同,因此每条线切割喷口9的4.5mm尺寸只是示意性的。
32.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外喷管3的中轴线从前向后看,两组高压喷嘴8的其中一组的中轴线与水平线逆时针偏转一个角度,另一组的中轴线与水平线逆时针偏转另一个角度。两个角度并不相同,一个角度比另一个角度稍大。本实施例的一组的偏角为57度,另一组的偏角为67.5度,这正好与气缸体上的两组斜油孔的偏转角度相匹配(请参阅图7所示)。
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组高压喷嘴8的数量为多个,两组高压喷嘴8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的的数量为七个,每组高压喷嘴8的数量与主轴孔的每组斜油孔的数量和位置是相对应的。每组斜油孔的数量与气缸数存在对应关系。
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组高压喷嘴8沿外喷管3的中轴线均匀间隔设置,且两组高压喷嘴8沿外喷管3的中轴线的设置位置相同。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得依据气缸体上的两组斜油孔的位置而定。
35.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喷管3还包括多个不锈钢管801,每个高压喷嘴8内嵌设一个不锈钢管801,不锈钢管801的耐腐蚀性更好。
36.请参阅图1至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轴孔及斜油孔的双压力清洗喷管装置还包括内接液口1以及外接液口7。内接液口1设置在内喷管4的前端,内接液口1与内喷管4同轴设置。外接液口7设置在外喷管3的前端,外接液口7的中轴线与外喷管3的中轴线垂直设置。
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接液口1以及外接液口7均设置有外螺纹,其用于与清洗液供给管路的连接。内接液口1以及外接液口7与清洗液供给管路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诸如卡接等形式。
3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主轴孔及斜油孔的双压力清洗喷管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开始清洗时的第一压力为5mpa的清洗液从内喷管4的内接液口1进入中压清洗液喷腔,整条喷管沿着主轴孔从第1档往第7档的方向移动,清洗液从线切割喷口9喷出清洗7档主轴孔。喷管移动到终点停下时,7档主轴孔清洗完成。此时,14个高压喷嘴8刚好对正两组7-φ7斜油孔。此时第一压力为5mpa的清洗液停止供液,转换到第二压力为12mpa的清洗液从外喷管3的外接液口7进入高压清洗液喷腔,从高压喷嘴8喷出,定点定位地对两组7-φ7斜油孔进行清洗。
3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轴孔及斜油孔的双压力清洗喷管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方案通过内外喷管设计,以双压控制内外喷管的清洗液的压力,先从主轴孔依顺序,以第一压力的清洗液对各档主轴孔进行清洗,从而把主轴孔表面残留的铁屑、铁粉等颗粒清洗干净。再以第二压力的高压清洗液定点定位地对两组斜油孔进行清洗,从而把两组斜油孔表面残留的铁屑、铁粉等颗粒清洗干净,从而达到不拆盖也能把两组斜油孔清洗干净,清洁度达标的目的。进而提供工作效率降低清晰成本。
40.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