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浆调节池上清液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08558发布日期:2022-05-06 00:4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浆调节池上清液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浆调节池上清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现阶段,城市内河湖底泥、工程泥浆、市政污泥的处理多利用板框压滤机、带式机、离心机等泥水分离设备对泥浆进行脱水固化处理,经各种研究表明此类设备的处理效率均受待处理泥浆的含水率所影响,即待处理泥浆含水率越高则处理效率越低,因为泥浆中水份的增多使设备过滤(分离)水份的时间提高。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员们开始在处理工艺的前端设置一个泥浆调节池,用来储存泥浆,并通过投加絮凝药剂和排出上清液的方式从而提高泥浆调节池中待处理泥浆的浓度,进而提高后续工艺设备的利用效率。
3.目前上清液排除的方式主要有:
4.(一)采用大流量低扬程的水泵进行抽排,主要采用液下泵或潜水泵进行抽排。其缺陷在于耗能较大。特别是河湖清淤的底泥处理项目中,底泥通过清淤工序时会混入大量的水份,使后续抽排水量大大增加,从而提高能源消耗。另外采用动力设备抽排,也必须配备相应的检修维护力量。
5.(二)采用溢流堰排水的方式,主要是按(jts181-5-2012《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中10.3所述的吹填区排水的固定溢流堰。但该方案存在的缺陷在于:1.因为溢流堰一般宽度有限所以排水量过大会使流速增大从而引起“跑浑”现象;2.是因溢流堰是固定设置,泥浆颗粒会随水流的方向固定淤积,使调节池内形成“死水区”导致泥浆和颗粒物沉积不均匀,从而影响绞吸船和潜水清淤泵的抽吸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组装简单,适用范围广、无动力设计的泥浆调节池上清液收集装置。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泥浆调节池上清液收集装置,包括浮箱、上清液收集管和排水管,所述上清液收集管设置在所述浮箱的底部,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上清液收集管相连通,另一端伸向调节池外,且另一端水平高度低于所述上清液收集管所在水平高度。
8.进一步的,所述上清液收集管为环形管,所述上清液收集管的管壁上间隔设有多个集水孔。
9.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还设有阀门。
10.进一步的,所述浮箱的底部还设有泥浆界面传感器和与所述泥浆界面传感器电连接的报警器。
11.进一步的,所述阀门为电磁阀,所述泥浆界面传感器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浮箱上还设有连接缆绳。
13.进一步的,所述浮箱的侧壁设有拉环,所述连接缆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拉环上。
14.进一步的,所述浮箱为金属箱,所述上清液收集管为pe管。
15.进一步的,所述浮箱设有填料口。
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泥浆调节池上清液收集装置采用浮箱作为提供浮力的载体,将上清液收集管固定在浮箱下部,使上清液收集管浸入水面以下20-50cm,然后通过排水管排出调水池。
17.本实用新型改善了传统溢流堰排水中存在的“跑浑”现象,通过上清液收集管的均匀收集,可以在大流量排水中显著降低流速,使泥浆调节池中下层泥浆不受扰动,降低排水的浊度和悬浮物。比采用水泵动力抽排的方案有显著的经济优势(能源、维保),采用的无动力设计可靠性高。整个装置组装简单,适用范围广,工作时灵活机动,可以针对性收集调节池中各个区域的上清液,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溢流堰排水方案中由于固定的出水点,水动力流向单一使调节池存在“死水区”进而使池内泥浆和颗粒沉积不均匀。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泥浆调节池上清液收集装置在泥浆调节池上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泥浆调节池上清液收集装置的俯视图。
20.1、浮箱;11、填料口;12、出料口;2、上清液收集管;21、集水孔;3、排水管;31、阀门;4、泥浆界面传感器;5、报警器;6、连接缆绳;7、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2.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泥浆调节池上清液收集装置,包括浮箱1、上清液收集管2和排水管3,上清液收集管2设置在浮箱1的底部,排水管3的一端与上清液收集管2相连通,另一端伸向调节池外,且另一端水平高度低于上清液收集管2所在水平高度。
2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泥浆调节池上清液收集装置采用浮箱1作为提供浮力的载体,将上清液收集管2固定在浮箱1下部,使上清液收集管2浸入水面以下20-50cm,然后通过排水管3排出调水池。
24.本实用新型改善了传统溢流堰排水中存在的“跑浑”现象,通过上清液收集管2的均匀收集,可以在大流量排水中显著降低流速,使泥浆调节池中下层泥浆不受扰动,降低排水的浊度和悬浮物。比采用水泵动力抽排的方案有显著的经济优势能源、维保,采用的无动力设计可靠性高。整个装置组装简单,适用范围广,工作时灵活机动,可以针对性收集调节池中各个区域的上清液,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溢流堰排水方案中由于固定的出水点,水动力流向单一使调节池存在“死水区”进而使池内泥浆和颗粒沉积不均匀。
25.上清液收集管2可以为环形管,上清液收集管2的管壁上间隔设有多个集水孔21,集水孔21可以呈交错梅花布置。
26.排水管3的另一端还可以设有阀门31,通过控制排水管3的开闭和水流大小。
27.浮箱1的底部还设有泥浆界面传感器4和与所述泥浆界面传感器4电连接的报警器5。当泥浆界面传感器4检测到泥浆界面时,警报器发出响声,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将装置取出,防止泥浆进入上清液收集管2,甚至从排水管3中排出,为了防止操作人员工作不及时,
阀门31可以为电磁阀,泥浆界面传感器4与电磁阀电连接,当泥浆界面传感器4检测到泥浆界面时,警报器发出响声的同时,电磁阀关闭,防止泥浆从排水管3中排出。
28.浮箱1上还可以设有连接缆绳6,浮箱1的侧壁设有拉环7,连接缆绳6的一端固定在拉环7上,通过拖动连接缆绳6达到移动整个装置在泥浆调节池中的位置,从而选择最适合的区域排除上清液。
29.浮箱1为金属箱,上清液收集管2为pe管,根据整体工艺系统中的日排水量来调整上清液收集管2的直径、总长,从而满足排水需求,对于排水量大的工艺系统,可以在一圈上清液收集管2内部或外部加设并列的上清液收集管2。
30.浮箱1可以设有填料口11和出料口12,来调节浮箱1的总重,依次来调节上清液收集管2浸入水面的深度,例如,可以通过向填料口11排入一定量的水,来使得上清液收集管2下降的深度变深,在需要变浅时,可以排除一定量的水。
31.需要说明的是泥浆界面传感器4基于光电传感器原理,当泥浆界面传感器4未接触到污泥层时,泥浆界面传感器4的发射极发射的光波穿透介质(如:上清液)被泥浆界面传感器4的接收极接收发射极和接收极左右间隔设置;当泥浆界面传感器4接触到污泥层时,泥浆界面传感器4的发射极发射的光波不能穿透污泥,因此,不能被接收极接收。泥浆界面传感器4可采用且不限于可见光和红外光。
32.以上未涉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33.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来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方向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